经线
子午线
经线,也称为“子午线”,是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且垂直于赤道的弧线。经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
简介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是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且垂直于赤道的弧线,又叫子午线。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经线圈都是以地心为圆心的大圆,并且交于地球两极,指示正南、正北方向,所有经线的长度都大致相等。主要有以下特征:经线指示当地的南北方向,同所有纬线直交,同一经线上的各点经度相同,且地球上每条经线长度大致相等。
命名由来
子午线命名的由来:某一天体视运动轨迹中,同一子午线上的各点该天体在上中天(午)与下中天(子)出现的时刻相同。不同的经线具有不同的地方时,偏东的地方时要早,偏西的地方时要迟,至于东西半球的界线的划分,曾引起过一场国际性纷争,直至1953年格林尼治才选取20°W与160°E两条经线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或格林尼治线。零度经线直穿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经线的长度约为20037km,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同。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不过,你想要看到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并不难:立一根竹竿在地上,当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候,竹竿的阴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又称零度经线,它是为了确定地理经度和协调时间的计量而建立的标准参考子午线。地球上有天然的零度纬线—赤道,却没有天然的零度经线,因此,本初子午线只能从无数的子午线中人为地选出一条,最初的本初子午线,是各国因确定位置的需要而设置的。
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才逐渐有所改变。 1767年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台长马斯开林编制了《英国航海天文历》,它是以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子午线为地球和天球的零子午线的。该书出版后很快被众多的航海家采用。1871年第一届国际地理学会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召开,会议作出决议:“各国的海图要统一采用格林尼治子午线为零度经线,并在15年内付诸实施”。1883年10月在罗马召开第7届国际大地测量会议,会议决议:“本初子午线必须是通过一级天文台的子午线,考虑到有90%的从事海外贸易的航海者已经以格林尼治子午线为基准来计算船的位置(经度)这一实际情况,各国政府应采用格林尼治子午线作为本初子午线”,关于时间问题,会议认为:在国际交往中应采用统一的世界时,这将会带来很大的方便。1884年,国际子午线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最后大会通过了七个决议案,其中:决议案之二:出席会议的各国政府应采用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环中心的子午线作为本初子午线;决议案之四:提倡采用世界时,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地方时或标准时;决议案之五:世界日以本初子午线的零时为起点,民用日也从子夜零时开始。至此,本初子午线、世界时等最终得以确立,并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重要经线
穿过地区:
1、0°经线 :伦敦、巴黎东部、地中海西部、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
2、30°经线 :摩尔曼斯克东部、莫斯科东部、圣彼得堡、东欧平原与波德平原的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地中海东部、开罗E、尼罗河、东非高原E、南非高原西部等
3、60°E经线: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W、阿拉伯海4、90°E经线:叶尼塞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
5、120°E经线 :勒拿河东部、大兴安岭、北京西、上海东、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
6、150°E经线: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大分水岭、堪培拉、悉尼
7、180°经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白令海、阿留申群岛、图瓦卢、斐济、新西兰西部
8、30°W经线: 大西洋中部
9、60°W经线:纽芬兰岛、加勒比海、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南极半岛
10、90°W经线: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中美洲
11、120°W经线:落基山
12、150°W经线: 美国阿拉斯加洲、夏威夷洲等
13、本初子午线(东经0度,又名零度经线):英国法国西班牙、阿尔及利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加纳,以及北冰洋大西洋
14、国际日期变更线(东经180度):北冰洋太平洋。因为这条经线的东西两侧相差一天,为了方便日期计算这条经线人为的避开了本应穿过的国家,所以它不是直线,而是折线。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8 15:37
目录
概述
简介
命名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