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历史学派
以德国为主的经济学学派
经济历史学派(Historical school)是以德国为主的经济学学派,虽然该学派主张以研究历史作为研究人类知识和经济的主要来源,因为他们认为文化的特性是无法全球化的、而且也会随著时间地点而改变。这种概念抛弃了将经济学理论视为是普世定理的概念。他们认为经济学应该要经历严格的分析研究、而非哲学的逻辑推理。经济历史学派的特色是重视实际现实,而非自我设计的数学模型。经济历史学派在工业化时期也极为关注社会改革和大众生活的改进。
代表人物
最年长一代的由威廉·罗雪尔(Wilhelm Roscher)、卡尔·克尼斯(Karl knies)、布鲁诺·希尔德布兰德(Hildebrand)领导,年轻的一代由古斯塔夫·施穆勒(Gustav von Schmoller)、布伦塔诺(LujoBrentano)等人领导,最年轻的一代,则由马克斯·韦伯和维尔纳·桑巴特(Werner Sombart)领导 。
理论争议
19世纪末期,经济历史学派与新兴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在研究方式和理论上争论不休。当时德国历史学派控制了大部分的德国学术界,许多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成为了普鲁士教育部长弗里德里希·阿尔陶夫(FriedrichAlthoff)的顾问。普鲁士是当时德国的学术中心,同时也支配了德语国家的学术界。随著一些在德国留学的美国经济学家,历史学派的影响在还远至美国,直到1900年为止。
或许是因为在英语国家知名度不高,经济历史学派在现代英美的经济学界不太受重视,历史学派在经济思想史上也是受到批评最多的学派之一。不过,无论是在理论贡献和实际运作上,经济历史学派都成了后来社会市场经济的基础,其经济模型支配了几乎整个欧洲。
虽然不如德国的知名,英语国家的经济历史学派的确存在,这个学派受到了弗兰西斯·培根、奥古斯特·孔德、赫伯特·斯宾塞等人的大量影响。这个学派后来猛烈批评古典经济学在研究上的演绎方式,尤其大卫·李嘉图更成为他们攻击的主要对象。这个学派强调将历史的经验与当今的情况混合。阿诺尔德·汤因比便是这些学者之一。
李斯特经济学说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 年) 李斯特是19 世纪上半叶德国资产阶级最著名的思想家,历史学派的直接先驱者。德国工业资产阶级保护关税派的权威。他特别强调生产力的发展,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论述了经济发展阶段和所应采取的经济政策的关系、自由贸易保护关税的关系,主张在当时的德国实行保护发展政策;提出了发展生产力的一系列措施; 特别重视根据本国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来发展自己国家的民族经济,等等。他的经济学说具有鲜明的特点,就是反对英法古典经济学说,强调政治经济学的民族性。他极力要建立一种新的学说体系,即“国家经济学”。他提出这种学说不是建立在空洞主义之上的,而是以事物的本质、历史教训和国家需要为依据的。
旧历史学
派威廉·罗雪尔(1817—1894 年)是历史学派的创始人。历史学派的思想家们继承了以李斯特为代表的反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传统。他们把李斯特所发动的对“世界主义’的批判,引向对古典学派方法论的否定。历史学派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他们不象当时英国的李嘉图反对派那样,讨论李嘉图理论的矛盾,而是把批判的矛头集中在古典经济学所采用的抽象演绎法。首先,他们指责古典学派依以为出发点的概念的抽象性和片面性,例如,把经济关系的分析建立在利己主义这个抽象概念上,而忽视了精神、道德因素以及利他主义动机等等的作用,以致“ 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一部单纯的利己主义的自然历史”。其次,他们批评古典学派从抽象概念出发,用演绎的方法推导出一些基本命题,并把它们宣布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规律。最后,他们指出,古典学派的“世界主义” 就是建立在这种抽象演绎法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它也是“绝对主义’或“永恒主义” 的。针对古典学派的方法论,历史学派提出了自己的“ 历史的方法”他们认为, 事物是互相联系的有机体,因此只能用综合的方法,用归纳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 事物是发展和变化的,因此经济规律只具有相对性,只能从历史的类比中去发现它。历史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最基本的特征,正是这种“ 历史的方法”。可以认为,历史学派是在批判英国古典经济学方法沦的基础上形成的。事实上,资本主义发展起步较晚的德国,能在短时期内超过英法等国,重要因素之一正是德国资产阶级强化国家政权并依靠它来推行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政策。由此就不难理解,历史学派始终反对英法经济学家所鼓吹的自由放任政策,而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保护和统制政策。旧历史学派提出了自己的“历史的方法”他们认为,事物是互相联系的有机体,因此只能用综合的方法,用归纳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事物是发展和变化的,因此经济规律只具有相对性,只能从历史的类比中去发现它。旧历史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最基本的特征,正是这种“历史的方法”。旧历史学派是在批判英国古典经济学方法沦的基础上形成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0 20:24
目录
概述
代表人物
理论争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