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摩盖吐龙,属
蜥形纲、
蜥臀目、
萨尔塔龙科下恐龙,是一种蜥脚类的恐龙。这个属在1972年订定。
简介
中文名称(chinese)→ 纳摩盖吐龙
其它中文名称( chinese[other])→ ...
拉丁文学名( name)→ nemegtosaurus发音( pronounced)→ neh-meg-tuh-sawr-us
物种学史
纳摩盖吐龙属(属名:Nemegtosaurus)意为「纳摩盖吐蜥蜴」,是种
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晚
白垩纪的
蒙古。纳摩盖吐龙的属名来自于化石的发现处,
戈壁沙漠的纳摩盖吐盆地。只有发现一个头颅骨。纳摩盖吐龙可能拥有长而倾斜的头部,如同大部分的
蜥脚类恐龙,以及钉状的牙齿。
模式种是蒙古纳摩盖吐龙(N. mongoliensis),由Nowinski在1971年首次发现。第二个种是
耙齿纳摩盖吐龙(N. pachi),是由
董枝明在1977年所叙述,但状态为疑名。
在2011年,科学家比较恐龙、现代鸟类与
爬行动物的巩膜环大小,提出纳摩盖吐龙可能属于无定时活跃性的动物,觅食、移动行为跟白天黑夜没有正相关,只休息短暂时间。
分类学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亚目( suborder)→ sauropodomorpha蜥脚型亚目
类( infraorder)→ sauropoda 蜥脚类
eusauropoda 真蜥脚类
neosauropoda 新蜥脚类
titanosauriformes 巨龙形类
titanosauria 巨龙类
eutitanosauria 真巨龙类
属( genus)→nemegtosaurus 纳摩盖吐龙
所属亚种
模式种( type species)→ n. mongoliensis 蒙古纳摩盖吐龙
其它种( other species)→ n. pachi
耙齿纳摩盖吐龙错误归属种( misassigned species)→ n. skarzynskii
=opisthocoelicaudia skarzynskii
化石年代
时代( period)→ 白垩纪晚期 campanian to maastrichtian
分布范围
分布( found in)→ 蒙古、可能分布于中国新疆
生长习性
食性( diet)→ 植食
形态特征
典型体长( length)→ 长12米
其它相关
发现者( discoverer)→ Nowinski,1971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Nowinski,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