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颈亚马逊鹦鹉(学名:Amazona arausiaca):是鹦鹉科、亚马逊鹦鹉属鸟类。体长40厘米,体重620克。鸟体为绿色;额头、头顶、脸颊、眼睛周围皆为蓝紫色;颈部有着红色的羽毛,有些鸟的红色羽毛会延伸到胸前;翅膀边缘和尾巴内侧的羽毛为黄绿色;主要飞行羽为深绿色,尖端为蓝紫色;鸟喙为腊白色,虹膜为橘红色。是典型的
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
形态特征
红颈亚马孙鹦鹉体长40厘米,体重620克。两性羽色相同。成鸟的额头、头顶、眼睛周围和脸颊上部形成一个亮蓝色的整体。后枕、颈背和脖子两侧是绿色的,带有深蓝色或黑色边缘。背部和肩胛的羽毛也是绿色的,但带有非常精细的深色边缘,使这些部分具有微妙的条纹效果。翅膀绿色,但腕缘黄绿色。一级飞羽绿色,尖端蓝色。最外面的三根次生飞羽在基部是红色的,末端是黄色和蓝色的。第四副飞羽为黄色,带蓝色边缘。其余的次级飞羽均是绿色。在翼下方,覆羽呈绿色,飞羽呈蓝色。下颏和上喉蓝色。在喉咙下部,有时前胸有大小不一的猩红色斑块。胸部和腹部的其余部分绿色,与淡黄色的尾下略有对比。上尾有一条明亮的绿色中央条纹,外线是中绿色,尖端淡黄色。在内螺纹底部可以看到小红点。
鸟喙为角质色,
虹膜橙色,腿呈灰色。亚成鸟像成鸟,但有棕色的虹膜。
栖息环境
红颈亚马逊鹦鹉主要栖息于低地和山区森林,经常出现在山地雨林的树冠上。通常喜欢种植白胶树(Dracyodes excelsa)的林地,栖息高度从海拔300-800米不等。它们的最大密度在500-600米间,但在某些地方它们偶尔可以上升到1200米。每年的8-10月,该物种会经常访问沿海地区。
生活习性
通常成群结队或成对生活,但在繁殖季节之外觅食时可以进行较大的集群。这些鸟类在它们年复一年占据的传统地点建立共同的栖息地。在天刚破晓就变的非常活跃,通常会选择早上10点以前以及下午3点以后比较凉爽的时候觅食,快接近黄昏就会先回到栖息的地区。中午日正当中的时候,会在高枝上休憩,此时非常安静难以察觉。
因为红颈亚马逊鹦鹉的羽色提供了良好的掩蔽。个性谨慎小心,如果受到惊吓会大声鸣叫然后飞走;通常喜欢在树上灵活的攀爬,寻找种子坚果以及水果,会依照食物的充足与否而有着迁徙的习惯。再飞行的时候会伴随刺耳的叫声,是相当吵杂的鹦鹉。
植食性,主要吃桉树、棕榈树和小灌木的果实。因此可列出超过15种植物。它们还吞食
崖豆藤族树木的芽和果实。进入种植园和庄稼地,在那里最喜欢小橙子。
分布范围
分布于
多米尼克,是
小安的列斯群岛多米尼加的特有种。过去,它们广泛分布于岛屿内陆的树木繁茂和山区,包括北部半岛。岛上最高峰莫恩·迪亚布洛廷 (Morne Diablotin) 的斜坡和山间林区一直是它们最重要的栖息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2-6月。在树洞中筑巢,通常选择
桉树或
猴欢喜属的树木。每窝产1-3枚卵,常见是2枚。筑巢效率低,因为这些鹦鹉平均每两年筑巢一次。另一方面,一对成鸟无法完整的喂养幼鸟,通常只有一只雏鸟可以长大。孵化期为26-28天,雏鸟约12周羽毛长成。等到雏鸟羽毛长成后,亲鸟会在巢穴外守候,鼓励幼鸟外出探索学习,一但幼鸟离开巢穴,就不会在回来了。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1年 ver3.1——易危(VU)。
种群现状
保护行动帮助该物种从1980年的历史最低数量中恢复过来。它仍然有资格被列为易危物种,因为数量仍然很少,而且其活动范围仅限于一个岛屿。
2012年估计红颈亚马孙鹦鹉为850-1,000只成熟个体,大致相当于总共1,200-1,500 只个体。在2017年9月毁灭性的飓风玛丽亚之后,物种数量急剧下降,但从那时起,人们经常在全岛范围内看到个体。2019年,玛丽亚飓风之后正在进行的调查旨在量化分布和丰度。
趋势证明:根据2016年的调查和密度估计,数量从1980年可能只有150只,增加到飓风玛丽亚之前的可能多达1,200只。没有关于种群趋势的新数据,但推测该物种在2017年9月飓风玛丽亚之后已经在增加。2019后,该物种再次在玛丽亚之前的分布范围内和农业种植园中普遍可见。2019年可听到雏鸟的鸣叫声,表明鸟类已成功繁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