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爱国的,做有利于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实际工作的资本家。如前国家副主席
荣毅仁,就被陈毅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家。
荣毅仁
人物经历
1916年5月生,江苏
无锡人。1937年毕业于上海
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民建成员。
1937年任无锡
茂新面粉公司助理经理。1939年兼任上海合丰企业公司董事。1943年兼任上海
三新银行董事、经理。1945年任无锡茂新面粉公司经理。
1950年后,历任
申新纺织公司总管理处总经理、恒大
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上海市
面粉工业同业
公会主委、华东
行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1957年任上海市副市长、市工商联副主委。1959年任
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顾问,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1978年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9年任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82年—2001年3月任
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1982年后任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暨南大学校董事会董事长。1983年起任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同年当选为
全国工商联第六届执委会主席。1992年12月至1993年任第一届海协会名誉会长。1993年3月至1998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93年3月辞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的职务。1996年9月9日被推举为
中国扶贫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荣誉会长。
2005年10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历任全国工商联第一至五届执委会副主席(副主任委员),第六届主席;民建第一至四届中央常委、副主委。
是第一、二、三、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1957年曾被陈毅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家”。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1986年底,被美国《幸福》半月刊评为世界50名知名企业家之一,是建国后国内企业家跻身世界知名企业家行列的第一人。
1992年12月获美国加州荣誉公民称号。
爱好
业余摄影、收藏相机、养
玫瑰花;足球,尤爱
女子足球。
父亲:
荣德生;伯父:
荣宗敬;夫人:
杨鉴清,有四女一子;儿子:
荣智健。
霍英东
简介
全国政协副主席。
男,汉族,广东
番禺人。1923年5月生,2006年10月28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4岁。
1953年创办霍兴业堂
置业有限公司及有荣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先后担任
香港地产建设商会会长,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永远名誉会长,
香港足球总会会长、永远名誉会长,
国际足联执委,
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名誉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推选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93年3月任全国政协副主席。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第五届、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生平
从两手空空到资产亿万,霍英东的独到眼光和经营艺术,在香港富豪中,除与
李嘉诚比肩而立,再无出其右者。作为一名创业大师,他的传奇发家史,被世人所津津乐道,对于今天的创业者来说更极具启迪意义;而在一名企业家成功之后,以品德和情怀回馈社会方面,他也是令人敬仰的长者和大家。
童年、少年(1923-1943年):贫穷练就无所畏惧晚年的霍英东
没有人生来就是企业家。霍英东曾经说:“在香港这些富豪里,我的出身是最苦的。”别的不说,仅凭他小时全家穷得连鞋都穿不上就可见一斑。从事船运接驳生意的父亲在他7岁时去世,全靠母亲做工养家。为了省一点钱,霍英东每天花半个钟头急步上学。在学校里他最喜欢的
课外活动是踢球,但又不敢踢得太久,因为要回去帮助母亲记账和送发票。
霍英东回忆说:“这种紧张生活,经常弄得我筋疲力尽,头昏眼花,甚至
神经衰弱。不过,这对于我又是一个极好的锻炼,使我后来走入社会以后,不管生活多么艰辛,工作多么繁忙,自己也不怎样畏惧,倒是能够从容对付。”
20世纪40年代,日本军队侵占
香港。霍英东高中毕业后的第一份工是在轮船上做铲煤工,那时他才18岁。但因为体格太弱,这份工没有做多久。其后在太古船坞抡大锤打铁,也是同样命运。当时香港修建
启德机场,征集大量劳工,霍英东经过在机场里做事的朋友介绍,进了机场当苦力。
工钱是每天七毫半。他不愿只卖力气,便认了师傅想学开汽车。
一天洗车时,看见有辆车的
车钥匙仍留在那里,他便爬上去试开。但刚巧停车时车轮歪斜着,汽车溜走撞到另一部车上。
日本人把他毒打一顿,随即这份工也丢了。在太古糖厂的经历也好不到哪里去,霍英东在化验室工作,用硫酸学制氢气时发生了小型爆炸,结果又被厂方辞退。他的最后一份工是在仓库磅米,这种需要力气和技巧的工作也不适合他。
青年(1943-1950年):
海上运输赚来
第一桶金在多份痛苦的打工经历后,霍英东醒悟到自己不适合给别人打工,应该自己创业当老板。于是,发动亲戚朋友凑钱,开了一间
杂货店。这间取名为“有如”的杂货店让霍英东赚来了第一桶金。由于他细心精明的经营,杂货店的生意日渐兴隆。后来母亲与他商议,把杂货店顶给别人,得了7000元,重操父辈的驳运旧业。
多数成功者的人生第一桶金都离不开运气和眼光,同时也要冒一些风险。
二战后,美国把许多剩余物资运到香港
公开拍卖。这些消息多是用英文发布的,霍英东懂英文,他知道只要以低价标购这些物资再转卖,获利会很丰厚。但他自己没有本金,只好眼看着大好机会白白错过。
20世纪50年代初,
朝鲜战争爆发,英美对华禁运,许多
战略物资只能通过
地下渠道进入中国内地。霍英东抓住了这一时机,冒险从事海上运输船队的生意越做越大,霍英东很快积累起了资本王国的最初实力。
中年(1950-1964年):首创卖楼花跻身超级富豪
随着实力的增长,霍英东像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小工人一样,只做一个
航运公司老板也难以令他安心。经过短暂的观望,霍英东开始将目光转向香港
房地产业。而霍英东从事海上运输的近3年期间,积累的资金约为100多万港元。此后他以这100万元资本进入房地产业,靠着过人的眼光,终于成就了跨越数个时代的商业版图。
人口剧增,住房严重不足,加上工商业勃兴,形成对土地和楼宇的庞大需求。霍英东审时度势,认定香港房地产业势必大有发展。早在1953年初,他已开始经营房产业,成立立信置业有限公司。
过去美国华侨喜欢在
九龙深水埠一带购置物业,作为祖业传给子孙收租。从买地、规划、建楼,以至收租,资金
周转期很长。霍英东当时是向
银行贷款建楼的,要付一分多利息,如果建成了才卖,人家不买,利息承担不起,自己只好“跳楼”。
他一改过去的作法,将房地产工业化,兴建住宅、写字楼、商场综合大厦,分层、分单元出售,预售“
楼花”,并提倡分期付款。此法大受买家欢迎。
他首先买入使馆大厦,卖了280万元,赚得不少。以后陆续兴建的楼宇,他带头“卖楼花”,一时地产商纷纷效尤,成为香港
房地产市场的一大
经营特色。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霍英东的财产已数以千万港元计,跻身于香港的超级富豪之列。
老年、晚年:(1964-1984年):投资内地回馈社会
1967年,香港经历地产低潮,霍英东开始逐步退出房地产业。与此同时,他与北京方面走得更近,跟内地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起来。1962年起,他开始与内地合作海沙生意外,到了70年代初又与内地合作石油生意。1978年开始,霍英东率先进入内地,兴建了内地第一间
中外合作的酒店和第一家高尔夫球场。此后,他又参与兴建了内地改革开放后最早开业的第一家大型合资酒店———
广州白天鹅宾馆。
富了,他更乐善好施。1984年,霍英东出资10亿港元,成立“
霍英东基金会”,致力于内地的投资和捐赠,到2005年,不算投资办实业部分在内,霍英东给内地的纯捐款已超过20亿港元,可能是对内地捐款最多的华人资本家,他作为爱国资本家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1983年,霍英东发现自己患上了
癌症。虽然身患绝症,但霍英东没有停止为祖国奔忙。为了使北京成功
申办2008年奥运会,霍英东父子协助北京向
国际奥委会执委做了大量的游说工作。与此同时,他开始涉足政坛。1980年,霍英东成为全国政协第5届委员会委员。1983年,他被选为全国政协常委,1993年更晋升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国家领导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