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美术馆(Red Brick Art Museum)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的美术馆,占地约22亩,建筑面积约9720平方米,包括9个展览空间、2个公共休闲空间、1个艺术衍生品空间,并配有多功能厅、儿童活动室、艺术家驻地工作室等配套设施。于2014年5月23日正式开馆。
历史沿革
2007年,红砖美术馆开始筹建。
2014年5月23日,红砖美术馆正式开馆。
2022年11月12日起,红砖美术馆临时闭馆。
建筑布局
红砖美术馆地处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由收藏家、企业家闫士杰先生与夫人曹梅女士筹建,邀请著名建筑师、北京大学教授董豫赣担纲设计。投资近4亿人民币,占地约22亩,建筑面积约9720平方米,包括9个展览空间、2个公共休闲空间、1个艺术衍生品空间,并配有多功能厅、儿童活动室、艺术家驻地工作室等配套设施。历时8年的潜心打磨,呈现出一座怀拥自然的当代美术馆。美术馆建筑及园林采用红色砖块作为基本建筑元素,构成了独特的建筑语言。
建筑特色
美术馆的建筑设计由著名建筑师、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教授董豫赣担纲,与周边土地相结合、在原有环境中生长,采用红色砖块作为基本元素,辅以部分建筑上青砖的使用,打造出一座配备有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式美术馆,并也因此成为红砖美术馆在众多
美术馆建筑中脱颖而出的最大特色。观众在这里可以获得全新的
审美体验,不仅能够观看到室内的作品展出,亦可游弋于户外各种景观之中。独特的建筑语言和创新的园林景观为当代艺术与文化的发生、碰撞、呈现,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美术馆的多种可能性。
建筑改造自原地的大白屋,它简陋而巨大。临街墙面阵列着的六米见方洞口,将内部墙壁侵蚀得不成样子,简易钢架棚顶上,贯穿南北的条形天窗,虽是光线充足,但直射的阳光和投影,外墙改造是最关键的问题。改造后的功能为美术馆,庭院部分涵盖餐饮、办公、北部园林则提供游憩。
作为对西方建筑与景观专业分离的批判,红砖美术馆的建筑与庭园设计分三部分展开:一方面,以白居易的《大巧若拙赋》对“巧”的匠心要求,将原有大棚的简陋空间,改造为意象密集的美术馆展示空间;另一方面,为改观当代景观图案式设计的乏味,本设计借鉴中国园林长达千年的城市山林的经验,并尝试经营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密集意象;作为对封闭美术馆与北部山林间的过渡,庭院部分的设计,作为对之前设计的清水会馆的思考延伸,尝试着将生活场景更准确的表达出来,并以此庭院部分连接北部园林与南部的建筑部分。
文化活动
红砖美术馆致力于国际间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为公众输出高品质的国际艺术展览。
2016年起,红砖美术馆将享有国际盛誉的法国“杜尚奖”持续介绍给中国观众。
2017年,红砖美术馆参与到作为庆祝中德建交45周年框架下的重点项目“德国8:德国艺术在中国”,举办了“先导 – 德国非定形艺术” 展。
2018年,红砖美术馆举办了备受赞誉的冰岛-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道隐无名”展,期间与
北京现代舞团合作推出跨界舞蹈项目《形隐·不离》,掀起文化艺术界共振,成为中国年度文化事件。
2019年,红砖美术馆与法国大使馆合作举办“中法文化之春”开幕及系列展览。
多年来,红砖美术馆从文化艺术出发,辐射的国际间文化交流包括法国、德国、丹麦、英国、美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从不同视角建构起红砖美术馆对艺术的深层次、多维度探索与思考。
作用价值
红砖美术馆在中国率先提出创建“生态体验美术馆”的运营理念,建设“艺术湿地”:在北京文化大战略规划的指导下,美术馆将陆续引进国际重要艺术大师的大型户外装置作品,成为国际重量级大型艺术史现场,为大众打造艺术体验与生态体验相结合的最佳精神家园。
所获荣誉
荣获2019“北京品牌计划·文化品牌新势力”TOP30, 中国艺术权力榜“2018年度美术馆”。
2020年11月,入选首届北京网红打卡地上榜名单(共1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