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尾沙蜥
鬣蜥科沙蜥属动物
红尾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erythrurus)是鬣蜥科、沙蜥属的爬行动物。体形粗壮,四肢短细。被鳞光滑无棱。无腋斑。全身显示红棕色,雄蜥尾部腹面深黑色,雌蜥则为黄白色而尾梢呈现橘红色。是适于高寒地区生活的寒漠型蜥蜴种,栖息在西藏北部海拔高4500-5300米的羌塘高原,是世界上迄今所知垂直分布最高的蜥蜴。食植物种子及昆虫。胎生或卵胎生繁殖。
形态特征
红尾沙蜥形似青海沙蜥而较粗壮,尾也短小。头体长49-63毫米,尾长38-62毫米,头长与宽度约略相等,眼间深凹,吻部钝圆,下颌略为前突,鼻鳞3枚,弃孔朝向前侧方,鼻间鳞3-4枚。头背之鳞较大,其中以鼻间至顶眼周围者尤为明显,枕鳞及眶上鳞最小。鼻鳞与眼前鳞之间有颊鳞3-4枚。上睫鳞8-9枚,排列平齐而不呈覆瓦状,上、下睑缘鳞均具微弱锯缘。上唇鳞13-14枚,鳞间下缘有窄隙,下唇鳞12-13枚。下睑鳞与上唇鳞之间有纵列鳞3-4行。鼓膜部略凹,被细鳞。喉褶明显,颏鳞至喉褶-纵列鳞40-45(47)枚。体鳞光滑,无棱或突起之鳞丛。四肢短,前肢贴体前伸仅中间3指略为超过吻端,指爪细小,后肢贴体前伸不达腋部,但幼蜥的第3趾、第4趾可达肩部,指、趾长度顺序均为4-3-2-5-1。尾鳞平滑,仅尾梢前之鳞中央微隆。
整个蜥体背面暗灰色而缀有浅色圆斑,沿背脊正中有两纵列黑斑,并常因彼此紧靠或向体侧延伸成横纹状。四肢背面连同指、趾均有黑斑或由此连成的横纹,爪白色。无腋斑。尾背有10-11个黑色半环。由于颌缘、吻端、眼睑、四肢和背、尾的斑纹间呈现棕红色,致使蜥体显示出特殊的华丽色彩。下颌及颊部布有暗纹,胸腹部淡红色,可随生长发育逐渐出现黑斑,并不断扩大。雄蜥成体尾较粗大,自肛孔至尾梢深黑色,雌蜥尾较纤短,腹面不呈黑色,仅于尾梢部有橘红色。
栖息环境
栖息在西藏北部海拔高4500-5300米的羌塘高原,既能栖居南羌塘大湖区,又能生活在北羌塘高原两大自然区。栖息地的自然环境严酷,无真正的夏季,寒冷季节漫长,植被的覆盖度仅30%-50%,高山草原的主要群种为紫花针茅、沙生针茅,伴生植物有固沙草、三角草或青藏苔草等。无论在何种生境中,均无任何爬行动物与该蜥混居一地。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红尾沙蜥为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新疆,青海,西藏(安多、那曲、巾扎、双湖、杭错、羊八井等地)。在青海的沱沱河采集到过标本。2004年进行的西藏两栖爬行动考察,在那曲和拉萨的羊八井分别采到红尾沙蜥,表明它的地理分布并不局限于唐古拉山以西,而是越过唐古拉山脉,进入该山脉以北地区,羊八井地处念青唐古拉山南缘,在此发现红尾沙蜥,表明该物种的分布区越过念青唐古拉山,进人到藏南地区。由此可知,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占拉山并不是红尾沙蜥的地理分布的极限。
繁殖方式
胎生卵胎生繁殖,Zugmayer于6月末捕得的2尾雌蜥体内,均有明显发育的幼胚,而赵肯堂于9月2日(已初降小雪)在那曲不但捕到即将临产的母蜥,同时还抓获与临产仔蜥量度完全相同的幼蜥。头体长25毫米,尾长22毫米。由此可知,该蜥的繁殖期当是5-9月,怀仔数2-3只。初产幼蜥腹面黄白色,但生长到头体长40毫米时,胸部开始出现黑色纵斑,待头体长增长到48毫米左右时,雄蜥即达到性成熟而呈现出尾部腹面的深黑色。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红尾沙蜥被列为无危物种,因为红尾沙蜥在当地很常见,不被认为会受到重大威胁,但由于其生活在人迹罕至的地区,因此鲜为人知。种群数量较稳定。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无危(LC)。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2 15:13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