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喉姬鹟(学名:Ficedula parva)小型鸟类,体长11~13厘米。雄鸟上体灰黄褐色,眼先、眼周白色,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黑褐色,外侧尾羽褐色,基部白色。颏、喉繁殖期间橙红色,胸淡灰色,其余下体白色,非繁殖期颏、喉变为白色。雌鸟颏、喉白色,胸沾棕,其余同雄鸟。
形态特征
雄鸟夏羽上体前额、头顶、头侧、背、肩一直到腰概为灰褐色或灰黄褐色,眼先和眼周白色或污白色,耳羽灰黄褐色杂有细的棕白色纵纹。尾上覆羽黑褐色或黑色,尾黑色,除一对中央尾羽外,其余尾羽基部一半白色。翅上覆羽和飞羽暗灰褐色,羽缘较淡。颏、喉橙红色,颧区、喉侧和胸淡灰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或灰白色,两胁灰色,有的微沾橙红色。秋羽颏、喉橙红色变为白色。
雌鸟颏、喉不为橙红色而为白色或污白色,胸沾棕黄褐色,其余似雄鸟。
幼鸟似雌鸟,但胸和两胁为赭色或黄褐色,大覆羽和三级飞羽尖端皮黄白色。
大小量度:体重♂8.2~14.2克,♀10~14克;体长♂115~132毫米,♀110~130毫米;嘴峰♂8~11毫米,♀8~11毫米;翅♂66~74毫米,♀65~73毫米;尾♂47~58毫米,♀47~55毫米;
跗蹠♂15~19毫米,♀15~19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阔叶林、针阔林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在长白山夏季最高上到海拔1800米的针叶林带上缘与岳桦矮曲林交汇地带,非繁殖季节多见于林缘疏林灌丛、次生林、杂木林和庭院与农田附近小林内,尤其在溪流和林区公路附近疏林灌丛中较常见。
生活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也成小群。性活泼,整天不停地在树枝间跳跃或飞来飞去,并常常从树枝上飞到空中捕食飞行性昆虫,然后又飞回原处。有时也在林下灌丛中或地上,尤其是非繁殖期,喜欢在近地面的灌丛中觅食。性胆怯,较少鸣叫,叫声似‘hu-lee’、‘trill’或‘qi-qi’ 单调的声音。但繁殖期间鸣声婉转,其声似:‘piyopipi, piyopipi’或‘kiyu,kiyu,qi-qi’。常常喜欢将尾散开和轻轻地上下摆动。
迁徙:在黑龙江和吉林东部长白山等地繁殖为夏候鸟。在辽宁和北京分别在5月中旬和5月末均采得标本,亦可能在辽宁、内蒙古东部、河北东北部和北京繁殖,部分为夏候鸟。其他地区为旅鸟,部分在广东、香港和海南岛越冬,为冬候鸟。
食性:主要以叶甲、金龟子、夜蛾、隐翅虫、叩头虫、蜷象等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以及其他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
亚种分化
分布范围
原生种分布: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白俄罗斯、比利时、波黑、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丹麦、埃及、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约旦、哈萨克斯坦、科威特、拉脱维亚、黎巴嫩、利比亚、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马耳他、摩尔多瓦、黑山、摩洛哥、荷兰、挪威、阿曼、卡塔尔、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突尼斯、土耳其、阿联酋、英国。
迷鸟分布:法罗群岛、冰岛、爱尔兰、苏丹。
来源地不明:梵蒂冈、塞内加尔、叙利亚。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北部大兴安岭、东北部小兴安岭、西部松嫩平原,东部完达山、南部老爷岭、张广才岭,吉林东部长白山、延边、南部通化、浑江、西南部四平、辽源、西部白城、中部吉林、长春,辽宁东南部丹东、宽甸、岫岩、东部本溪、抚顺、新宾、桓仁、南部大连、营口、西部北镇、锦州、朝阳,内蒙古东部和中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青海西宁,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广东,香港,广西,福建和海南岛等整个中国东部、中部、南部和西南等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到达繁殖地后不久,雄鸟立刻开始占区鸣叫。通常营巢于森林中沿河一带的老龄树洞或啄木鸟啄出的树洞中,也在树的裂缝中营巢。巢呈杯状,主要由枯草茎和草叶以及苔藓、兽毛等编织而成,结构较为粗糙。巢的大小为外径9厘米,内径6厘米,高3~4厘米,深2~3厘米。
每窝产卵4~7枚,多为5~6枚。卵粉黄色或淡绿色、被有锈粉黄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7~17.5毫米×12.8~13.0毫米。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
无危物种(LC),2013年评估。
该物种已列入中国
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注:第584项 红喉姬鹟)
种群现状
全球种群未量化,但在原产地属常见物种(del Hoyo et al. 2006)。红喉姬鹟在中国繁殖分布区较窄,繁殖种群不丰富。大量是迁徙和越冬种群,数量丰富,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