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交嘴雀(学名:Loxia curvirostra):体重28-48克,体长145-175毫米。是燕雀科交嘴雀属的
鸣禽。是一种小型的燕雀。雄鸟通体砖红色,上体较暗,腰鲜红色;翼和尾近黑色,头侧暗褐色;雌鸟暗橄榄绿或染灰色,腰较淡或鲜绿色;头侧灰色。两性均具粗大而尖端相交叉的嘴。与除
白翅交嘴雀外的所有其它雀类的区别为上下嘴相侧交。繁殖期雄鸟的砖红色随亚种而有异,从橘黄至玫红及猩红,但一般比任何朱雀的红色多些黄色调。红色一般多杂斑,嘴较松雀的钩嘴更弯曲。雌鸟似雄鸟但为暗橄榄绿而非红色。
虹膜深褐色,嘴近黑色,脚近黑色。
形态特征
红交嘴雀雄鸟夏羽额、头顶至后颈朱红色,羽基褐色或橄榄褐色,常常部分暴露于外,使其额和头顶常有一些灰褐色或草黄色斑点。
眼先、眼周、
耳羽暗褐色或暗赤褐色,耳羽前至嘴基有一朱红色斑。背、肩、颈侧灰褐色,羽缘和羽端朱红色有时还沾染有橄榄红色,腰和尾上
覆羽亮朱红色,长的尾上覆羽黑褐色,尾亦为黑褐色沾红褐色羽缘,尾羽末端呈凹形。翅上覆羽暗褐色具宽的浅朱红褐色端缘。
飞羽黑褐色具黄褐色或棕红色羽缘。颏、喉、胸、上腹和两胁朱红色,颏部较淡、几近白色。两胁沾黄褐色,下腹至肛周污灰白色,腋羽具浅红褐色羽缘。
雌鸟上体灰褐色,各羽中央较暗、具黄绿色尖端,尤以头部黄绿色尖端较鲜亮,腰部黄绿色尖端既亮且宽,常常盖住了基部的灰褐色,使腰呈亮黄绿色而无斑纹,尾上覆羽和尾羽黑褐色,羽缘绿黄色。眼先、眼周、颊、耳羽和颈侧灰色或污灰白色,喉、胸、上腹和两胁灰黄色或淡褐色,先端亮黄绿色,下腹、肛周灰白色,尾下覆羽黑褐色或栗褐色,羽缘灰白色或白色。
与除
白翅交嘴雀外的所有其它雀类的区别为上下嘴相侧交。繁殖期雄鸟的砖红色随亚种而有异,从橘黄至玫红及猩红,但一般比任何朱雀的红色多些黄色调。红色一般多杂斑,嘴较松雀的钩嘴更弯曲。雌鸟似雄鸟但为暗橄榄绿而非红色。幼鸟似雌鸟而具纵纹。雄雌两性的成鸟、幼鸟与白翅交嘴雀的区别在均无明显的白色翼斑,且三级飞羽无白色羽端。极个别红交嘴雀翼上略显白色翼斑但绝不如白翅交嘴雀醒目而完整,头形也不如其拱出。与指名亚种比较,嘴较细,雌鸟甚黄;色彩鲜艳,浅色的臀常成白色;色彩最深,雄鸟樱桃红色,雌鸟偏褐。
虹膜暗褐色或黑褐色,嘴先端上下交叉、黑褐色或角褐色,嘴缘黄褐色,脚黑褐色稍显红色。
大小量度:体重♂29-48克,♀28-44克;体长♂145-175毫米,♀146-172毫米;嘴峰♂16-20毫米,♀17-19.5毫米;翅♂87-100毫米,♀88-97毫米;尾♂55-68毫米,♀56-69毫米;
跗蹠♂15-21毫米,♀15-21毫米。(注:♂雄性;♀雌性)(东北亚种)
栖息环境
栖息于山地针叶林和以针叶林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在中国东北、华北和陕西等北部和东部地区,海拔高度1100-1800米;在西部和西南地区,海拔高度2000-4000米,最高可达5000米左右的高山针叶林。冬季下到山脚和平原地带的针叶林和阔叶林,也出入于林缘、小快丛林和人工针叶林。
生活习性
冬季游荡且部分鸟结群
迁徙。性活跃,喜集群,除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特别是在食物丰富的地方,常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在有
球果的松树枝间跳来跳去,觅食球果,也能用嘴在松枝间攀缘或悬垂于枝头,有时也下到地上活动和觅食。飞翔时两翅扇动有力,速度快,呈浅波浪式。常边飞边鸣叫,鸣声响亮,其声似“Jio-Jio-Jio”。
主要以落叶松、红皮云杉、鱼鳞云杉、臭云杉、臭冷杉、赤松等针叶树种子为食,尤其喜欢吃落叶松子,也吃红松子、榛子、树叶、花序、浆果等其他树木和灌木种子和果实及草子、昆虫。有时倒悬进食,用交嘴嗑开松子,取食球果时先将松树球果啄下,用脚踩在树枝上,再啄开果鳞取食种子,上下交叉的嘴很容易撕开种皮。
分布范围
世界
原产地: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伯利兹、百慕大、不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加拿大、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丹麦、萨尔瓦多、爱沙尼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匈牙利、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哈萨克斯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墨西哥、蒙古、黑山、摩洛哥、缅甸、尼泊尔、荷兰、尼加拉瓜、挪威、菲律宾、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加拉利岛)、瑞典、瑞士、突尼斯、土耳其、乌克兰、英国、美国、乌兹别克斯坦和越南。
游荡:阿富汗、格陵兰、冰岛、约旦、利比亚、马耳他、斯瓦尔巴和扬马延、塔吉克斯坦。
中国
在中国见于东北小兴安岭、齐齐哈尔、草河口、赤峰,河北东北部,山东青岛和烟台,河南,陕西南部,江苏沙卫山岛及镇江山地等处。
东北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的松林及江苏的丘陵地带;越冬于陕西南部、河南、山东及江苏。新疆亚种繁殖于新疆西北部天山,越冬于新疆西部、青海、辽宁及河北。青藏亚种繁殖于西藏南部及东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甘肃西部、青海南部。指名亚种的个别鸟在青海(西宁)有越冬记录。
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7月中旬群逐渐见小,开始成对活动,且雌雄双双寻找巢地。巢位于混有云杉的红松-落叶松密林中的高大树木侧枝上,距地高20余米。巢呈碗状,由落叶松和云杉细枝以及苔藓、地衣等编织而成。一窝3-5枚卵,壳色为污白而带浅绿,缀以紫灰色底斑及红褐色和黑色的斑点。孵卵由雌鸟担任。孵卵期间,雄鸟饲喂雌鸟。孵化期17天。双亲以落叶松籽育雏,14-18日后离巢。秋天,幼鸟与老鸟混在一起,结集成群,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665项)。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