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se L.)为豆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
红三叶、红花苜蓿和
三叶草等。原产于欧洲和西亚,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为温带分布植物,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红车轴草含有
黄酮类物质、
蛋白质、
氨基酸、糖类和维生素等成分。其中异黄酮因有
植物雌激素样作用和
黄酮类物质的抗癌作用而格外受人关注。另有饲用、观赏等多种价值。
形态特征
短期多年生草本,生长期2-5(-9) 年。
根
主根深入土层达1米。茎粗壮,具纵棱,直立或平卧上升,疏生柔毛或秃净。
叶
掌状三出复叶;托叶近卵形,膜质,每侧具脉纹8-9条,基部抱茎,先端离生部分渐尖,具锥刺状尖头;叶柄较长,茎上部的叶柄短,被伸展毛或秃净;小叶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1.5-3.5 (-5) cm,宽1-2cm,先端钝,有时微凹,基部阔楔形,两面疏生褐色长柔毛,叶面上常有V字形白斑,侧脉约15对,作20°角展开在叶边处分叉隆起,伸出形成不明显的钝齿;小叶柄短,长约1.5mm。
花
花序球状或卵状,顶生;无总花梗或具甚短总花梗,包于顶生叶的托叶内,托叶扩展成焰苞状,具花30-70朵,密集;花长12-14 (-18) mm;几无花梗;萼钟形,被长柔毛,具脉纹10条,萼齿丝状,锥尖,比萼筒长,最下方1齿比其余萼齿长1倍,萼喉开张,具一多毛的加厚环;花冠紫红色至淡红色,旗瓣匙形,先端圆形,微凹缺,基部狭楔形,明显比翼瓣和龙骨瓣长,龙骨瓣稍比冀瓣短;子房椭圆形,花柱丝状细长,胚珠1-2粒。
果
荚果卵形;通常有1粒扁圆形种子。
栽培技术
栽培方法
种子的采集
种子可在上一年的秋季果实成熟时,及时采摘无病虫害、成熟度好的果实,晾晒后去掉果皮,将种子装袋,放入0~5℃冰箱或冰柜内贮存。
选地
红车轴草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属
中性植物,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植株更健壮,产量更高。
整地
无深松基础的地块最好深耕20~25cm,将土地平整、耙细并施足底肥(有机肥、厩肥或干鸡粪)。
播种
红车轴草常用种子繁殖,可春播或秋播,春播以4~5月为宜,秋播以9~10月为宜;在高寒日暖山区以春播为好,冬季霜冻少并且有灌溉条件的地区以秋播为好。播种时,种子与细沙以1:5的比例混合撒播,覆土厚度2~3cm,不宜过厚,踩实保墒,这样出苗整齐。
养护管理
幼苗长至5~6cm时,每2周施追肥1次,有机肥、复合化肥均可。施肥后立即灌水,以免肥料烧伤根系,影响植株生长。雨季注意排水,后期拔大草。
病虫防治
病毒病
红车轴草易发生病毒病,尤其是高温干旱季节发病严重,要防止草坪过分干旱。
白叶病
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生白叶病,发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白粉病
红车轴草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在叶片两面产生白色雾层,一般是叶面先受侵染,叶上产生白色絮状小斑点,后病斑迅速扩大为大面积白粉状病斑,遮覆叶片的大部或全部,叶片受害后表面失去光泽,披上一层白色粉束。这是自粉病病原菌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红车轴草的茎、果也可被害。
防治方法:红车轴草白粉病发生时,适时经济有效地采用药剂防治能较好地控制病害的流行和减轻为害程度。在病害初侵染时防治一次,盛发期再防治一次,一般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荆、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喷雾防治,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红车轴草新长枝叶不再感染白粉病。
主要价值
饲用
红车轴草是营养价值很高的豆科牧草,茎叶柔嫩,适口性好,鲜草和干草各种家畜均喜食干物质含粗蛋白质17.1%,粗脂肪3.6%,粗纤维21.5%每667m2鲜草产量3500~4000公斤。供青期为3~6月、10~11月。作青料饲用以盛蕾期或初花期为好红车轴草与禾本科牧草混播的,也可调制青贮料。
但马等食后曾有过中毒现象,原因不明。
园林
建植的草坪,由于修剪频繁、浇水量大,已成为草坪业发展的限制条件,而采用红车轴草建植草坪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1、不需修剪
红车轴草的茎为匍匐茎,植株低矮,高度一般为10~20cm。因此,建植的草坪可不进行修剪。
2、自然更新
红车轴草种子落地自生,可以实现自然更新,使草坪经久不衰。
3、管理粗放
红车轴草根系发达,能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对
土壤水分要求不太严格。因此,可以减少浇水次数,实行粗放型管理。
4、侵占性强、观赏性好
红车轴草的匍匐茎向四周蔓延,其茎节处着地生根,当母株死亡或茎被切断后,匍匐茎可形成新的独立株丛。因此,红车轴草具有很强的侵占性,能有效地覆盖地面,抑制杂草滋生。红车轴草坪一旦成坪,杂草不易侵入,可使草坪整体观。
红车轴草常用于花坛镶边或布置花境、缀花草坪、机场、高速公路、庭园绿化及江堤湖岸等固土护坡绿化中,可与其他冷季型和暖季型草混播,也可单播,既能赏花,又能观叶,同时覆盖地面效果好。
食用
红车轴草提取物被广泛用于保健食品中。它几乎没有热量,不会令人发胖;长期食用安全;其中的芒柄花素经过消化代谢后还可转化为染料木素,提高了血液中活性异黄酮的水平。全草可用作为良好的绿肥,也是夏季蜜蜂的花蜜来源。尤其是它的嫩叶,富含蛋白质,如今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人们的传统食品和调味品。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草有小毒。牛、马等牲畜中毒后出现三叶草病典型症状,如大量流涎,皮肤起水泡、步态僵硬、腹泻等,有的还出现眼组织坏死、失明、黄疸、奶量减少和流产等症。
药用
功能主治
国外民间也有用其花序煎成的汤剂祛痰、治感冒和肺结核、利尿消炎,外敷治脓肿、烧伤和眼疾等,并曾有应用花、种子、植株及根部制膏、糊剂、煎剂和泡茶饮用,文献载其主要功效为“镇痉、止咳止喘;全草制成软膏,治局部溃疡”,全草入药具清热、凉血、宁心功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制成软膏涂敷。
药理作用
1、消炎和杀菌作用。
用于祛痰、解痉挛、治百日咳及支气管炎。其花粉对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皮肤病,例如湿疹、烧伤和牛皮癣。全草制成软膏,可治疗局部溃疡。
2、雌激素样作用。
红车轴草作为唯一
植物雌激素有其独到之处:它们几乎能分布到人体每个细胞中发挥作用,这是人体自身激素达不到的;它们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当人体雌激素水平高时,可抑制激素分泌,反之,当人体雌激素水平低时,它能提供额外的雌激素样作用。临床上既被用来治疗妇女体内雌激水平升高时的经前期综合症,又被用于治疗雌激素降低时的更年期综合症和绝经。另外,也能治疗雌激素病,例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及骨质疏松症等。
3、抗癌作用。
异黄酮是红车轴草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清除自由基,具有抗癌作用。研究表明,红车轴草异黄酮对COX-2具有抑制作用,通过影响单核巨噬细胞中前列腺素E2 和/或血栓素B2的合成,从而表现出抗癌活性。现研究表明红车轴草异黄酮成分还能够诱导癌细胞凋亡,进而表现抗癌活性,而对乳腺癌、前列腺癌作用尤为明显。
4、抗氧化及防衰老作用
癌变、细胞损伤及衰老主要与活性氧和自由基有关,研究表明红车轴草异黄酮具有强抗氧化、保护自由基损伤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染料木素对促癌剂TPA及黄嘌呤氧化酶诱导的H2O2的形成具有强烈的拮抗作用,对HL-60细胞中H2O2的产生还具有中等强度地清除作用”。鹰嘴豆芽素A对DNA表现出强抗氧化活性及保护作用。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低时,给与不同剂量红车轴草异黄酮,不同程度的提高SOD活性,降低MDA浓度,使大鼠表皮厚度、均匀度,角化程度,血管、胶原和弹性纤维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胶原数量明显增加。
5、抗HIV病毒
以不同浓度的鹰嘴豆芽素A干预MT-2和H9/HIV-1ⅢB细胞或HIV-1病毒共培养建立HIV-1感染模型的过程,鹰嘴豆芽素A能抗HIV-1介导的细胞融合和H1V-1复制的活性,且鹰嘴豆芽素A抑制细胞破融合的SⅠ高于抑制抗原表达的SⅠ,表明鹰嘴豆芽素A抑制HIV的复制作用比阻断HIV进入靶细胞作用更强。
6、防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的改变为特征,容易导致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好发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将成年雌性大鼠去除卵巢造成大鼠骨质疏松,后给予红车轴草异黄酮治疗,14周后测定骨密度、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等指标变化,通过比较证实红车轴草对骨质疏松症有防治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
7、神经保护及抗神经退行性疾病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与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有关,对神经元具有支持与调节作用的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则发挥重要作用。大量研究结果证实,小胶质细胞可被LPS高度活化,其活化后促进炎性因子释放,可导致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坏死。研究表明,鹰嘴豆芽素A通过抑制LPS的产生,降低小胶质细胞活性,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保护多巴胺神经元。
8、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动脉顺应性心血管危险因子之一,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通过人群实验,表明红车轴草异黄酮能明显降低总血管阻力、降低动脉血管硬化发生率。Asgary S证实红车轴草异黄酮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给药组与对照组和给予1%胆固醇的阳性组相比,给药组家兔体内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明显降低。研究证实,红车轴草异黄酮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与其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子激活受体α(PPAR α)和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
9、抗焦虑和抑郁作用
将109名40岁以上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红车轴草异黄酮(MF11RCE),一组给予安慰剂,服用90天以上,结果发现MF11RCE叮明显降低绝经后妇女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生长习性
红车轴草喜凉爽湿润气候,夏天不过于炎热、冬天不十分寒冷的地区最适宜生长。气温超过35℃生长受到抑制,40℃以上则出现黄化或死亡,高温干旱年份在南昌地区难以越夏。冬季最低气温达-15℃则难以越冬。红车轴草耐湿性良好,但耐旱能力差。在pH值6~7、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黏壤土中生长最佳。
分布情况
原产小亚细亚与东南欧,广泛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美国、俄罗斯栽培面积最大。中国东北,华北,西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等地,中国新疆、云南、贵州、吉林、湖北鄂西地区均有野生种。
鉴别方法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
上、下表皮细胞类方形,外被角质层,波状突起,具气孔;可见大量非腺毛,腺毛偶见。栅栏组织为1~2列细胞,含大量叶绿体,海绵组织为3~4列细胞,主脉处细胞较大。主脉为双韧型维管束,木质部导管6~7列,韧皮部中可见少量方品。
茎横切面
类圆形,边缘有波状细棱脊12~15条。表皮为1列类方形细胞,具多数单细胞非腺毛及少量腺毛。皮层极窄,内含叶绿体。维管束12~15个,于棱脊处较为发达,韧皮部新月形或半月形,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数十列,径向排列。髓大。
根横切面
红车轴草木栓细胞2~3列,皮层极窄。韧皮部宽,外侧为数层纤维束。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发达,导管及周围细胞常含黄棕色分泌物。射线长,延伸至木栓层,射线中可见少量草酸钙方晶。可见根迹维管束。
化学成分
全草含鹰嘴豆芽素A和B(即
刺芒柄花素、染料木素、大豆黄酮)。红车轴草根甙、红车轴草素等异黄酮成分。
鹰嘴豆芽素A、B及染料木素、大豆黄酮都有雌激素作用。每100克
干草的雌激素活性相当于雌二醇0.550~0.565微克或己烯雌酚2~17微克或8~30微克。鹰嘴豆芽素A和红车轴草根甙还有抗真菌的作用。
异黄酮的含量:地上部分高,根中低;在生长期中,花期含量高。各种异黄酮化合物中,鹰嘴豆芽素A、B是该草的主要成分。另含黄酮类
柳穿鱼甙和红车轴草亭。以干重计算,蛋白质的含量在生长后期达23%,含有各种
必需氨基酸。糖类的含量为24.4%,中有蔗糖、葡萄糖、果糖、
木糖和淀粉等。全草中尚有胡萝卜素、维生素D和E。胡萝卜素的含量在开花期最高,α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在春季开花期为4.3和53.6毫克%、在夏季开花期为3.2和45.9毫克%。叶含叶酸和5-甲酰
四氢叶酸、少量甾醇、
甘油酯、
烃类、磷脂、
糖脂等脂类成分。花中含三叶豆甙、
异鼠李素、车轴草醇等多种黄酮成分,及水杨酸、对羟基桂皮酸和挥发油(含
糠醛)等。鲜草中含
紫苜蓿酚约15.5微克/克,主在叶部;
干草中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