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裙腰》是北宋词人张先的一首婉约词,上片以景起笔,月影朦胧,如诗如画。下片由情及景,欲寄心事而不得,伤感之余又充满了愁思。
作品原文
系裙腰
朦胧影、画勾阑。
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
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
问何日藕、几时莲。
白话译文
夜霜满地,明月悬天,月破云影,月影朦胧,栏杆影子纵横如画。人情纵然如月一样长久,算算一年又一年,又能有几次月圆,情圆。想写点书信随风寄西江,可惜流不到那故人所在的五亭前。东池里荷叶刚刚泛新绿,小如铜钱。问问几时才能结藕,何时才能开花。
作品鉴赏
人情纵然如月一样长久,算算一年又一年,又能有几次月圆,情圆。想写点书信随风寄西江,可惜流不到那故人所在的五亭前。东池里荷叶刚刚泛新绿,小如铜钱。问问几时才能结藕,何时才能开花。
上片一个“纵似”由月圆月缺联想到情无长久,不禁令人悲从中来。小荷才新绿,要到结藕开花,尚待时日,也许那就是相见之期。“藕”“莲”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以“藕”和“莲”分别谐音“偶”和“恋”(一说为“怜”,如《采莲曲》;亦有作“联”讲的),从而委婉含蓄地表达爱情的主题及对爱人的思念。
杨慎《词品》谓张先的《系裙腰》“词秾薄而意优柔,亦柳永之流也”。词人见到东池中的荷叶才刚刚泛绿,小如铜钱;便想到荷花生长的过程最终要“结藕开花”的,于是心中便有些许安慰,与心上人的见面,尚待时日,还没有到真正“结藕开花”的时候,但终究有“结藕开花”之日。(“藕”、“莲”运用象征手法,“藕断丝连”,“莲”谐音“怜”,古诗词中常用莲来表示爱情。)
这是张先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 上片以景起笔,月影朦胧,如诗如画。一个“纵似”由月圆月缺联想到情无长久,悲从中来!
下片由情及景,欲寄心事而不得,伤感!小荷才新绿,要到结藕开花,尚待时日,也许那就是相见之期。“藕”“莲”运用象征手法,“藕断丝连”“莲”谐音“怜”,古诗词中常用莲来表示爱情,例如《采莲曲》
赏析
这是张先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杨慎《词品》卷四谓张先的《系裙腰》“词秾薄而意优柔,亦柳永之流也”。
上片以景起笔。月影朦胧,如诗如画。一个“纵似”由月圆月缺联想到情无长久,不禁令人悲从中来。下片由情及景。时值暮春,吟咏情思,想向心上人传递心意。便想到写封书信,交付西江,可惜流不到五亭前。五亭,在浙江的湖州,西江的水是永远也流不到这里的,可见词人欲解心事而不可得,悲更进一层。词人见到东池中的荷叶才刚刚泛绿,小如铜钱;便想到荷花生长的过程最终要“结藕开花”的,于是心中便有些许安慰,与心上人的见面,尚待时日,还没有到真正“结藕开花”的时候,但终究有“结藕开花”之日。
明月,栏杆,云影。夜霜满地,明月悬天,月破云影,月影朦胧,栏杆影子纵横如画。 作者渲染了一种凄冷的氛围,透着作者淡淡的伤感。
“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人的感情比喻成月。即使是一年之中,又能有几次月圆,又能有几次团圆呢?比喻十分传神,巧妙表达作者内心相思之苦。
“藕”、“莲”运用象征手法。“藕断丝连”,“莲”谐音“怜”,古诗词中常用莲来表示爱情。
词的下阕蕴含了一个典故,运用了红叶题诗的典故。唐代宫女良缘巧合的故事。比喻姻缘的巧合。
——宣宗时宫女
流水何太急,
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
好去到人间。
红叶题诗用来比喻男女之间奇特的姻缘。
艺术鉴赏
1、“藕”“莲”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以“藕”和“莲”分别谐音“偶”和“恋(一说为“怜”,如《采莲曲》;亦有作“联”讲的),从而委婉含蓄地表达爱情的主题。
2、寄情于景
“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预寄心事而不得,伤感之余又充满了愁思。小荷才绿,要到结藕开花,尚待时日,也许那就是相见之期。
主题归纳
这首词借咏荷抒发了词人对爱情长久的期盼和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词牌格律
调见张先词集。宋媛魏氏词名《芳草渡》。
系裙腰 双调六十一字,前段六句四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 张先
清霜蟾照夜云天 朦胧影 画勾阑 人情纵似长情月 算一年年 又能得 几番圆
平平中仄仄平平韵平中仄读仄平平韵平平中仄中平中句仄中中平韵仄中仄句仄平平韵
欲寄西江题叶字 流不到 五亭前 东池始有荷新绿 尚小如钱 问何日藕 几时莲
仄中中中中中中句平中仄读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中平中句仄仄中平韵仄中中仄句仄平平韵
此词前后段第三句及换头句,俱用仄声字住,不押韵。其第四句俱作四字句,各用一衬字,不独后段第五句多一“问”字为衬字也。 按此调宋词甚少,故此词平仄即参刘、魏二词。
作者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
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
进士。历任宿州掾、
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
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
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张先「能诗及
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
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他以
登山临水、创作
诗词自娱。词与
柳永齐名,擅长
小令,亦作慢词。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
士大夫的闲适生活。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写得很有情韵。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人称为「
张三中」。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之三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世称「
张三影」。《一丛花令》中有「沉思细想,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句,刻划闺中怨女的心理活动极为细腻生动。贺裳在《皱水轩词话》中评此词尤为「无理而妙」。
诗歌在当代也享有盛名。
其词含蓄项正,意象繁富,内在凝练,于两宋
婉约词史里影响巨大,在词由
小令向
慢词的过渡中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清末词学理论家
陈廷焯评张子野词云:“才不大而情有余,别于秦、柳、晏、欧诸家,独开妙境,词坛中不可无此一家。”(《词坛丛话》)
陈廷焯又称:“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前此则为晏、欧、为温、韦,体段虽具,声色未开。后此则为秦、柳,为苏、辛,为美成、
白石,
发扬蹈厉,气局一新,而古意渐失。子野适得其中,有含蓄处,亦有发越处。但含蓄不似温、韦,发越亦不似豪苏腻柳。规模虽隘,气格却近古。自子野后一千年来、温、韦之风不作矣。亦令我思子野不置。”(《
白雨斋词话》)恰当地指出了
张先在词史上的地位。
张先一生安享富贵,诗酒风流,颇多佳话。好友苏轼赠诗“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为其生活写照。据传
张先在八十岁时仍娶十八岁的女子为妾。一次家宴上,苏轼再度赋诗调侃:“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
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宋史》无传,《宋史翼》卷二六载其事。著有《张子野词》,存词一百八十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