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汤
陕西省商州人的州饭
糊汤 ,又叫包谷糊汤。曾经是陕西省商州人的州饭。其实,只不过是粗粮杂菜而已。准确地说,是用包谷熬制而成的糊状吃食。“包谷”又名玉米、包米、包芦、珍珠米。
叫“包谷”大约因为它在果实外面裹了许多层的变态叶,人称包皮;叫“玉米”、“珍珠米”,大约是因为它的种籽一般粒粒饱满,颜色金黄,如一个个珠玉。玉米为商州人普遍主食,其吃法主要是搅糊汤、做搅团和漏鱼鱼等。商山里气温低,也有一些包谷不能熟,将其磨成浆巴,装在缸里贮存,然后煮成浆巴糊汤。“包谷糊汤”是商州人常吃的一种包谷饭。其做法是先将包谷颗粒用碾磨弄到碎而不烂的状态,叫做包谷糁子,再用铁锅和文火熬成糊状。过去有些商州人心急,一等到新玉米下来,连皮带粒带面一起熬吃,做成食物名叫“包谷拉拉”。基本上都吃“去皮”的包谷糊汤。
根据碾磨粗细,包谷糁子有大小两种,小的可做包谷糊汤,也可煮稀饭;大的主要煮稀饭,谓之“大糁子米汤”,间或有蒸干饭的。包谷糁子稀糊汤比较好喝,尤其加上点洋芋、小豆、红枣等,既上颜色又勾食欲;而包谷稠糊汤对外地人来说如同鲁迅喝过的芋梗汤样——难以下咽。喝糊汤也有技巧。“真正的大吃家是不用筷子的。先拿瓷碗盛少半,双手稳稳地托了,一边作陀螺样旋转,一边以口气吹拂,待碗中糊汤温凉,再慢慢将碗倾斜,同时轻轻在碗边吸吮。”而且,喝糊汤要趁热喝,普通吃法是就着点酸菜,从碗的一个角落吃起,如蚕食般,将一碗糊汤吃得干干净净。稍讲究些的,给糊汤里下点洋芋、红薯以及白菜叶子之类的蔬菜,就好吃得多;而如果给糊汤里下点面条,无论白面或者杂面,就算过小年了。
商州糊汤要喝好,玉米、洋芋、酸菜离不了。
商州糊汤所用基本原料是玉米、洋芋和酸菜。玉米是商州最主要的农作物。主要因为商州地域地形及其气候环境。商州山水夹挤,自古人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平地较少,多为山坡地,土地贫瘠,以前人们基本上靠天吃饭,有“十料九不收”的说法。从总体上来看,商州各地四季分明,冬春长,夏秋短。水热同季。物候差异十分显著。属暖温带南缘过渡带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上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单一的耕作制度与气候特点不适应,造成了恶性循环,加之伏旱、秋涝的影响使粮食生产长期处于低下水平。商州土壤多种多样,有褐色土、黑色土和红壤等,多属粘性土壤,这些土壤由于透气性差,有机质含量低,种植农作物产质量低,只能栽种玉米、小麦、洋芋等。其中玉米最早的农家品种有25个之多,其特点是:生长期短、品质好,但产量低,亩产只有50公斤左右。“50年代末推广了‘金皇后’等几个高产品种,亩产量超过100公斤。1965年开始推广杂交玉米,到1977年,杂交玉米面积已达玉米总面积的77%;80年代又推广了以抗玉米丝黑穗病的杂交新品种:中单2号、陕单9号和户单1号。这3个品种至80年代以降仍是商州玉米的骨干品种。”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推广间作耕种以来,在玉米栽培技术方面,推广播种前用有机磷拌种方法,80年后期推广了地膜覆盖玉米栽培方法。也许受地气影响,商州光照充分,玉米颗粒相对饱满,而用来熬糊汤的玉米也要进行精选。要熬正宗的商州糊汤,必须用本地原产的“石榴红”或“珍珠黄”。“这两个品种皆粗芯儿红籽儿圆粒儿,又都低产优质。用这种玉米加工糊汤糁儿,需石磨石碾石臼之类,这样加工出的糁子握一把厚重如铁砂,手摊开绵软若浮粉,而电磨之类加工出来的往往变味儿。”一般人家熬粥,玉米的选择就比较自由了。只要是商州本地生产的玉米都可,其味道各有差别。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25 18:22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