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精神病学》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江开达。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简介
为适应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受教育部委托,组织编写培养医学博士的八年制高等医药院校教材。2004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教材编写的主编人会议,明确了培养医学博士教材的编写一定要符合长学制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即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学高层次的创新性人才。本教材编写在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突出“新、精、深”的精神,即编写内容新,能与国际接轨;文字精练,逻辑性强;说理深刻,且深入浅出。本书各论部分,是以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精神行为障碍的分类和描述定义为主线,把全书贯穿起来,并增加了精神科急诊和处理,社会精神病学、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等章节,使学生了解目前精神病学主流所在。精神科与其他学科一样,近数十年来知识膨胀也很快,甚至使“精神病学”这一名称的范围显得太局限了。尽管精神科在临床医学各科中是小科,但当前已没有一个专家能深入掌握这一小科各方面的知识,所以我们邀请国内有关专家撰写有关主题。由于参加编写的人员较多,且时间比较紧促,所以各章的体例不一定能完全一致,至于其中某些观点也不免有“见仁见智”的地方,希望使用此教材的老师和同学能谅解。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精神病学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精神病学及相关概念
二、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
三、精神病学的分支
四、精神病学的相关学科
第二节 精神活动的生物学基础
一、脑结构与精神活动
二、脑神经化学与精神活动
三、脑可塑性与精神活动
第三节 精神病学与其他临床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 展望
一、精神疾病遗传学研究
二、精神疾病的神经生化研究
三、精神药理学研究
四、脑影像技术的进展
五、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第二章 症状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见的精神症状
一、感知障碍
二、思维障碍
三、注意障碍
四、记忆障碍
五、智能障碍
六、自知力和自知力障碍
七、情感障碍
八、意志障碍
九、动作行为障碍
十、意识障碍
第三节 常见综合征
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病因、分类与诊断系统
第一节 精神障碍的病因
一、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理基础
二、精神障碍的神经生化基础
三、精神障碍的遗传学基础
四、精神障碍的社会心理因素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诊断与分类
一、国际疾病分类(ICD系统)
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系统
三、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系统)
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
第一节 精神科医生的职业素质
第二节 精神检查的一般原则与基本技能
一、建立医患关系的原则与技能
二、医学面谈的基本原则与面谈技能
三、精神科医学面谈相关问题与注意事项
第三节 精神科病史采集
一、精神科病史采集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病史采集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精神状况检查
一、合作患者的精神状况检查提纲
二、对处于兴奋,木僵和敌对等状态的不合作患者的精神检查
三、对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进一步评估和检查
四、半定式和定式精神检查
第五节 体格检查与精神科辅助诊断技术
一、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
二、实验室检查技术
三、精神科评定量表
第六节 精神科诊断过程
一、精神障碍的诊断原则
二、精神障碍的诊断思路
第七节 精神科住院病历
一、住院病历主要内容
二、住院病历书写的注意事项
三、病程记录
四、制订治疗计划与治疗措施
第五章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见综合征
一、谵妄
二、痴呆
三、遗忘综合征
第三节 阿尔茨海默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治疗
第四节 血管性痴呆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治疗
第五节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治疗
第六节 颅内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
一、非特异性脑炎所致的精神障碍
二、结核性脑膜炎所致的精神障碍
第七节 脑肿瘤所致精神障碍
一、临床表现
二、诊断
三、治疗
第八节 梅毒所致精神障碍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治疗
第九节 癫痫性精神障碍
一、临床表现
二、诊断
三、治疗
第十节 HⅣ/AIDS所致精神障碍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
四、治疗
第六章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第一节 概述
一、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
二、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
三、诊断
四、治疗原则
第二节 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一、临床表现
二、几种常见感染性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三、治疗原则
第三节 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一、临床表现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治疗
第四节 内分泌疾病和代谢性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一、垂体前叶功能异常所致精神障碍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精神障碍
四、库欣综合征和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所致精神障碍
五、性腺功能异常所致精神障碍
六、糖尿病所致精神障碍
第五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精神障碍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治疗原则
第七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相关因素
三、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检查与诊断
第二节 阿片类药物滥用
一、药理作用
二、戒断反应
三、治疗
第三节 酒依赖和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代谢与营养
三、临床类型及临床表现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治疗与预防
第四节 镇静、催眠、抗焦虑药滥用
一、药理作用
二、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滥用
一、苯丙胺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
第六章 烟草滥用
一、尼古丁的药理作用
二、吸烟的危害
三、吸烟问题的处理
第七节 大麻滥用
第八章 精神分裂症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一、临床表现
二、常见的临床类型
三、神经系统体征
四、实验室检查
第三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标准
二、鉴别诊断
第四节 治疗及预后
一、药物治疗
二、电痉挛治疗
三、心理治疗
四、精神康复
五、预后
第九章 心境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流行病学
一、患病率
二、发病的危险因素
第三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遗传因素
二、生化研究
三、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四、神经可塑性研究
五、神经电生理研究
六、神经影像学研究
七、心理社会因素
第四节 临床表现
一、临床症状
二、分类和分型
第五节 病程和预后
一、躁狂发作
二、抑郁发作
第六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二、诊断标准
三、鉴别诊断
第七节 治疗与预防
一、双相障碍的治疗
二、抑郁症的治疗
三、预防复发
第十章 神经症性障碍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的变迁
二、共同特征
三、分类
第二节 恐惧性障碍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病程和预后
五、治疗与预防
第三节 焦虑性障碍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预后
五、治疗
第四节 强迫症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预后
五、治疗
第五节 分离(转换)性障碍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病程和预后
五、治疗
第六节 躯体形式障碍
一、躯体化障碍
二、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
三、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四、疑病症
第七节 神经衰弱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病程和预后
五、治疗
第十一章 应激相关障碍
第一节 概述
一、应激源
二、应激程度评估
三、应激与反应
四、应激相关障碍的分类
第二节 急性应激障碍
一、临床特点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三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临床特点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四节 适应障碍
一、临床特点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五节 应激相关障碍的治疗
一、心理治疗
二、药物治疗
第十二章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进食障碍
一、神经性厌食
二、神经性贪食
三、神经性呕吐
第三节 睡眠障碍
一、失眠症
二、嗜睡症
三、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四、睡行症
五、夜惊
六、梦魇
第四节 性功能障碍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临床常见的性功能障碍
四、诊断
五、治疗与预防
第十三章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
第一节 人格障碍
一、概述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分类
四、临床类型与临床表现
五、诊断与诊断鉴别
六、治疗与预防
第二节 性心理障碍
一、概述
二、病因和发生机制
三、临床类型与诊断
四、治疗
第十四章 精神发育迟滞与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第一节 精神发育迟滞
一、概述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
四、临床表现与分类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六、治疗与防治
第二节 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一、概述
二、特定性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三、特定性学校技能发育障碍
四、特定性运动功能发育障碍
五、广泛性发育障碍
第十五章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二、病因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治疗
第三节 品行障碍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
四、治疗
第四节 情绪障碍
一、分离性焦虑症
二、其他情绪障碍
第五节 抽动障碍
一、临床表现
二、诊断
三、治疗
第六节 其他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
一、非器质性遗尿症
二、非器质性遗粪
三、婴幼儿和童年喂食障碍
四、婴幼儿和童年异食癖
五、刻板性运动障碍
六、口吃
第十六章 其他精神障碍
第一节 持久妄想性障碍
一、概述
二、临床表现与分类
第二节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一、概述
二、妄想阵发
第三节 感应性精神病
第四节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一、概述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与分型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治疗
第五节 周期性精神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治疗
第十七章 精神药物治疗
第一节 概述
一、分类
二、用药原则
三、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四、影响药物的安全性的因素
第二节 抗精神病药物
一、作用机制与分类
二、临床应用的一般原则
三、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四、主要抗精神病药物
第三节 抗抑郁药物
一、作用机制和分类
二、适应证
三、影响抗抑郁药安全性的因素
四、主要抗抑郁药物
第四节 心境稳定剂
一、分类及常用药物
二、适应证
第五节 抗焦虑药
一、概述
二、分类与常用药物
三、适应证
第六节 认知改善药
一、概述
二、精神激活药
三、改善记忆药
第七节 精神疾病的中医中药治疗
一、癫狂辩证论治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障碍
三、精神药物不良反应的中药治疗研究
第十八章 心理治疗
第一节 心理治疗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目标
三、心理治疗师的工作原则
第二节 心理治疗中的共同因素
一、治疗关系
二、非言语技巧
三、倾听技巧
四、心理治疗的设置
第三节 精神分析治疗
一、概念和历史
二、基本理论
三、精神分析技术
四、适应证
第四节 行为治疗
一、概念和历史
二、基本理论
三、主要技术
第五节 认知治疗
一、概念和历史
二、基本理论
三、基本技术
四、治疗目标
五、适应证
第六节 家庭治疗
一、概念和历史
二、基本理论
三、基本技术
第七节 咨客中心疗法
一、概念和历史
二、基本理论
三、基本技术
第八节 催眠治疗
一、概念和历史
二、基本理论
三、治疗技术
四、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九节 森田疗法
一、历史
二、主要理论概念
三、操作方法
第十节 集体心理治疗
一、概念和历史
二、基本理论
三、基本技术
四、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十九章 精神科的非药物治疗
第一节 电痉挛治疗
一、历史与延革
二、适应证
三、禁忌证
四、治疗前检查和准备
五、治疗方法
六、不良反应及处置
七、疗程和频度
八、合并药物治疗问题
第二节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一、概述
二、操作过程
三、rTMS与精神疾病治疗的研究
四、TMS的不良反应
第三节 电针治疗
一、概述
二、作用机制
三、电刺激的参数与效应
四、适应证
第四节 工娱治疗
一、目的
二、方法
第五节 精神外科治疗
第二十章 精神科急诊和处理
第一节 自杀/自伤
一、自杀
二、自伤
第二节 拒食
第三节 冲动和暴力行为
第四节 谵妄
一、谵妄的特征
二、谵妄的处理
第五节 兴奋躁动状态
第六节 缄默/木僵状态
第七节 幻觉/妄想状态
第八节 戒断综合征
第九节 精神药物中毒
第十节 急症常见精神药物不良反应
第二十一章 精神障碍的康复与预防
第一节 精神障碍康复的概念与任务
一、概念
二、任务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医院康复
一、医院康复的工作内容
二、开放式管理与医院环境
三、医院康复的训练措施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社区康复
一、社区康复的工作体系
二、社区康复的形式与内容
第四节 精神障碍的预防
一、一级预防
二、二级预防
三、三级预防
第二十二章 社会精神病学与社区精神卫生
第一节 社会精神病学
一、社会文化与精神病学
二、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的社会文化影响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精神卫生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治疗
二、中国特色的精神康复模式
三、文化相关综合征
第三节 社区精神卫生
一、社区精神卫生的重要性
二、社区精神卫生发展现状与不足
三、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组织
第二十三章 精神障碍的护理与病房管理
第一节 概述
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二、护理工作的特点
三、对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要求
第二节 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观察与记录
一、护理观察
二、护理记录
第三节 病房管理与分级护理
一、病房管理
二、整体护理与分级护理
第四节 精神障碍患者的一般护理
一、不同阶段的护理
二、生活护理
第五节 精神障碍患者特殊症状的护理
第六节 精神障碍患者常见意外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一、意外事件发生的常见原因
二、意外事件的表现形式
三、意外事件的预防
四、意外事件的处理
第二十四章 自杀
第一节 概述
一、自杀的定义
二、自杀行为的分类
三、自杀行为的流行病学研究
第二节 自杀的原因
一、社会文化因素
二、心理因素
三、生物医学因素
第三节 自杀的预测
一、分析自杀的危险因素
二、发现自杀的重要线索
三、测查自杀的主观意愿
四、评估自杀的内外环境
第四节 自杀的防治
一、自杀的处理
二、自杀的预防
第二十五章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
第一节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概念、发展及任务
一、概念
二、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发展
三、会诊-联络精神病学任务
四、综合医院精神卫生
第二节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所涉及的理论
一、精神病学
第三节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基本工作
一、会诊-联络精神病学中职能的划分
二、基本工作技能
第四节 我国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现状
一、发展历史
二、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工作的相关问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工作的努力方向
五、工作模式
第五节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未来
第二十六章 精神疾病相关法律问题
第一节 司法精神病学
一、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性质、对象和任务
二、鉴定人的资格
三、鉴定组织和实施
第二节 精神疾病相关法律能力
一、刑事责任能力
二、民事行为能力
三、其它有关的法律能力
四、劳动能力及其鉴定
五、精神病人违法的赔偿问题
第三节 各类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
一、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二、器质性精神障碍
三、心境障碍
四、神经症
五、精神发育迟滞
六、人格障碍和性心理障碍、冲动控制障碍
七、其他特殊状态(拘禁性精神障碍、诈病)
第四节 精神卫生立法及相关问题
一、我国精神卫生法的现状
二、精神卫生与有关法律问题
三、制定精神卫生法的意义
第二十七章 精神科临床研究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常用精神科临床研究设计方案
一、横断面研究
二、病例对照研究
三、队列研究
四、随机对照研究
五、举例说明
第二节 常见的偏倚及防止方法
一、选择偏倚
二、观察偏倚
三、计算偏倚
四、混杂偏倚
五、小结
中英文索引
英中文索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29 23:17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