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象(学名:Sitophilus oryzae)是象甲科、米象甲属昆虫。初羽化时为赤褐色,经过一段时间,褐色程度加深;鞘翅斑纹;幼虫头部卵形,较宽;前蛹腹部不像玉米象那样长直而不弯曲,蛹比玉米象小,体细,后翅较短。成虫寿命约7-8个月,最多可达2年。
动物学史
米象是1763年林奈(Linnaeus)从法国的Surinum地方的大米中而得到并定名为Curculio oryzae Linne。玉米象是Motschulsky(1855)在1853年于南美发现林奈(Linnaeus)所描Curculio oryzae的大型种类,前胸背板的点刻与米象不同而命名为
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经过各国学者的考察现在明确为两个独立的种,但是它们的区别极为困难。
1899年,日本学者佐佐木把从仓库的米谷中采到的米象记载为小型的四纹米象。1935年,丛普特认为玉米象是米象的同物异名。从1763年到1940年之间,学者们对于这类象虫,无论其是来自玉米还是小麦,都称作米象。
Kuschel(1961)对林奈(Linnaeus)的原记载的模式标本和欧洲各地博物馆的标本比较检查的结果,认为是两个独立的种一玉米象和米象。并认为这两个种的区别在于雄虫生殖器玉米象的阳茎背面正中有纵脊,米象则没有纵脊。从此之后各国学者还是在寻找两个种的外部形态学特微的区别,学者们描述的形态学特微,也极难把这两个种区别开来。
形态特征
卵
呈现为长的卵圆形,且一端少有膨大。长约为0.6-0.7毫米,宽约为0.28毫米-0.29毫米,为半透明,乳白色的卵。
幼虫
体长约为2.5-4.5毫米,整个身体呈乳白色,有壳,且壳呈现为短的卵形,头部呈现为淡褐色,头顶区域较宽;内隆脊直,而且两端粗细相等,接近于直线状;唇基侧突并且较小,前端微微发尖;口的上片侧隆线较长,几乎可以延伸到达额区的3、5刚毛间;上唇呈现杆棍棒状,中叶突出不明显;无步足,幼虫体腹部肥大,但是腹面平直,背部弯曲,有13节体节,并且每节都有很多横纹。
蛹
幼虫在变成蛹之前,其胸部的胸节会先膨大然后腹节渐渐缩小并且伸长,这个时期虫体为乳白色,在成蛹之后,蛹长约为2.9-3.7毫米,在最初化蛹时,虫体呈现为乳白色,吻下弯贴在胸部下方,头胸腹三个部分区分明显,触角和翅以及足均裸出。
成虫
体长约为2.4-2.9毫米,宽约为0.9-1.5毫米,体型呈卵圆形,体色呈红褐至沥青色,其背部无光泽或光泽很暗。头部很小,刻点较明显,口吻细长,酷似象鼻,雌虫的口吻较雄虫细长,且微微向下弯曲,具有一定的光泽,而雄虫的口吻短粗,不弯曲,吻背有纵向突起的细线和明显的小刻点,无光泽。米象额部前端扁平。喙的基部较为粗大。
触角呈膝状,顶端呈现为圆形,着生于基部的1/3-1/4处理。
前胸比头部宽大,长宽大约相等,基部很宽,且向前缩小变细,背部上密布着圆形的小型刻点。
鞘翅也密布刻点,每个刻点上各具一根直立的鳞毛,鞘翅上有2-4个浅红色或橙黄色的彩色斑纹,每个鞘翅的基部和翅坡都各有一个卵圆形的斑纹,两侧平行,行纹略宽于行间。腿节呈现为棒状结构。
米象的触角为膝状,包括柄节、梗节和鞭节三部分,共8节。米象触角有3种类型、6种亚型的感器,分别为三种锥形感器、一种刺形感器以及两种毛形感器。雌雄米象触角感器,在类型、数量及分布上均无显著差异,且无性二型现象。米象触角感器在分布上最大的特点是,感器并非均匀散布于整个触角,而是聚集于鞭末节末端形成感器簇,其他鞭节、柄节和梗节上触角感器分布很少且类型单一。
栖息环境
米象主要以成虫潜伏在仓内阴暗潮湿的砖石缝中越冬,也可在仓外松土、树皮、
田埂边越冬。
分布范围
米象遍布全世界,易发生于温带和热带地区。在中国分布于大部分地区,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浙江、湖北、河南、山东等地区。
生活习性
米象的耐寒力较弱,气温低于15℃,成虫开始越冬。在5℃下经过21天,就开始死亡。在常温下,米象能自身发热,若繁殖数量多,或冬季常温较高的地区,冬季可不潜伏休眠。米象具有群集、喜潮湿、负趋光等特性,繁殖力较强。生活喜高温,最适温度30-33℃。
米象喜食谷粒。在代谢中产生水,一生不“饮水”。喜煤气味,会钻入煤气灶出气口结网。低温时进入假死状态,恢复正常体温后恢复活动。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米象一生经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形态。米象每年约有8-9个世代,平均一个世代约为20-50天,在温度较高时繁殖的较快,在中国不同的地域,其发生状况也不完全相同,在甘肃
陇东年生1代,东北年生1-2代,山东约2代,浙江、陕西3-4代,广东7代。成虫寿命约7-8个月,最多可达2年。
繁殖方式
翌年5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在仓内越冬的成虫就地继续产卵繁殖,仓外越冬的成虫一部分迁入仓内,另一部分飞至大田,把卵产在
麦穗上,成虫产卵时,用口吻啮食麦粒,形成卵窝,把卵产在其中,后分泌粘液封口,卵期7-16天,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幼虫孵化,蛀入粒内,幼虫期约30天,7月中下旬化蛹,
蛹期7-10天,8月上旬成虫羽化,成虫有
假死性,喜光,趋温、趋湿、繁殖力强,雌虫可产卵约500粒,10月上旬气温低于1 5℃,成虫开始越冬。
近种区别
参考资料
危害与防治
物种危害
米象(Sitophilus oryzae)是全变态昆虫,是贮藏谷物的主要害虫,主要寄生在贮存2-3年的陈粮中,如玉米、水稻、小麦、高粱和面粉等谷物,其成虫啃食谷物颗粒,幼虫在谷物内部蛀食。由于其生长繁殖速度很快,危害甚广。
防治方法
米象是重要的仓储害虫之一,主要危害存储2-3年的陈粮,繁殖能力强,食量大,因此对粮食的储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主要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点:①改善粮食贮存条件,保持仓库清洁,堵塞缝隙防止米象及其它存储害虫的进入,从而减少对粮食的危害;②改进贮藏技术,如用草木灰、塑料膜或牛皮纸隔离贮藏害虫。如虫害已发生,要把米象从粮食中通过曝晒驱赶出来,使有虫害的与无虫害的粮食分开;③通过喷洒药剂触杀或者磷化氢熏蒸;④若保存粮食的量小也可以通过防虫包装或者是在包装袋中加入长效的气味驱虫剂保护粮食免受米象的危害。其中,大型的粮库主要是通过熏蒸来实现粮食的存储安全,而磷化氢(PH3)则是中国应用的最多、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熏蒸剂。磷化氢(PH3)熏蒸可以杀虫的机理通常认为是磷化氢在氧气的参与下进入害虫体内并被氧化生成其他物质,并且氧化具有不可逆性,这种物质作用于害虫的靶标部位,学者一般认为在该部位磷化氢氧化产物与该位置存在的酶如:
细胞色素氧化酶、
过氧化氢酶、P450酶等发生反应,从而使害虫机体失调而导致其死亡。
由于熏蒸剂长期使用,米象开始形成选择性的抗性,抗性的产生使得米象的防治成为粮食储藏的有一大难题。针对米象的抗性有一下几个方面防治:①采用非化学的方法,研究米象的熏蒸剂抗性敏感基因,并对其进行稀释,这样就可以延长熏蒸剂的寿命;②轮换、替代或者混用熏蒸剂,这样就可以防止并延缓熏蒸剂抗性的产生;③提高和改进熏蒸技术,必须采用新技术,减少熏蒸次数,提高单次熏蒸效果;④开展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对米象产生的环境条件进行改良,结合熏蒸技术从而实现米象的防治。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组学的发展,可以在整体水平上通过研究米象在某一特定组织或发育阶段细胞中基因转录情况、转录调控规律,从RNA水平研究米象抗性基因表达的情况,基因组学已成为发掘昆虫抗性的有效工具,加快了探索重要仓储害虫的杀虫剂靶标和抗性基因的鉴定,全面分析昆虫的杀虫剂基因的抗性,从而全面的揭示昆虫的抗性,指导新药的开发和避免昆虫抗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