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明代皇宫中便有答应,而且有大小之分,但当时还不是皇帝的小妾。程嗣章著《
明宫词》中有一首咏
景泰帝汪皇后的诗云:异代宫闱感废兴,汪钱衰旺互相仍。若非昔日情偏重,此际殷勤恐未能。诗中注云:“
景泰帝皇后汪氏,英宗北狩时,
钱皇后在宫忧劳哭泣,日藉后慰恤,有如妯娌……及
英宗复辟,仍令称王妃,后沦落,一兴一衰。因于后归国时流涕饮饯,凡在宫所有服御赀器及其故宫人、答应、皆令随后迁外王府。”这里答应的地位是排在宫人之后的。
当然,绝大多数的答应却没有恒嫔那样的好运。“乍辞
铅粉下彤庭,愿向花前学
诵经。天子何因亲剃度,厂中说法更丁宁。”这首诗说的便是皇宫中的大答应,看到在宫中没有前途,便甘心削发为尼出宫。
明代答应不仅仅指宫女,有时太监也称答应。如“凡收入宫人之始,先选身躯伟壮有力者百人,分派大轿、小轿并
伞扇等,演习步骤。凡遇
谒庙、朝讲,以至圣驾外出,抬弓箭赏赐等箱;驾回,各交原处。俱在
玄武门之东西、长庚门之外一带廊下家住,分各门共黉 ,属司礼监管辖”。“凡夜间那方有光亮,便从宫中门缝传出,急分差长随遍寻是何处失火,登时回奏。凡召对宣官及钦赐大臣银两、表里、
羊酒、瓜茄等项,皆长随齎送;天下文武官员、各藩府进到
表笺礼物,皆长随收接捧进。其为首数员,有
官帽曰答应牌子,即司礼监
奉御,然不敢穿(衤曳)(衤散)也。祖宗以来,凡双月十六日,例有答应牌子,前往教场比试武职荫袭。”答应虽为
司礼监的奉御,但地位比
提督太监、
掌印太监低许多,他们自感地位地下,连
常服也不敢穿。可见,明代答应为地位地下的宫女或干粗活的太监。
入清以后,答应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而且成为女性的专称。在顺治朝所拟的妃嫔中,还没有答应的名字。康熙朝宫规制定,皇帝的祖母为
太皇太后,母亲为
皇太后,居慈宁、寿康、宁寿等宫。皇后居中宫,主内治。皇后以下“
皇贵妃一位,贵妃二位,妃四位,嫔六位,分居东西十二宫,佐内治。自贵妃以下封号,俱由内阁恭拟进呈,钦定册封。贵人、常在、答应俱无定位,随居十二宫,勤修内职。”(《
国朝宫史》)可见,从康熙朝开始,答应便成为皇帝的
小妾,她们的职责是跟随妃嫔居住在后宫,“勤修内职”,不能随便跑到前朝交接大臣。
答应在皇帝的妻妾中虽处于下层,但大小也是个“主”,在名义上也就与宫女、太监不同。雍正十三年十月十一日,乾隆皇帝(此时乾隆刚登基,还没到第二年改元时,年号继续用雍正)发出一道训谕,指责
总管太监苏培盛等不顾上下尊卑,在宫内肆意放纵,对皇阿哥、大臣等言谈举止很不礼貌。雍正皇帝特别指出:“即内宫之宫眷,虽答应之微,尔总管不可不跪拜也。阿哥之家眷,虽宫女子之微,尔总管不可不跪拜也。此朕防微杜渐之举,后世子孙世世遵行。”
答应既然是“主”,因而也享有一定的待遇。据《
国朝宫史》记载,答应有自己的住处,有一定的陈设:铜蜡签一,铜剪
烛罐一副,铜签盘一,铜舀一,锡唾一。银铁云包角桌一,铁耳一,各色磁盘八,各色磁碟四,各色磁碗十,各色磁盅六,漆茶盘一,羊角
手把灯一。答应的
年例为:银三十两,云缎一匹,衣素缎一疋,彭缎一疋,宫袖一疋,潞袖一疋,纱一疋,绫一疋,纺丝一疋,木棉三斤。
答应的食品、日用为:
猪肉一斤八两,陈粳米九盒,随时鲜菜二斤,黄蜡一枝,
羊油蜡一枝,
黑炭夏五筋、冬十筋(斤)。答应若能生下皇子或公主,到满月时还可得到恩赏银五十两,帛十端(端为古布帛长度,具体指数说法不一,一说一端为二丈,一说一端为六丈)。
当然,答应的待遇与皇后、妃、嫔是无法相比的。如陈设,皇后宫内是金玉遍布,妃嫔住处也是银器众多,就是常在屋内也是五彩红龙磁盘、磁碟、磁碗、磁盅,而答应屋内却是素色铜锡用器。至于年例银,皇贵妃的年例银为八百两,为答应的数十倍。
按照清代宫规所定,从
皇太后到答应都有一定数量的宫女供其使唤,
皇太后为十二名,皇后十名,
皇贵妃八名,贵妃八名,妃六名,嫔六名,贵人四名,常在三名,答应二名,
官女子一名。答应使唤的宫女也是地位极低的宫女,其身份与妃嫔身边的宫女截然不同。如雍正七年六月一道
上谕指出:“嗣后凡挑选使令女子,在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宫内者,官员世家之女尚可挑入。如遇嫔及以下挑选女子,不可挑入官员世家之女。”
由于答应“无定位”,在清代的皇宫中究竟有多少实难计算。据清乾隆五十四年正月
总管内务府的一份
奏折称:“康熙四十六年
乾清宫主位十六位,大答应十人。景阳宫大答应四十七人,小答应二十八人。毓庆宫主位三位,大答应七人,小答应二十二人。所内答应四十一人。学生三十八人。一年
宫分分例等项,约计共需银三万七百九十八两一钱五分八厘。”从这份奏折看,康熙四十六年仅
乾清宫、景阳宫、毓庆宫就有大小答应二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