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针
中医治疗的工具
筋骨针,中医筋骨三针法是吴汉卿教授在传统九针基础上,经过十余年临床总结,结合针挑疗法、运动针法与太极针法相结合,根据中医筋经学说及现代软组织损伤学,人体生物学、病理学,提出了“人体软组织立体三角平衡原理”学说,总结了平衡三针法,进一步研究发明的一种中医微创针法。 主要用于骨伤病、疼痛病、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治疗,具有见效快、作用强、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优点。
基本介绍
中医筋骨三针法特点:三点定位、交叉选穴、松解调整、对应平衡,概括为:定点准确、针法灵活、疗效确切、易于掌握。
中医筋骨三针法作用机理:既有微创针刀松解筋结、分离粘连、减压镇痛作用;又具有传统针灸补法泻法、留针侯气、疏通经络、调整内脏、平衡阴阳的功能。
该针法已报入国家专利,并进行商标注册。同时已编入《中国骨伤微创》系列教材。并加入由吴汉卿教授等主编的《中华筋骨针疗法》一书。已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
吴汉卿教授根据治疗机理把筋骨针分为:微型筋骨针和巨型筋骨针。
微型筋骨针特点:针体细、直径在0.3、0.5、0.6mm之间,长度在1cm、3cm、6cm、9cm之间。如针灸针般粗细,微创伤,无痛苦,具有针刀松解筋结作用,又具有针灸疏通经络、调整内脏功能。优点:该针具直径为0.3毫米,微创伤、痛苦小,三针定位、交叉取穴、松解筋结、针法灵活,具有微创针法的松解功能,又具有针灸的疏通经络、调整内脏等功能。主治:中风偏瘫、失语症、三叉神经痛、面瘫、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皮神经卡压征等疾病。
巨型筋骨针特点:该针法属于钝性松解、安全可靠、通透力强、松解力度大。型号分为扁圆刃、锋勾型、椎间孔针、筋骨减压针、圆头针与马蹄针等类型。优点:筋膜扇形撬拨法、骨膜叩击法、筋骨针椎间孔旋转术、筋骨三针减压术、末端筋膜叩刺法等十大针法,该针法钝性松解、安全可靠、通透力强、松解力度大,同时讲解椎间孔扩张术、侧隐窝分离术等绝技。主治:颈腰椎术后综合症、腰椎管狭窄症、强脊驼背、股骨头坏死症、颈一横突综合征、颈七棘突综合征、肌筋膜炎、膝关节骨关节炎等骨伤疑难病。
八大特点
开拓了微的治疗范围
因筋骨针疗法的诞生,是在古今九针疗法,民间刺血刀具,水针疗法基础之上型成的,并具有其它针刀疗法的特长,所以凡是水针疗法、针刀疗法、特殊针疗法治疗的疾病,筋骨针疗法大都可以治疗;应用筋骨针可以广泛的治疗临床疑难杂症。如: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安全范围广
血管神经变异,是以往针刀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无论是小宽针、针灸刀、小针刀、等都属于一种闭合型松解术。既然是一种闭合性微型手术,那么闭合的意义就是盲切,就是跟着感觉走,所谓感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凭医生手下针刀的感觉。2、凭病人的自我感觉。两者相结合才能达到一种安全无误的手术效果,那么一位熟练的微型外科医生,只有经过长期不解的努力,在临床中探索积累经验,才能使手下的针刀运用自如,游离于筋骨之间,尽管如此,闭合性手术必然是盲目的跟着感觉走的一种手术方法,绝大多数微型外科医生最头痛的就是血管神经变异,针刀手术无法避开,往往在手术中小心翼翼去做,但总是要引起出血或血肿的型成;或针刀穿破胸膜造成气胸;或在椎管部位松解,伤及脊髓造成不良性损伤或引起医疗纠纷。这是针刀临床医生最头痛的难题。
筋骨针之所以比其它针刀安全范围广,是指筋骨针到达病灶区之后,可以抽吸有无回血来测定筋骨针是否刺入血管内。若有回血则可移动刀峰或改变角度,进行松解。使用筋骨针治疗疾病时,可以灵活地选用不同型号的筋骨针与一次性注射器(5-10毫升)相组合,根据不同疾病,选择不同型号筋骨针与适应症的药物,进入最敏感的病灶点,使慢性顽固性疾病,变为简单易治性疾病;使水针注射疗法,特种针疗法与针刀疗法灵活有机结合为微型闭合性手术。且痛苦小、直达病区,见效快,功能恢复好,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
针刀药氧并用,三位一体,一步到位
应用水针疗法治疗疾病,临床上往往见效快,但疗效短暂且易复发,而空心筋骨针集其它针刀之特长,能够在病变部位通透松解,纵横剥离。总之,筋骨针疗法即能在病灶区注射药物又能行闭合性松解术。所以弥补了水针疗法的不足,增强水针注射的疗效。
在疼痛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新进展
A、将有色制剂首先应用于针刀松解手术中,对疼痛性疾病有确切疗效。B、将消毒氧气应用于针刀药物一体,消除N根部有害刺激,改善病灶区的长期缺氧状态,解除N根部粘连与挛缩,从而达到了控制治疗疼痛性疾病的目的。
弥补了其它针刀的局限性
如腱鞘炎、滑囊炎,应用樱枪筋骨针即可以较大面积通透剥离其囊壁,又可以抽取其中滑液,还可以注入一定量的药液(如少量的含碘药液);对于慢性顽固性疾病,筋骨针在松解的同时,既可以注射与疾病相关的药物,又可以注射滤过氧气,同时又可以留植药线,以增强疗效。可以灵活地选用不同型号的筋骨针与一次性注射器(5-10毫升)相组合,根据不同疾病,选择不同型号筋骨针与适应症的药物,进入最敏感的病灶点,使慢性顽固性疾病,变为简单易治性疾病;使水针注射疗法,特种针疗法与针刀疗法灵活有机结合为微型闭合性手术。且痛苦小、直达病区,见效快,功能恢复好,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
减少再出血、再粘连恶性循环
任何一种微型外科,无论是小宽针、针灸刀、小针刀或其它针刀等,既然是一种微型手术,那么手术就要进入到组织病变区进行剥离松解,既然在病变部位进行松解,必然会对病变周围组织进行新的更大的创伤。这些问题是小针刀、针灸刀、其它针刀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筋骨针疗法首先可以直接解决这些难题,因为筋骨针的每一种刀具都是空心体,所以在筋骨针松解的同时可以注射止血、止痛、抑止粘连的松解液,可直接减少针刀术时再出血、再粘连的恶性循环。
避免一针多孔和针刀术时无麻性疼痛
筋骨针首先减少对患者先局部水针局麻,再次进针刀治疗的程序。当筋骨针到达病变治疗所需的部位,可以直截了当的先局部注射再进行针刀治疗的目的,减少医者的繁多操作程序与其它针刀术无麻性疼痛。
增强了其它针刀的疗效
筋骨针既具有其它针刀的松解、疏通分解、剥离粘连等作用,同时又具有病变点局部注射药物的作用。根据疾病需要灵活选用适应症的药物,以增强疗效,比如神经根型颈椎病出现颈部疼痛者,可以给予注射镇痛合剂,以头晕重者可注射抗晕合剂等。
治病机制
在了解筋骨针疗法治病机制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有关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学说。
对于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机制,多年来,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作了不懈的努力,许多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多种关于该类疾病的病因,病理学说。例如:无菌性炎症学说,痹症学说,闸门学说,筋出槽学说,筋膜间室综合症学说。骨性纤维管卡压综合症学说等等。各种学说都各有特色,它们分别从各种不同角度反映了该类疾病的宏观病理变化,并对慢性软组织损伤这一类骨伤科疑难病症的临床治疗起到积极指导作用。
动态平衡是软组织损伤的第一位主要病理机制。粘连、疤痕和挛缩是慢性软组织的致病因素,影响机体功能,这些病理改变遗留下来后,而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并产生疼痛等症状:应该和大家说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粘连、疤痕、挛缩存在的地方都会出现临床症状。根据临床观察,这三点病理因素,在人体机能活动较强,肌肉运动幅度较大的地方,容易出现临床症状,且病灶点大都在肌肉有起止点处,四肢、躯干的关节周围。
无论是外伤性损伤、劳损、情志所伤或疾病性软组织损伤,其造成软组织病理改变的结果是组织变性。具体表现为增生、粘连、或挛缩等。各种急慢性损伤(包括积累性损伤和隐蔽性损伤)及理化因素(包括风寒湿邪侵袭)作用于人体,必然产生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变化,引起机体局部散在出血,毛细血管痉挛,使局部组织内缺血缺氧、无菌性炎症物质缓激肽(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渗出,代谢产物与胶原纤维物质堆积,局部组织内发生充血、水肿、刺激压迫局部神经末梢引起疼痛。进而出现肌痉挛、肌挛缩,以致血管、神经受到挤压加重,使局部更加的缺血,出现血性肌痛,型成恶性循环;另外因损伤致使软组织之间、骨骼之间的力学状态也发生改变,活动时力学的动态平衡,同时,因损伤后肌紧张或肌挛缩,致使相应关节的力平衡失调,而发生关节不同程度的移位,因紧张或松弛的软组织,致使关节维持在移位的状态,同样也对周围的神经血管产生刺激或挤压等。
以上这些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变化作用于人体的信息反应系统,通过人体的神经反射系统和体液调节系统的作用,机体开始自我修复,同时被破坏的组织生理功能也被恢复。但是在此修补的过程中,由于病变部位有关组织血管的自我保护机制,使之处于警觉状态。而制动,加之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例如缺乏足够活动和煅练,其病变区域的软组织,也型成了粘连,疤痕或挛缩,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引起功能障碍。
静态张力学说
所谓静态张力学是指骨骼肌在剧烈运动之后,处于静止状态,肌肉纤维仍处于一种紧张痉挛收缩状态,或由于机体体位不正,使骨骼肌处于静态失衡或由于骨骼肌内发生无菌性炎症。如滑囊炎、囊腔积液,至使内在张力过高,内压过大所致,机体静态所引起的静力性损伤。在时代发展过速,工作节奏过快,机体静态牵张失衡的劳动(即脑力劳动者)易患静力性肌损伤。如储纳员、打字员、机关干部、青年学生等等,都易患颈部静力性肌损伤——颈型颈椎病
筋骨针的松解作用机制
各种原因的软组织损伤(外因、风湿与类风湿)直接作用和慢性劳损,理化因素引起肌肉纤维、肌腱、肌筋膜、腱鞘、滑囊、韧带及血管、神经等软组织撕裂出血,人体在修复过程中,由于充血、水肿、渗出、纤维组织增生,最后型成结疤粘连。
由于粘连致使骨关节周围的肌肉、筋膜、韧带变性,原有位置和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破坏了原有的动静态平衡,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
1.筋骨针同其它针刀一样能起到闭合性手术效应。筋骨针在软组织损伤的病灶区即结疤、粘连,或无菌性炎症部位松解、剥离粘连、解除了局部血管、神经的卡压症状,即通道减压作用,改善了病变部位的微循环,恢复了局部组织内力的平衡。
2.筋骨针同时能够在肌纤维、肌筋膜间室和肌肉起止点的炎性粘连处,切开粘连、松解肌肉。
3.能切开筋膜间室或滑囊、囊肿直接抽取囊腔内容物起到减张减压、引流作用,减轻了局部组织内的压力和静态张力。
4.松解骨神经纤维管的卡压症状,从而恢复了局部组织内的生物力学平衡。
筋骨针药物埋线的作用机制
对于一些反复发作的疾病,如胃溃疡、胃下垂、结肠炎、小儿疝气、癫痫病、男性性功能障碍女性月经不调等疑难杂症疾病的治疗,在背部九大系统疾病相关诊治区用筋骨针在注药、松解的同时,可留植医用药线——药物浸泡过的羊肠线。一方面可发挥药物对疾病的药物效应;另一方面羊肠线为一种异体蛋白,当埋入穴位之后,经过分解吸收,对机体产生一种强而支持久的生物化学刺激,通过这样一种机械、物理、化学的双重作用,来调动机体本身固有的调节机能。这种刺激是非特异性的刺激,它可以使人体免疫功能得到调整与提高,更进一步调整病理状态下的机体平衡内环境的平衡失调。药物线疗详细作用机制见于《筋骨针药线疗法》书。
针刺疗效
应用筋骨针在病灶区,即肌肉起止点、交叉点或骨端附着点、相邻点、骨性隆突点等病变阳性敏感点(压痛点、酸胀点、结节点)敏感区域点进行松解剥离,达到“不通则痛,以松治痛”的目的。中医的“以痛为腧”即阿是穴,筋骨针刺入病灶点下的皮肤筋膜、骨膜面时患者感酸胀沉痛。这种感觉即中医针感“得气”方可注药注氧行针,即可起到疏通经络经脉,行气活血,调节阴阳,从而达到使机体内在阴阳平衡恢复作用。
这种对穴位长久持续的机械物理化学的刺激,可通过经络而起到较长时间的针刺效应。这种刺激可大大激发全身之经气、精气,使全身气体运动加速,从而调节身体有关脏腑器官活动,使经络保持在平衡及旺盛的功能状态,以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起到长期的针刺效应。
诊断特点
选择治疗点,根据中医《内经·经筋》篇“结者皆痛、以痛为腧”一般都是病灶区,这些部位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⑴大都是软组织损伤的结疤粘连点;或无菌性炎症部位;这些部位触压诊,大都有压疼、酸胀、酸沉等阳性反应点,软组织与骨端附着点或活动时的动痛点。
⑵肌肉肌腱的起始点、终止附着点、交会点、纤维部、腱鞘、滑囊挤压处。
⑶肌肉筋膜受力点、牵拉点,如肩胛提肌终止受力点在C1-4横突点及肩胛骨内上角点。跟骨骨刺,在跖长韧带,跖腱膜附着处。
⑷游离骨质点如C2棘突、C7棘突、L3横突,十二肋游离端剑突尖端、尾骨尖端点等。
⑸骨性标志,如颞乳突骨、上项线、下项线、枕骨粗隆、颈棘突、颈7棘、肩胛内角、肩胛冈、肩胛下角、肱骨内上髁、外上髁、及股骨内外上髁、股骨大转子尖端、坐骨结节、髂前上棘、髂嵴、髂后上棘等。
⑹内脏疾病的反射点,如胆囊炎、结石。背部肩胛点。胃十二指肠炎溃疡、剑突下、中脘区压疼点背部T11-12反射点。肺部疾患,在背部八华反射点;肾脏疾病,在背部反射点;阑尾疾病,在麦氏压疼点。
适应症禁忌症
适应症
1、脊柱相关性疾病(如:颈源性心脏病、颈源性眩晕症等)。
2、各种因软组织损伤粘连、挛缩、结疤而引起的四肢、躯体处的一些顽固性痛点。
3、各种肌腱炎、肌肉筋膜炎。
4、
5、四肢躯干因外伤而引起的后遗症。
6、骨关节增生性疾病,退行性改变。
7、缺血、缺氧性骨关节病变。
8、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性驼背。
禁忌症
筋骨针作为一种闭合性手术方式,有一些原则性的禁忌症,主要有:
1、体内恶性病变,如骨癌、淋巴瘤等;
2、全身感染发热性疾病;
3、一切有严重内脏疾患的发作期;
4、施术部位有红、肿、灼热或有深部脓肿;
5、施术部位有重要的神经、血管或主要脏器而施术无法避开者;
6、急性软组织损伤(需要放血,不在此范围);
7、凝血机制不全者;
8、传染性疾病如骨结核、淋病等;
9、对药物严重过敏反应者。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13 09:20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