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
公元1761年1月14日发生在印度帕尼帕特的一场战役
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是公元1761年1月14日发生在印度帕尼帕特的一场战役。由阿富汗杜兰尼王朝国王艾哈迈德沙·杜兰尼率领的阿富汗军对阵由马拉地联盟(马拉地帝国)大将萨达希夫拉奥率领的马拉地军在德里以北的帕尼帕特展开会战,最终阿富汗军获得胜利。
其他信息
大争之世
18世纪中叶,莫卧儿帝国已土崩瓦解,南亚次大陆群雄割据。在莫卧儿帝国崩塌后造成的遍及整个印度的权利真空地带上,大大小小的印度王公们都相继举兵,捉对厮杀。一时间,“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各地豪强纷纷脱离莫卧儿统治独立,天下大乱。
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奥朗则布驾崩之后的莫卧儿皇帝一代不如一代,都缺乏前代诸帝王的行政能力与魄力,这种情况下朝纲失衡,内乱频发便是定局。尤其是贾汗达尔·沙时代开始的权臣赛义德兄弟专政以及进而造成的一系列内战内乱更是彻底粉碎了莫卧儿王室的威信。莫卧儿王室在统治范围急剧收缩的同时,其号召力也开始趋向虚无。皇帝被权臣任意废立,而名义上仍服从于莫卧儿朝廷的那些个穆斯林王公们也都忙着割据自立,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俨然成为了一个个实际上的独立王国。
不过随着印度诸邦国间半个多世纪无休止的高烈度兼并战争,整个局面又开始趋向统一。原先满天星斗式的诸国们已经只剩下若干个大国,其中的领衔者非马拉地联盟莫属。
马拉地的崛起
相比起印度以外的无论是波斯人还是阿富汗人,敲莫卧儿的丧钟敲得最积极的莫过于从德干高原上来的马拉地人。比起马拉地联盟对莫卧儿的打击力度,波斯王纳迪尔沙入侵印度对莫卧儿的打击就不值一提。
作为莫卧儿极盛期至衰退期的恒常敌人,马拉地联盟早在奥朗则布时代的印度版图上就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昔日奥朗则布为了打掉这只出头鸟,不惜血本,征战近30年,每年死亡士卒数十万,最终确实是把马拉地人打到割地称臣,但也仅限于此。反而事实证明奥朗则布对马拉地的战争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式的战争, 一场皮洛士式胜利:对马拉地的连年战争耗空了莫卧儿的国库,沉重的兵徭赋税也大幅激化了莫卧儿统治区的社会矛盾与宗教矛盾。果然,奥朗则布一死,他用武力建立和维持的巨大帝国几乎是在一瞬间崩塌了。德干高原的印度教民众、王公争相反抗莫卧儿统治,而马拉地联盟也在这个大潮流之下再度崛起,第一个揭起了印度教诸王国反抗莫卧儿统治的反旗。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们便扮演起了莫卧儿帝国的掘墓人的角色。
彼时的马拉地联盟实行的是一种类似于日本幕府的统治方式——佩什瓦体制。即由世袭担任佩什瓦(即首相)的家族(中世纪至近代的印度教国家基于种姓制度和贵族制度,官职都是世袭的)总揽国家大权;而君主虚位,一切军国大事交由首相决定。起初这种体制对于马拉地联盟的早期扩张而言起到的很好的领导作用。在军事天才巴吉拉奥及其子巴拉吉拉奥两代贤相的统治之下,马拉地人南征北战,领土如红巨星般急速如膨胀。
前者巴吉拉奥一世,打败海德拉巴,征战古吉拉特、拉贾斯坦、坎那达、摩腊婆、本德尔坎德等地,甚至一度兵临德里城下,将疆域扩大了10倍。虎父无犬子,继任的其子巴拉吉拉奥则继承其父遗志,一边继续侵夺莫卧儿领土,同时向旁遮普与孟加拉用兵,进一步向北方扩张领土,更进而在1757年攻占了德里,甚至一度扶持莫卧儿皇帝作为自己的附庸。至此,马拉地联盟已经是毫无疑问的印度第一强国,真正的在印度做到了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地步。没有人怀疑马拉地联盟将继承昔日奥朗则布帝国在印度的地位。
不过也是在这个时刻,一双贪婪的眼睛正朝着印度的土地散发出饥渴的光芒。
阿富汗的野心
对于虎视眈眈的外部势力而言,天下大乱的印度是一块不折不扣的肥肉,大家都想抢到手,哪怕只是抢到一小块。于是,闻到肉香的波斯人、阿富汗人、葡萄牙人、乃至是某些更遥远更不可言状的存在都蜂拥而至。最先这么想且这么做的是波斯,1738—40年,波斯沙阿纳迪尔沙(阿夫沙尔王朝创始人)率军入侵印度,击溃了莫卧儿军队并洗劫了德里,劫走巨量人口财富,甚至包括莫卧儿王室累代重传的三神器:孔雀宝座,光之山与光之海都被波斯人劫走。
此举对无论是实力还是威望都急速下滑的莫卧儿而言都是莫大的打击。毕竟一个连自己家的传国信物都保不住的王室还怎么统治国家呢?当纳迪尔沙做了这个榜样之后,伊朗高原的强权都确信莫卧儿乃至整个印度是一窝好欺负的马蜂,都盼着再当一回纳迪尔沙。比如在艾哈迈德沙·杜兰尼统治下的,继承了阿夫沙尔王朝最多战略资产的阿富汗杜兰尼王朝。
艾哈迈德沙堪称一代雄主,他统一了自霍塔克王朝结束后分崩离析的阿富汗诸部族,随即便开始向伊朗高原与印度河流域大肆扩张。从1748年开始,他连续四次向北印度用兵,或是割占土地,或是掠夺财富。甚至在1757年,他在继波斯人之后又一次攻占了德里,大掠金帛子女而去,并且还打算效法马拉地人的做法,也将莫卧儿皇帝作为自己的傀儡,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北印度的主人。
在这种情况下,以实际支配北印度为目标的阿富汗杜兰尼王朝,以及以称霸甚至是统一印度为己任的马拉地联盟,他们之间注定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相互间爆发全面战争只是时间问题。
巨人的角力
争夺旁遮普
阿富汗与马拉地最初的摩擦来自于对旁遮普地区控制权的争夺。本来,自1748年至1757年,阿富汗通过数次战争已经基本控制了旁遮普地区,但在1757年,马拉地联盟趁旁遮普发生反阿富汗起义大举进攻,他们联合本地的锡克人与旁遮普穆斯林大败阿富汗人,从阿富汗人手中夺取了德里并一直打到把阿富汗人撵出开伯尔山口。在这之前从来很少打过大败仗的阿富汗人当然不甘心把肥得流油的旁遮普白送给马拉地人。1758年,阿富汗国王艾哈迈德沙再次率军直扑旁遮普首府拉合尔,结果被以逸待劳的马拉地-锡克联军再次杀得一败涂地,同年连白沙瓦都丢了。
连败两阵的艾哈迈德沙当然不信这个邪,于是经过精心的准备,他在1759年后半年率领6万大军第三次杀奔旁遮普,并且得到旁遮普土生阿富汗人势力的加入。这一次,艾哈迈德沙吸取前几次教训,他大肆招揽北印度的穆斯林加入军队,将这次战争包装成了一场对印度教和锡克教的圣战。而对应的,马拉地联盟的旁遮普兵团众不满万,势单力孤,在势力越发壮大的阿富汗军的打击下节节败退,到了次年,他们重组了部队,结果却在德里城郊栽了一个大跟头,被打得一败涂地,旁遮普兵团基本被阿富汗人吃了个干净。旁遮普兵团的光杆司令拉古纳特·拉奥急向浦那求援,但得不到回应,只能放弃德里撤退。于是好不容易抢到手的德里也再次被阿富汗人夺去。
接下来,阿富汗与马拉地双方围绕着德里又打了几仗,双方互有胜败,不过占据了德里的阿富汗军越来越占上风。另一方面,德里失守的败报传到浦那,确实的震惊了马拉地联盟高层,掌握实权的首相巴拉吉拉奥决定要认真应对这次阿富汗人入侵。于是马拉地人开始了继1736年巴吉拉奥一世进攻德里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动员。
马拉地总动员
之所以之前没有立即回应旁遮普兵团的求援,乃是因为对于马拉地首相巴拉吉拉奥来言,他要组织一支他所能动员的最大规模军队来应对这一战。于是马拉地军队开始不断被集结,应召的马拉地人军士及民夫数量多达数十万,声势极度浩大。不独是人力,马拉地联盟的精英阶层们也被集结了起来。马拉地的几支显赫世家如辛德家族、盖克伍德家族、霍卡尔家族、帕瓦尔家族等的要员都出征。而首相的兄弟奎师那拉奥和首相世子维什瓦斯拉奥也在出征名列。换言之,大半个马拉地政府也都将一起随行出征。
关于这样一支大军的统帅应该是何人,呼声最高的两个人选一个是侍奉了巴特家族两代首相的宿将玛哈尔拉奥·霍卡尔;另一个是已覆灭的旁遮普兵团的指挥官,首相的弟弟拉古纳特·拉奥。这两人都长年领兵在北印度征战,对于北印度了若指掌。可最后总统帅的人选却落到了首相的堂弟,时任大将军的萨达希夫拉奥身上。一时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萨达希夫拉奥固然也是一位猛将,对骑兵和炮兵运用十分成熟,早年征战海德拉巴的胜利让他成为了马拉地的英雄。不过相对于他对德干地区的用兵要领了如指掌截然相反的是,他完全没有在北印度作战的经验,这对于即将在北印度展开的军事行动而言无疑是致命的。
另外,作为被认为是一场胜券在握的战争,马拉地人的队伍吸引了大量的朝圣者,这些朝圣者的数量可能亦多达几十万之众,因为大家都认为击败阿富汗人是举手之劳,都想着能在马拉地军队的保护下去往西北印度的诸大印度教圣地朝圣。这些人的加入让本来就包含了众多民夫与士兵家属的马拉地军队显得更为臃肿。
无论如何,这样一支急就章的,包含了过量非战斗人员甚至是闲杂人员的看起来十分宏大的军队,在一位虽然不算庸才但对即将征战的地区的地理及人文都一无所知的统帅的带领下踏上了征程——一条不归路。
马拉地的忧患
对于马拉地联盟的实权者,首相巴拉吉拉奥而言,他的日子也不好过:如今的马拉地联盟虽然外表上看雄强极盛,但实际上外强中干:与莫卧儿的连年战争荼毒生灵数以数千万计,把中部、北部印度彻底打成了白地,原先人烟辐辏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变得千里无鸡鸣。这些使得马拉地人难以从被征服地中榨取更多利益。对此,马拉地人自己也得背半口锅:哪怕在彼时群魔乱舞的印度,马拉地人也是著名以军纪败坏著称的。比如在征伐西孟加拉的战争中仅马拉地贵族战士团就屠杀超过40万孟加拉人,还没算上其余死于刀兵者,饥馁死者更是几何倍之。而且这在马拉地人在征服北印度的杀戮中还算轻的。毋庸置疑,仅依靠屠刀是不能服众的,这自然导致被征服地区对马拉地联盟的民怨高涨
不仅是马拉地统治下的其他教派信徒,尤其是许多之前在穆斯林王公统治下的印度教居民曾经寄希望于马拉地能作为解放者解放自己,可结果到头来马拉地人来了之后对待自己没比穆斯林老爷好到哪里去,自然导致马拉地帝国甚至在中、北印度的广大印度教徒当中也逐渐失去人心。这样的后果对于一个印度教国家而言是不言而喻的。
于是马拉地联盟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不断向被征服地区投入军队来镇压反抗,维护统治秩序。并且战争频率与列度的日益攀升也亟需马拉地当局进一步扩军。但与对兵员需求的无底洞相对的,漫长而无止境的战争已经导致兵源趋于枯竭,马拉地统治区内的各族精壮尤其是马拉地族本族的壮丁被消耗殆尽,于是被迫吸纳更多异族入伍,甚至有时候还要从穆斯林当中抓壮丁,可异族官兵又不值得信任。所有这些都导致马拉地联盟疆域以及马拉地联盟的军队规模也不断扩大的同时,他们所能动员的机动兵力却越来越少:因为马拉地帝国的广袤疆域决定了帝国庞大军队的绝大部分还是必须被分摊在帝国广大国土的各个角落来维持统治,只有极少数最精锐的士兵能够随时被动员到帝国的任意前线战场上。这也就是导致这次被马拉地当局视为国运之战的战役中,马拉地人队伍里真正的士兵的数量无论是相比于出征队伍的非战斗人员数量还是马拉地帝国军事力量的总兵力都小得可怜的一大根本原因。
不过越是这样反而越是要维持着不断征战,不断胜利的态势,这样才能既压服自己统治下的印度诸王公们与民众们,同时掩盖自己的颓象——毕竟马拉地人的帝国和昔日的莫卧儿一样是基于军事征服建立的,如果让其他印度王公们都发现自己的军事组织力是强弩之末,那么自己赖以维持帝国的威慑力也将荡然无存了。
并且,马拉地人自己内部的离心力也在挑战着首相的统治手腕。担任首相的巴特家族权倾朝野,吃香喝辣,自然招致其他马拉地豪酋们的嫉恨。在前任首相巴吉拉奥一世在任时就爆发过反抗首相的叛乱,虽说立刻被镇压了下去。不过到了巴拉吉拉奥统治的时代,马拉地贵族们并没有因为不断的军事征服而变得团结,反而因为战利品分配变得更加尔虞我诈。
对于首相巴拉吉拉奥而言,最大的内部敌人便是太皇太后塔拉拜。在1751年,她曾经主导过一次反首相统治的内乱,差点把巴特家族直接扳倒。虽说如今她被幽闭在她在萨塔拉的寝宫,可谁无法确定这只母老虎是不是会再度咬开笼子冲将出来。上次万幸在浦那留了两万兵,可如今,马拉地的军队可全征战在外,万一真的又出了什么变动……
综上,无论是外敌施加的压力,帝国面对的民族、宗教与阶级矛盾,进而又是统治阶层内部纠纷,所有这一切都让首相巴拉吉拉奥迫切的需要一场及时的决定性胜利来提升自己与马拉地帝国的威信,并且掩盖矛盾。只有一次必要的,恰到好处的胜利才能让国内的反对派不再敢萌生异想。因此,他不惜耗尽马拉地帝国仅有能够自由调度的军事资源发起一场赌国运式的战争也就可以理解其用意了。
阿富汗人的算盘
相比于看似鲜花着锦的马拉地联盟,阿富汗人在这个时代则更加志得意满。尤其对于他们那春风得意的国王艾哈迈德沙·杜兰尼而言更如此。本来艾哈迈德沙出身低贱,从波斯军中的一介外籍军官晋升为阿富汗国王,又南征北战建立起一个巨大的帝国,这些都不过是十来年间的事情,这甚至出乎了他本人的预料。
在以往十余年内,好运一直伴随着阿富汗人,不过从1757年开始便不再是如此了。自从阿富汗人来到了富庶膏腴的旁遮普之后,宛如老鼠跌进了米缸。然而问题也随之而至,地广民众的旁遮普并不是阿富汗所容易消化得了的。本身旁遮普人在整个印度史上就是以凶悍顽固的刁民著称,尤其是阿富汗人来了之后,凭借他们惯用的屠刀政策和竭泽而渔的压榨手段统治这里,这必然导致极端不堪重负的旁遮普人奋起反抗。于是旁遮普各地的反阿富汗民变、起义此起彼伏。尤其是尚武好战的锡克人,比如在1757年的阿姆利则之战中艾哈迈德沙就被锡克人吃掉了两万骑兵,自己的老命都差点搭上。好死不死,阿富汗人在这场战争中还摧毁了两座锡克教圣坛,此举更是激起了锡克全族群的反阿富汗起义。阿富汗人在与他们的战争中败多胜少,这使他们已然成为了令阿富汗人最为头疼的敌人。
所以,对于急欲对旁遮普以及整个北印度完成完全控制的艾哈迈德沙而言,必须用一次对印度派系的彻底的胜利来慑服所有印度人。那么就找印度第一强国马拉地打好了。如果能在这一战打垮马拉地联盟的话,那么对所有印度人,尤其是那群不服管的旁遮普人而言是杀鸡儆猴:连印度最强的国家都抵抗不了阿富汗人,还会有谁能呢?
全面战争
总之,对于无论马拉地还是阿富汗,双方都迫切希望从对方身上赢得一次及时的、决定性的胜利。于是,双方之间你死我活的全面战争是势在必行。
第一波接触
1760年8月1日,萨达希夫拉奥带着自己这支极端臃肿的大军到达了德里。他恃己方兵力数量的巨大优势尤其是炮兵优势在第二天成功夺回了德里。
相对的,艾哈迈德沙也在得知德里失守的消息的同时收到了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是敌方数量极巨大;好消息是无论敌人总数有多少,其中只有极少数是战斗人员。艾哈迈德沙在急速思考之后做出了部署:他调动了15000军队驻守扼守亚穆纳河西岸的昆吉普拉要塞(位于今印度哈里亚纳邦境内),自己则加速集结部队,准备展开行动。
不过令艾哈迈德沙大为吃惊的是马拉地人行动速度和战斗力,当他刚率军渡过亚穆纳河的时候他就接到了一个晴天霹雳:马拉地人已经渡河并毫不费力的攻占了昆吉普拉要塞,15000名守军全员玉碎。而彼时,自己的军队正苦于雨季导致的行动迟缓。自己正欲率军回救,却因为亚穆纳河因大雨导致水位暴涨而不得成功。
艾哈迈德沙很快冷静下来。他在快速分析马拉地军从德里到昆吉普拉之间的动向得出了关键结论:马拉地军数量巨大(尤其因为他们携带了巨量的非战斗人员),而远道而来导致他们的补给匮乏,所以他们一直都在急于寻找阿富汗军主力以求决战,这种情况下立刻进行决战必败。换言之,如果亚穆纳河水位没有因暴雨而暴涨,那么当时他脑子发热率全军杀了回去,在气势极盛的马拉地大军面前自己区区十余万的军队也就是白给的肉包子。所以他认定必须先切断敌军补给线,耗尽敌军的士气和补给,同时尽可能的集结从本土开来的援军以及自己在北印度当地招募的穆斯林同盟军及辅助军,然后才能展开决战。
亚穆纳河激战
在确定了战略之后,艾哈迈德沙索性不挪窝了,他的如意算盘是马拉地人如果要找他决战,只能等暴雨过去亚穆纳河水位下降了才能过河,而到时便击之半渡,倒也省得一系列周张。不过萨达希夫也绝对不是傻瓜,他眼见阿富汗人不挪窝,知道对方是等着自己上当。于是他索性直接率大军往西进驻了帕尼帕特,旨在进而切断阿富汗军的归路。艾哈迈德沙也料到马拉地人如果不上当也只会这么做,正好这时候暴雨结束了。于是他率全军火速西渡亚穆纳河,准备拦住马拉地人。
1760年10月26日下午,双方先头部队在萨马尔卡相遇并展开激战。阿富汗人损失了千余名骑兵,但马拉地人损失更大,同时也引得萨达希夫率军南下找艾哈迈德沙决战——因为帕尼帕特城内也没有补给,而他过大的队伍快把食物补给耗尽了,要么尽快找到艾哈迈德沙,否则就必须马上回到德里就食。所以作为对应的,他派遣了部将戈文德率一万骑兵维护德里与前线的补给线。
萨达希夫一路南下的过程中一路遭到阿富汗人的骚扰打击,人员和物资不断损耗,而这时,艾哈迈德沙十分精准的在密拉特找到了马拉地补给站并吃掉了用来护送补给队的马拉地骑兵队,戈文德以下2000余人阵亡,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这下,马拉地人的补给线被完全切断。
万幸的是,虽说补给已断,马拉地军的绝对兵力基数仍在,所以萨达希夫决定还是回到帕尼帕特城内,毕竟他的手头不仅有巨量的人员(即使其中绝少部分是士兵则总数依旧绝对凌驾于阿富汗人),以及150门法国进口的新式火炮。他的想法是索性掐住阿富汗人的退路,反过来倒逼阿富汗人主动上门求战。这样凭借自己手中的炮火优势以及数十上百万奋起之众,犹有胜机。
暴风雨前的暴风雨
从1760年11月至次年1月起,双方围绕着帕尼帕特展开了一系列的激烈交战。
实际上,在失去了密拉特这个补给节点之后,如果马拉地人能坚守住昆吉普拉这个亚穆纳河西岸最后一座可以被用作补给节点的堡垒,便就有机会重建补给线;如果重建补给线,那么只要从德里来的补给还能不断发送到前线,马拉地人就能继续坚持下去。不过萨达希夫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他在这个至关重要的堡垒和战略节点只留了区区800名守兵(这也进一步确证了萨达希夫对北印度地区的一无所知)。于是,艾哈迈德沙立刻招谕了北印度当地的普什图人首领阿兰汗急攻昆吉普拉,将之一举拿下。
此外,马拉地军尽管扼守住了帕尼帕特,但因为缺乏补给实际上也没有办法作出有效的战略机动。萨达希夫当然也在试图切断阿富汗军的补给线,但是失败。差不多同时,从阿富汗来援的一万生力骑兵赶到,堵住了马拉地人的西进道路。艾哈迈德沙则果断的部署了4.5万精锐骑兵封锁了从帕尼帕特向南的道路。此时的马拉地军,南北两面是阿富汗军,东西两面是北印度普什图族军,四面楚歌,已然陷入绝境。
无论是1万还是4.5万,在巨大的马拉地大军面前都是不够看的,所以艾哈迈德沙根本就没打算让马拉地人来得及出手。于是从1761年11月开始,他不断的向帕尼帕特地区的马拉地营垒群发动攻击——但不是攻击帕尼帕特城。因为马拉地人过大的队伍规模导致他们的营地分布严重脱节,相当多的马拉地人还留在城外。于是他专挑帕尼帕特城外的马拉地随军人员的营地下手,每天如此。阿富汗军屠杀了极多的马拉地民夫与士兵家属,将数十万还留在城外的马拉地民夫与眷属不断往城里赶,没有进城的悉遭阿富汗军屠戮。
帕尼帕特没有城防,城内也没有什么给养,而先头进来的马拉地人以及后面不断涌入的人让城里更为拥挤,人数过多再加上补给线被阿富汗人切断,本来就不多的食物给养立刻消耗光了,而阿富汗人在城外对马拉地民夫及眷属的屠杀也进一步渲染了恐怖气氛,这种情况下,不断有士兵与民夫逃亡。而城内军民因为粮食吃光,只能吃随军带来的牲畜充饥。从1760年底开始,可怕但注定的饥荒发生了,从这时开始尤其是进入1761年一月,每天都有人饿死而且死者每日递增。城内死尸堆积,已经无处落脚。
食物耗尽导致饥荒,而大量死亡的军民无处掩埋又势必导致疫病流行,再这样下去,不出十多天,还没有和阿富汗人真正交手大家就全都要饿死或者病死。于是1月中旬左右,马拉地将官们集体到萨达希夫的中军帐前请战,表示宁愿战死也不饿死。最终在1月14日,萨达希夫率众将沐浴祈神(因为这一天是印度教重要的桑格拉提节),搜罗了城内所有能吃的东西做成糖水给将士们果腹之后,便率军冲出城来。
而这一次,阿富汗人并没有玩躲猫猫,而是列成阵势严阵以待。因为此时艾哈迈德沙也已经集结了他所有能够动用的部队以及盟军。他也渴求着在这种时节下打一场理应是必胜的战斗。
真正的会战正式打响。
双方兵力及部署
于是,1月14日,双方正式开始布阵,进行决战,两军阵势相距约2公里。
马拉地军
尽管在开战之前已经因为交战以及尤其是补给断绝造成的饥荒蒙受了大幅减员,基于出征时带过来绝对的数量基数,马拉地人仍然保持着较大的军队数量以及巨大的非战斗人员数量。关于此战的马拉地军参战兵力,不同的史学家的估算大不相同。有4.5万 、5.5万、7万乃至8.5万不等。半数以上是骑兵,其中有15000名是正规骑兵。此外还有数量同样在15000人上下的游兵。并且还有200门大炮(其中不乏从欧洲进口的新式火炮)。而马拉地步兵中亦不乏勇壮善战之兵,他们精于火枪与长枪战术,尤其是由穆斯林将军易卜拉辛汗编练的8000精锐火枪手,他们被证明在决战中拥有左右战局的能力。
相对于出战的马拉地军的士兵数量,数量最多的跟随而来战斗人员,包括民夫、士兵家属、贵族侍从、印度教朝圣者等等。对于这些人的数量,各种估计从20万至30万乃至50万甚至更多。不过无论这些人的具体数目是如何,肯定远远胜过士兵的数量。一般相信在马拉地人队伍中非战斗人员的数量是战斗人员数量的至少4倍。
马拉地人从卡拉安布由东向西列成了一个12千米长的阵势。萨达希夫和首相世子维什瓦斯拉奥率部布置在中军,由易卜拉辛汗率领一万步兵、6000骑兵部署在左翼,剩下的兵力则部署在右翼。整个阵势上是炮兵打头阵,步兵主要被部署在左翼。而骑兵则被主要被部署在中军与右翼并位于离步、炮兵稍稍靠后的位置。在战斗人员背后是帕尼帕特城内庞大臃肿的非战斗人员队伍。
至于被萨达希夫视作决胜武器的炮兵,在战前部署阶段,马拉地人已经通过挖掘壕沟在阿富汗人不注意的情况下事先将火炮部署到了预定地点。
根据当日晨的军事会议商定的结果,马拉地军预计是在敌军发动冲锋时先利用己方的炮火优势发动第一轮炮击,打乱敌军阵脚并为己方提供火力支援,然后左翼步兵再在炮兵掩护下从中央推进,待瓦解敌军阵势之后骑兵最后从中、右翼包抄,扩大战果并最终力求全歼敌军。
阿富汗军
当时及后世史家对于阿富汗军的兵力数量的争议也很大,普遍相信阿富汗军兵力数量达到8万,甚至超过10万人:4.2万骑兵(内含28800名正规骑兵)、3.8万步兵、1万余后备兵、6000余名奇兹尔巴什(什叶派教团成员)以及4000名左右的近卫队,还有120至130门火炮,这些数目包括了艾哈迈德沙征召的北印度土生阿富汗族士兵。另外也有印度本土的穆斯林同盟国军队(主要是被他收编的莫卧儿正规军)被投入战斗,计一共有37000名步兵和13000—14000名骑兵以及一定数量的火炮;在以上这些之外还有数量巨大的非正规军(也就是艾哈迈德沙在北印度征召的其他穆斯林民兵以及购买的穆斯林雇佣军)作为辅助部队和炮灰。总之,在战斗兵员数量上,阿富汗军远远胜过马拉地军。
在明确己方兵力上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阿富汗人也摆出了一个较为大胆的攻击型阵势:他们在马拉地军的南面也排列了一个由西向东的横向阵形并且分列为左右两翼。左翼在北印度阿富汗族首领纳吉布汗的指挥下,以莫卧儿维齐尔兼奥德邦国主舒亚·乌道拉的3000名步兵以及60门炮为中轴;右翼则在哈菲兹·拉赫马特汗指挥下以15000名步兵和8000名骑兵压阵。中路军则由阿富汗本国的维齐尔沙瓦里汗的19000名骑兵以及若干门火炮为中心展开部署;他自己则带着近卫军布置在中路军后方的位置上。在左中右每一翼的具体兵力部署上,他都选择把阿富汗本国的部队部署在最中间,北印度阿富汗族武装以及莫卧儿等穆斯林同盟国军队部署在相对靠外的位置,其他北印度穆斯林民兵则部署在最外围。
尽管有巨大优势,不过艾哈迈德沙仍然十分谨慎的并没有将自己的全部军队都投入到第一轮作战中,他留下包括15000名精兵在内的一定数量的后备部队并将他们安排在大营待机,此外骆驼炮兵也一样被留在大营里。这样如果左中右翼哪一翼战局不利他就能立刻把这些部队投入支援。后面的事实证明这个举措极有必要。
决战
双方布阵都已经就绪,剩下的就是拼死一搏了。当天上午9点整,双方正式展开交锋。
第一回合
当战斗一开始的时候,艾哈迈德沙以及所有的阿富汗军士兵都对这一战的战局抱有高度乐观——毕竟在被自己牵着鼻子转了几个月,食物耗尽,已经到了人吃人地步的饿兵怎么可能是吃饱喝足的自己的对手?但当他们发现马拉地军朝自己冲杀过来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有多么错误。
根据之前定下的策略,马拉地军先集中了炮兵对阿富汗军的阵地展开了第一轮炮击,同时,由易卜拉辛汗率领马拉地军的左翼的步兵队伍在己方炮兵掩护下率先展开攻势。可结果并不如马拉地人所预想的那样:由于射击角度的问题,马拉地炮兵发射的大部分炮弹直接从阿富汗人的头顶几百米高的地方飞越了过去,根本没有造成有效的杀伤。不过即令如此,已经成功的掩护马拉地军的左翼进行突击了。
让所有阿富汗兵都绝对意想不到的是这些他们看来应该已经饿得握不动刀枪的马拉地人眼中放绿光,狂号着冲杀过来,而且面对阿富汗人的枪弹箭矢全不躲避,径直冲到阿富汗人阵中。因为如果说置之死地而后生,那么这里对于马拉地人而言就是死地:只有背水死战,赢得这一战,自己才有活路。因此,马拉地人打得十分拼命,加之马拉地人的火枪射速比阿富汗人的更快,导致阿富汗人虽然步兵及火枪数量更多,反而被马拉地火枪手压着打。易卜拉辛汗便带着自己的步兵队伍一步步向前推进,同时也指挥着左翼的炮兵慢慢向前移动,旨在逐渐将阿富汗军的右翼撕裂开。
看到马拉地步兵开始攻击自己的这一翼,阿富汗右翼骑兵长官巴哈杜尔汗和阿米尔立刻动作,他们马上出动了各自的骑兵准备包抄马拉地步兵,同时试图相机将行动迟缓的马拉地左翼炮兵给吃掉。不过易卜拉辛汗也早料到阿富汗人会这么应对,他在率领步兵队挺进的时候留了两个步兵队在自己的侧后方,让他们拦住阿富汗人的骑兵。这样一来阿富汗右翼骑兵的计划也没有行得通。
艾哈迈德沙眼见自己的右翼出现危险,马上命令右翼部队一边试图整队一边试图进行火力反击,集中火力攻击敌左翼指挥官易卜拉辛。同时,他也给左翼军指挥官纳吉布汗传递急令,要求他立刻率领左翼军对马拉地军的右翼发动冲击,自己则也开始指挥中路军稳步推进,他这两套动作不说是指望一次就将马拉地军压倒,至少是先将在他眼中最棘手的马拉地炮兵阵地先给端掉。
就此,真正的血战已经拉开帷幕,马拉地与阿富汗的左、中、右三路都已经展开全面交锋。
顺风战
当马拉地的左翼突击阿富汗军的右翼得手之后,马拉地指挥官萨达希夫也没有敢放松神经,他意识到阿富汗人接下来可能会采取直接集中狙击猎杀己方指挥官的战术,尤其是针对自己的左翼。于是当易卜拉辛率步兵挺进的时候他立刻传令自己左翼军的两位骑兵指挥官维托巴、达玛吉进行突击,这二人在收到将令之后便立即率所部开始行动。而面对阿富汗人向自己右翼的进军,自己有也了先手,他在自己的几路炮兵队伍的周围专门都布置了长枪手、弓箭手和火枪手,一旦己方炮兵阵地遭遇敌人威胁,这些队伍立刻前挺到炮兵阵地的前方,阻止敌军。
阿富汗人在右翼部署了包括15000精锐火枪手在内的大量步兵,如果这时候他们立刻展开射击的话,完全有可能立刻击毙易卜拉辛汗并消灭大部分的马拉地左翼步兵,但阿富汗人这一着没有成功——因为马拉地人的4000名骑兵直接冲杀进了阿富汗右翼步兵队列里,直到阿富汗人恃火力优势才勉强顶住他们的进攻时,他们已经付出重大伤亡且导致整个阿富汗军右翼都被迫开始后退。而在马拉地的右翼,阿富汗军左翼发动的攻击同样在马拉地军严阵以待的火枪齐射以及长枪、弓弩拒阵面前前进不得。
在自己的步兵绊住了阿富汗人的攻击梯队之时,萨达希夫果断的下令火枪手和火炮在这时发动一齐射击——已经贴上来的阿富汗人当然是更方便自己贴近射击。在长枪手、弓弩手掩护下,马拉地火枪手与炮兵发起了第二轮齐射。因为射击距离更近,所以这一轮齐射造成了远比之前第一轮步兵突击更大的杀伤。在这种密集火力打击下阿富汗军死伤十分惨重,军心开始出现动摇。尤其是阿富汗军中为数众多但战斗力与士气均较为低下的印度穆斯林盟军及民兵率先出现溃败迹象,然后这些败逃下来穆斯林盟军/雇佣兵/民兵撞到后续徐进的阿富汗本国军队造成对冲,使得连阿富汗士兵组成的队列也被打乱,整个阿富汗方的前线部队都出现了混乱现象。
萨达希夫眼见敌军开始陷入混乱,认定这是决胜机会,他立刻下令自军的中路与右翼也展开总攻。于是,早已等候多时,同样是置之死地的马拉地骑兵军团如水银泄地冲杀出来。
高潮
萨达希夫将自己的骑兵军团也全部投入战场,他的主攻方向阿富汗中军靠近左翼的那一路,也就是阿富汗维齐尔沙瓦里汗的阵地。他预计如果能够一举冲垮阿富汗军的中路,那么就能顺势将敌人分割包围,各个击破。进而赢得胜利
果不出所料,当阿富汗人右翼正在退却以求整队的时候,他们的中路与左翼得不到侧翼的支援及策应,于是在经受马拉地人一轮密集枪弹炮火打击之后队列混乱的阿富汗军再遭到马拉地中路、右翼骑兵集群强有力的冲击之下马上队列开始分解,左-中-右整个阿富汗军前线一时呈现出雪崩状态。随即,马拉地中路骑兵兵团越过阿富汗军炮兵阵地,开始直接冲击阿富汗中路军本队。
战斗至此进入了高潮阶段。阿富汗方面,指挥中路的阿富汗维齐尔沙瓦里汗眼见马拉地军冲破自己的前沿部队,急忙将自己的本部梯队密集靠拢并结成防御阵势。尽管及时阻止住了马拉地中路骑兵团的第一轮冲击,但也立刻受到马拉地右翼骑兵团的夹攻。在两整翼马拉地骑兵兵团裹挟着北印度穆斯林败兵的猛烈冲击下,阿富汗的中路军也开始产生动摇,阵型出现了缺口,就此,阿富汗军的中、右翼之间的联系完全被切断。
一言以敝之,携必死之心与求生之志的马拉地军可以说是在上午的战斗中始终占据着主动。而阿富汗军除了例行的反击之外就只剩下被动挨打。阿富汗军的右翼在马拉地步骑兵的压力下不断后退,而阿富汗军的中路与右翼也逐渐被马拉地人切开阵型并且眼看就要被分割包围。
这时,对于双方而言,阿富汗中路军尤其是沙瓦里汗部的命运将决定整场战斗的命运,如果沙瓦里汗部最终瓦解覆灭的话,那么等待阿富汗军的注定将是被全歼的命运,反之,如果沙瓦里汗部撑住了马拉地中、右两翼骑兵的全力突击之后幸存了下来,那么忍饥挨饿,仅凭意志力在死撑的马拉地军也就再无牌可打。
双方都知道这个节点的战斗将决定整场会战的胜负。所以,一方面马拉地军在萨达希夫的指挥下不顾伤亡,拼尽一切的冲进阿富汗军的队列中。尤其是马拉地首相世子维什瓦斯拉奥更是身先士卒,带头冲锋,直冲进阿富汗人及其印度穆斯林盟友的队列深处,挥刀砍杀,裏创再战,宛如修罗。另一方面,阿富汗中路军在维齐尔沙瓦里汗的指挥下也蜂拥涌向马拉地人,试图用填人命的方式滞止住马拉地骑兵的攻势。双方士兵人人血战,战况空前惨烈。
再打了一阵,以骑兵为主的马拉地人逐渐占了上风,开始倒逼阿富汗人的队列收缩并对进退不得的阿富汗士兵肆意宰杀。据阿富汗方面史书记载马拉地人“像喝水一样”屠宰着阿富汗士兵。阿富汗军尤其阿富汗中路军的士气开始瓦解,先是印度穆斯林盟军或民兵开始逃窜,然后阿富汗兵也开始跟着逃窜。
眼见己方的溃败已经一发不可收拾,沙瓦里汗下了坐马坐在地上,对他溃逃中的士兵们呼号道:“弟兄们,家离这里可远了!你们还能往哪里去?”但是没有人听从他的哀呼。毫无疑问,哀号和怨叹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于是沙瓦里汗一边使出浑身解数极力试图重组军队,一边即刻遣使向位于左翼的莫卧儿维齐尔舒亚·乌道拉求救。
沙瓦里汗视左翼的舒亚部为自己最后的救命稻草,但舒亚部溃败的程度更加严重。并且此时随着战局变化,阿富汗左翼与中路之间的距离被越拉越远,两路人马此时相距已有一英里左右,即使舒亚的部众没有溃败,他的部队被马拉地骑兵绊着,也未必赶得及过来。所以中路的阿富汗人最终也没有等到来自自己左翼的支援。
艾哈迈德沙的战术
此时已经是中午12点,阿富汗军的右翼正在无节制的后撤,几乎处于溃灭状态;阿富汗军中路军已经被切成两段,损失最为严重,早已溃不成军;而阿富汗军的左翼也遭到马拉地右翼骑兵的猛烈冲击,尽管后面马拉地右翼军的注意力也转向阿富汗军的中路,不过阿富汗左翼军也因为大幅度的减员和溃逃而难以动弹。这样看来,马拉地军离完全胜利只有一步之遥了。
不过所有这些都被艾哈迈德沙自己看在了眼里。首先大为出乎他意料的就是马拉地人的困兽之斗竟然如此剧烈,甚至眼看就要造成他的败局。不过所好,他在战斗开始前并没有投入自己的全部军队,而是将一定数量的部队留在了距前线两英里的营地内。所以这时就是投入预备队的时候。
艾哈迈德沙在这样的危局之下仍然保持充分自信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尽管马拉地人在左中右三路尤其是中路取得个方面的优势,自己的军队正在不断溃散,不过马拉地人注定无法彻底摧垮自己的军队:自战斗开始至他预备投入后备部队已经过去了3个多小时。而双方在战斗前的摄入决定了双方在此时此刻的体力上呈现出天壤之别:马拉地军是断粮绝饷整整两个月的饥饿之师,这天早上喝下的一碗糖水是他们唯一的摄入。而阿富汗士兵至少都是吃饱喝足的。
再者,马拉地军虽然以骑兵为主,但是他们缺乏能够维持阵型并阻止阿富汗军再集结的至关重要的重骑兵,这就意味着马拉地人只能不断的冲开阿富汗人的阵线,却不能真正的将阿富汗军整个阵线完全撕碎,而如果不能完全粉碎阿富汗军的整个阵线则阿富汗军始终都存在集结重组的可能性。因此,如果阿富汗军能够成功的再度重组起队列,那么马拉地人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综上所述,在艾哈迈德沙看来,现在马拉地人已经是强弩之末,他们的士兵因战斗开始前的断粮而极度营养不良(已经有大量的士兵在战斗前就饿死或病死),就算是凭借着意志力在强撑,现在也应该是极限了。反观自己这边最根本的问题也就是士兵的溃败,那么只要阻止住己方士兵的溃逃就能重组军队。
阿富汗军重组
艾哈迈德事先在自己的身边额外部署了2000名冠军火枪手(普什图语读音nasaqchis,意为兵长)。按照他的原定计划,这些人本来就是他准备在战况不利而预备部队又一时没能来得及投入战场的情况下的应急兵力,而现在为了阻止己方的溃兵逃跑并且进而阻止可能出现的全军大溃败,就索性让这些人担任督战队。他将这些冠军火枪手中的500人部署到右翼,剩下1500人部署到中路。这些火枪手便朝着溃兵开火,打死了许多逃亡中的阿富汗及印度穆斯林士兵,成功将大约六、七千名逃兵逼回了前线。阿富汗军溃败迹象顿时一阻。
而在阻止了己方士兵的进一步溃逃之后,艾哈迈德沙一面责成自己的各部指挥官们全力重组军队,另一面责成自己的督战队继续负责拦阻和收容己方溃兵,同时则派遣了自己的亲信奴隶兵火速调动自己留在大营里的后备军们加入前线战场。
事实是阿富汗军此时的处境比艾哈迈德沙预想的要乐观一些,部队损耗和溃败程度最严重的是中路军,相对而言左翼军的状况好得多,尽管莫卧儿维齐尔舒瓦指挥下的莫卧儿军及穆斯林民兵溃败现象最严重,但纳吉布率领的以阿富汗族士兵(包括阿富汗本国士兵以及北印度阿富汗族志愿者士兵)为主的左翼骨干兵团尽管损失重大,但是仍然在坚持重组军队,继续奋战。
所以艾哈迈德沙认定右翼救不了,让他们在督战队裹挟下能拖延敌军多久是多久;左翼一时间还能继续支撑,至少应该足以坚持到自己的预备队全部投入战场,不需要立刻投入增援力量。既然如此,就优先救援战况最严峻也是最关乎整场战斗胜败的中路军。所以他便亲自离开帐幕,带着他的4000余名近卫军直接投入作战。国王亲临一线加入搏斗令所有的阿富汗士兵士气大为振作。而得到了此生力援军助力的阿富汗中路军也重新振作起战意来。
而这时,他又得到一个好消息:他留在大营的后备军已经全部奉命出动,正在从自己左中右三路人马的背后不断汇入战场。他立刻传令中路军的指挥沙瓦里汗,要他率领中路军所有能战斗的士兵进行不计代价的反冲锋,反正他会持续向后者输送援军。同时他也传令左翼指挥官纳吉布汗和右翼指挥官哈菲兹·拉赫马特汗,要求他们在后续援军的助力下也组织起所有还在战斗的队伍持续向马拉地军发动反突击,要不计伤亡且持续突击。
天平的倾斜
于是,在督战队的威压以及持续不断的援军的支援下,阿富汗军从左、中、右三路都向马拉地军展开了不计伤亡的反突击。战斗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阿富汗军尤其是阿富汗中路军在沙瓦里汗以及艾哈迈德沙本人的指挥下突击力度尤大。尽管在马拉地人对等的正面冲刺下蒙受了极为惨重的伤亡,不过阿富汗军增援的力度却大大超出了马拉地军给予的杀伤力度:因为不断得到后方来的援军的汇入,艾哈迈德沙甚至能够分出三四千兵来支援自己本来已经打算放弃的右翼军,而至于向中路军输入的援军方面,仅仅沙瓦里汗部一队人马接受的增援兵力便已经过万。
这种凭借总体雄厚兵力的巨大优势下的以命换命的战术简单粗暴但十分有效:尽管马拉地军仍然奋勇突进,可随着战斗的继续进行,马拉地士兵越打越少,而阿富汗士兵却越打越多。反之,相对于阿富汗军后续部队不断投入战场,马拉地方面得不到任何后续的增援部队:因为本来他们就是寄希望于全军全力出击,在中午之前定胜负。可是现在中午已过,留给马拉地人的黄金时间已经逝去不再来了。
最关键的问题不是这个,而是马拉地军士兵的体力与精神力都开始趋于极限。再怎么英勇顽强,毕竟是一支忍饥挨饿了整整两个月的军队,除掉那些在开战之前就饿死病死的那些,幸存到决战时刻的马拉地人们也都是长期处于极端营养不良、健康程度极其恶劣的状态。在这种背景还要要求马拉地士兵们拖着极为虚弱的身体投入到这场极高烈度的战斗中。完全是马拉地士兵的求生欲等极高精神力量以及阿富汗军在上午战斗中的大意轻敌以及过早溃败让他们坚持到了现在。而当阿富汗军完成重组之时,正好就是马拉地军体力精神力都即将耗尽的时刻。于是,饥饿无比的马拉地士兵的身心压力均到达临界点,不断的有士兵力尽倒下。
马拉地军最后冲刺
自从1点左右阿富汗军开始重组以及马拉地军体力不支开始,战局逐渐朝着不利于马拉军的方向发展。而就在这个对于马拉地军而言最不利的时刻,阿富汗军的最后一支预备部队也已经到齐了:15000名精锐步骑兵、6000人左右的奇兹尔巴什战团以及2000名骆驼炮兵抵达战场,并全部被艾哈迈德沙分拨给了自己的左翼。在其他步骑兵投入前线战场作为掩护的情况下,阿富汗军的骆驼炮兵能够凭借他们的火力在步兵身后有效的杀伤缺乏掩护的马拉地骑兵。而人困马乏的马拉地骑兵在阿富汗军骆驼炮兵面前只能作为活靶子任其宰割。
所以,眼见己方越来越陷入不利,指挥马拉地中路军的维什瓦斯拉奥最是心急如焚。他清楚,本来马拉地人的体力就无法维持一场长时间的战斗,可现在时间已经是下午2点,在中午以前彻底击溃敌军的计划已经破灭。而这时候他也得知了艾哈迈德沙本人出现在前线战场上的消息。他认定,如今若是想全歼阿富汗联军已经不可能,唯一的获胜之法就是发动最后的突击,直接取下艾哈迈德沙本人的项上人头。
基于这样的设想,他组织起了自己的中路军骑兵团中最后的部队,稍稍休息恢复气力之后,就冒着阿富汗军的密集炮火义无反顾的展开最后一次冲锋。而对于战场上仅剩的马拉地军士兵而言,已经打到了这个地步,当然绝对不想就此结束。因此,在得到首相世子鼓舞的马拉地军振作起了他们最后的力气,前仆后继的冲入战阵。而阿富汗军在上午受尽了压力,而且是一度到了失败的边缘,现在总算看到转败为胜的曙光,也当然绝对不想拱手让人。这样,双方展开了最后的,但是是极为惨烈的肉搏战。双方士兵用长刀、长枪、短刀、匕首甚至是拳头和牙齿,总之是一切他们能够用上的东西拼死厮杀。一打就是整整一个小时。
不过,仿佛真的是有神灵助佑似的,真正逆转了战斗进程让局面一发不可收拾的事态发生了。一直冲锋在前的维什瓦斯拉奥被阿富汗军后队骆驼炮兵阵地射来的一发炮弹击中落马,就此死去。
维什瓦斯拉奥死了,至少他对得起自己家族的血脉,但是某种程度上却对不起参战的马拉地军队:对于完全凭借着精神原子弹在刺激着自己战斗的马拉地军而言,军中身份最高贵的首相世子的死亡彻底摧垮了马拉地军的精神力。
而就在这时刻,更为致命的情况发生了:负责指挥马拉地右翼军的宿将玛哈尔拉奥·霍卡尔眼见战局对马拉地方越来越不利,竟然和另一位同属右翼的将官玛哈迪·辛德带着自己的直属部队临阵脱逃。作为一个侍奉了两代首相的百战老将竟然做出如此举动,实在不能不令人心寒。
最终逆转
此故,维什瓦其斯拉奥之死与玛哈尔拉奥的临阵脱逃成为了压垮马拉地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当这两个消息像野火一般在整个马拉地军当中传开的时候,马拉地军便迎来了他们的最终结局——崩溃。首先是中路军开始全面溃败,其次左右两翼也很快开始溃逃。马拉地军的整个前线都开始土崩瓦解。所有的马拉地士兵彻底失去了战意,拖着他们已经油尽灯枯的身体只管做一样事情——逃。
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是,在马拉地军的队列中还有一些阿富汗军的俘虏,这些阿富汗俘虏是在此战之前的几次与阿富汗的战斗中被捕获的。为了在决战关头尽可能找人凑数马拉地人安排这些加入作战队列。而当他们得到马拉地军前线溃败的消息之后,他们集体越狱,并在马拉地军的大营中大肆抢掠并放火,制造混乱。这使得马拉地军的溃败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而当维什瓦斯拉奥的死讯传回马拉地大营的时候,作为统帅的萨达希夫拉奥也明白这一战自己已经输了。不过败成这个模样,也没脸回浦那见国君和首相了。他决心战斗到最后一刻,以死酬主。此外,稍早时指挥马拉地左翼打得一帆风顺的易卜拉辛汗现在也只能带着自己已经死伤殆尽的步兵对抗早已经完成重组的阿富汗右翼军。而负责掩护他的三路马拉地左翼骑兵都已经被击溃。
在确定胜利已经归于自己的时候,艾哈迈德沙果断下令全军展开总突击。
决出胜负
接下来的时间就不再是战斗,而是屠杀。阿富汗军及其印度盟军的士兵不顾一切的冲向马拉地军,发泄着他们从早晨积蓄下来的无穷尽的怒火。反观马拉地士兵能逃的都已经逃尽了,剩下的连逃跑的力气都没有,悉数成为阿富汗军刀下待宰的鱼肉。没有能趁黄昏至夜晚逃脱的马拉地人全部被阿富汗人杀死或俘虏,无一幸免。
不仅是士兵,大部分马拉地将官也没有逃脱战死或被俘的命运。比如马拉地军总主帅萨达希夫拉奥,他与自己的所部留在大营内,他的士兵不断逃跑,当阿富汗军杀入马拉地军大营时,萨达希夫身边已经只剩下不到两百名随从。他自己振作武勇,连杀死数名阿富汗军士兵,不过最终还是被蜂拥而上的敌人砍倒并枭首。身边的两百随从也全部阵亡。
而至于马拉地军战斗最久的左翼军,指挥官易卜拉辛汗知道自己的骑兵已经溃败,骑兵指挥官们都战死、被俘或逃亡的消息后,他也有了力战而死的觉悟。当阿富汗军最终冲入他的步兵队中时,他被敌军流弹射倒并被俘虏。而他的步兵队则战斗到了最后一人。
当4点左右太阳落山的时候,战斗基本上结束了。艾哈迈德沙下令各部清点伤亡、打扫战场以检查俘虏与战利品,以斩获的敌军总帅萨达希夫的首级号令。接着直到太阳完全落山,夜幕降临的时刻里,阿富汗军逐个杀死或俘虏了所有散布在战场中还没有离开的马拉地人。并在帕尼帕特城外下寨。整体的战斗正式结束。
结局
在1月14日决战之日的黄昏与夜晚成功逃离战场的马拉地人,无论军民,他们成为了整支马拉地北伐军仅有的幸存者。包括萨达希夫的夫人在内的马拉地贵族眷属中的幸存者在玛哈尔拉奥·霍卡尔的护送下缓缓向马拉地国境撤退。
而决战之日的次日(1月15日),当阿富汗军进入帕尼帕特城之后,阿富汗官兵及其印度穆斯林士兵们兽性大发,开始对城内以妇孺为主的马拉地平民们展开了无差别的大屠杀。由于前一日极端惨烈的战斗让阿富汗-北印度穆斯林联军蒙受了极其沉重的伤亡代价,因此阿富汗人们便将自己在战场上遭遇抵抗的怒火毫无保留的倾泻在了马拉地平民身上。尤其是那些在战场上失去家人的阿富汗及印度穆斯林贵族们下手则更残忍狠毒。帕尼帕特城沦为人间地狱。伴随着血腥屠杀还有大量马拉地妇女遭到不可言状的凌辱,许多马拉地妇女因此自杀。这也使死亡人数进一步上升。
至于侥幸在这次屠杀中幸存的,或者说是被阿富汗贵族们“网开一面”的马拉地平民们则被按照当时战争的惯例,作为战利品被阿富汗人带回国。为此,阿富汗人动用了大量的牛车、骆驼和象车将这众至数十万的战利品运送回国内。
在这场大战当中,没有什么人的命运比这些马拉地非战斗人员更为悲惨凄凉了。作为或被裹胁或是不明就里的加入这场有去无回远征的从者,他们中的相当多数人早在决战之日之前已经死于饥饿和兵革,而勉强从上述这些灾祸中幸存下来的,那些人中的好些人在那一天过后又再度沦为骄狂和暴怒的战胜者们报复的屠刀下的牺牲品。至于这之后最后剩下的那些又最终沦为战胜者们眼中理所应当的战利品。没有任何资料详细提及这些人的最终命运。
伤亡情况
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被从无论哪个角度看都视为18世纪南亚世界著名的血战,以巨大数额的伤亡和被俘人数著称。
马拉地联盟
作为此战的战败方,马拉地联盟毫无疑问是蒙受了一场不折不扣的惨败:包括随军非战斗人员在内,从德干出征的数十万人中,只有不到一万(一说1.5万)人回到瓜廖尔。幸存的人数只相当于出征的人数的几十分之一。
就单论决战当日的伤亡而言,马拉地军的参战兵力取4万至8.5万,一般史界公认除了回到瓜廖尔的1万至1.5万名马拉地人之外再没有其余的幸存者,则一共应该有3万至7.5万余名马拉地士兵在战场上阵亡或被俘。其中,死于战场上的马拉地人中,一万人是在阿富汗军追击和打扫战场上过程中被杀;又有一万人是在撤离战场的过程中因伤重而死,这其中包括了首相的弟弟奎师那拉奥;还有许多被俘的马拉地官兵(包括马拉地左翼军指挥官易卜拉辛汗)在战斗结束后遭到处决。
至于在决战之后第二天的屠城中被杀的马拉地非战斗人员的数量,各种史料的数据也不尽相同,从4万至7万为等,不过无论具体数目如何,一般相信在此次屠杀中丧生的马拉地平民的数量大致相当于决战当日马拉地军人的死亡数量。而没有死于这场屠杀的人,他们的结局也是注定的:被阿富汗人作为战利品贩卖回国。
综上,仅在1761年1月14、15日两天死去的马拉地人(包括非战斗人员)就不少于10万。再加上决战之前的一系列战事,尤其是决战前两个月马拉地大军因兵粮断绝而导致的饥荒造成的减员。整个1760-61年对阿富汗战争中马拉地联盟仅战兵的损失就达到10万人以上。而且这些士兵基本都是马拉地族本族人丁且俱是久经战阵的老兵。这样的打击无论是对于兵源日渐枯竭的马拉地族还是对于空有庞大数量但战斗力及军事素养极度参差不齐的马拉地军事体系而言都是极度致命的,因为这些损失对于眼下的马拉地联盟而言很难弥补。而如果再把数量众多且几乎无一幸免的随军非战斗人员也算上,可以说,论人力的损失程度方面,这一战让马拉地联盟蒙受了不亚于未来拿破仑远征俄国战役的损失。
另外,不止是基层,马拉地高层的损失也同样严重。包括首相的弟弟和世子在内,大量的马拉地贵族和高级官员死于此役。有27个贵族家族的首领在此战中阵亡。可以说这一战给马拉地的贵族阶层也造成了巨大打击,也使得在这一战之后马拉地的政局因为大量贵族、高级官员的死亡而导致政治混乱。
阿富汗及其盟友
对于阿富汗而言,这一战也是实实在在的惨胜。
在1月14日决战中,阿富汗人及其印度盟友也遭受了十分惨重的伤亡。据保守统计,在当天战斗中仅阿富汗军当场阵亡的就有不少于2万人,再加上负伤和失踪的,伤亡总数或超过4万。其中,四分之三是北印度土生阿富汗族军队,四分之一是艾哈迈德沙从阿富汗本国带来的直属部队。以上还没有算上莫卧儿同盟军以及其他印度穆斯林民兵等作为人肉弹药的炮灰部队的损失。
不仅如此,决战当天的伤亡对于此次战争中阿富汗及其盟友的损失而言还远远不是全部。事实是在决战之前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中阿富汗及其盟军已经蒙受了不小的伤亡。比如在1760年10月的昆吉普拉之战中阿富汗军就损失了不少于15000人。再者,直到完全切断马拉地军补给线并将之围困在帕尼帕特为止,期间一系列的遭遇战也不同程度的消耗了阿富汗及其盟军的兵力。这样算来,在这整场战争中艾哈迈德沙从阿富汗带来的十余万兵力差不多已经损失过半,换言之,即使赢得这场战争,阿富汗一方的损失也不比马拉地小到哪去。尤其是阿富汗在北印度作战大量仰仗北印度穆斯林邦国的人力作为其辅助兵力的情况下亦然。
胜败之凭
作为一场可以说是决定了南亚历史走向的战役,此次会战双方的胜负成因一直有许多人在进行分析。尤其是在大部分研究者看来,本来马拉地不该输掉这场战争。近些年来的各种研究认为,奠定此战胜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装备与战术差距
作为两个同样是逐步受到西方军事思想武器技术影响,半只脚踏入近代的国家,马拉地与阿富汗在军事建设上都或多或少看得到西方军事体系的影响——当然也都不彻底。而且在这一点上马拉地尤为明显。
尽管彼时随着欧洲人的到来,包括马拉地在内的印度邦国们都在自觉或被动的学习欧洲人的军事技术。比如马拉地就引入了法国军事操典,并重金聘请法国军官充当顾问。按照法式操典编练的步兵被证明在战场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相对而言,作为马拉地军队骨干的骑兵则对于新式战术不怎么接受。尽管统帅萨达希夫拉奥本人是接受过法式骑兵操典床训练的新锐战将,不过老一辈的马拉地将官普遍对于西方传过来的骑兵训练及战术体系并不容易接受,这样就造成了马拉地军的骑兵的组织度与综合战斗能力均不及阿富汗以及莫卧儿的同行们。
另外,在炮兵技术方面双方也有差距。诚然,马拉地的火炮技术并不落后,他们从法国引入了大量的先进火炮。不过在战场上这些之前被寄予厚望的火炮并没有发挥出他们就有的作用:因为他们的火炮普遍缺乏机动性,这对于以骑兵为主的马拉地军而言是很大的掣肘。这不仅缘于马拉地人采购的装备性能的差异,也很大程度上源于马拉地炮兵接受的训练内容:大部分马拉地将官们并没有把炮兵视作一种左右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力量,当然也就没有意识到炮兵机动的重要性。事实显示决战中马拉地方面除了统帅萨达希夫拉奥之外也就左翼指挥官易卜拉辛汗有将火炮机动部署的意识,因为他至少接受过法军步兵操典的训练,懂得步炮协同的重要性。
反观他们的对手阿富汗人,他们不仅有着机动性更强的骑兵还同时拥有机动性更强的炮兵。他们的骑兵与炮兵接受西式装备与战术训练相对于他们的对手而言更为深入彻底,并且也结合自己的国情军情发挥出了一套独特的战术体系。在战场上,阿富汗人的骑炮兵、骆驼炮兵为主的炮兵尤其是重炮兵队伍在机动性方面远远凌驾于他们的对手。而决战当日阿富汗军战局的逆转,很大程度上就仰赖了炮兵的作用。
总之,同样是对西方先进技术局部引入,马拉地人对于西式武器与西式战术尚停留在简单的生搬硬套的阶段,而没有结合自己军队的实际情况以及印度本地战场的客观条件进行融会贯通。而阿富汗人对于西方先进技术的吸收程度也没有高到哪儿去,但至少显著高于马拉地人是肯定的。
统帅战略眼光差距
众所周知,战争不仅仅是斗兵,同时也是斗将。将帅无能累死三军这一点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此战的马拉地军总指挥官萨达希夫拉奥,尽管其人也算是知兵之人,但他对于北印度地区的地理、人文、政治、军事等要素都一无所知。而且他的性格既时而刚愎自用,又时而优柔寡断。这使得在他的指挥下马拉地军错过了大量的战略机遇:就战略而言,事实是论人口比例,即使是在北印度(除旁遮普、孟加拉等外)也是以印度教徒居多。而且当地的许多印度教王公长期与莫卧儿及其他穆斯林(包括阿富汗人)交战,反穆斯林的氛围很深厚,这些人本来理应成为马拉地人的盟友。但对北印度完全没有了解,又对外交彻底一窍不通的萨达希夫拉奥白白浪费了大量珍贵的潜在盟军。
比如,当萨达希夫拉奥率军北进至北印度强力民族贾特人的领域时,贾特人首领苏拉杰·马尔曾经表露出愿意协助马拉地人的意愿。但高度民族沙文主义而敌视所有异族的萨达希夫拉奥却下令将苏拉杰逮捕,万幸与苏拉杰私交甚厚的玛哈尔拉奥事先通知了苏拉杰才使之免于此祸。再之后,仍抱有幻想的苏拉杰再向萨达希夫拉奥进言建议马拉地军应将眷属辎重留在阿格拉交由贾特人保护,并恃其骑兵优势采取运动战且由贾特人负责为马拉地人提供物资补给支持,但萨达希夫拉奥高傲的拒绝了。彻底失望的苏拉杰决定不再帮助马拉地人。疏不知苏拉杰·马尔拥兵四万,是彼时北印度诸印度教王公中的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并且可以就近为马拉地大军提供物资支持,且苏拉杰本人也精通战阵之术,是一个在当时富有盛名的智勇兼备之将。于是这样的一个潜在的强力盟军就这么被萨达希夫拉奥弃之如敝履。
这样的代价就是伴随着萨达希夫拉奥的这种态度,本来那些敌视穆斯林的北印度印度教王公们也不对马拉地人施以好眼色,何况有些印度教王公也是像苏拉杰·马尔一样主动提出给予马拉地人以兵力及物资支持,也是无一例外被萨达希夫拉奥断然拒绝。因此这些印度教王公们纷纷拒绝为马拉地人提供兵力与物资的支持。于是,失去北印度印度教王公们支持的马拉地大军就无法就近得到物资支持,只能从远在上千英里的浦那千里迢迢的将物资转运到前线。
尤其是萨达希夫拉奥没有听从苏拉杰的正确建议,坚持带着数十上百万的非战斗人员一同北上,可以说直接导致了帕尼帕特大惨败:在与阿富汗军于亚穆纳河周旋时,因为队伍过大且补给线过长而导致机动性极差,始终被阿富汗人玩弄于股掌间;再以至于坐困帕尼帕特城时,过多的人员过早的将食物储备耗尽而导致灾难性的饥荒,造成巨大数额的非战斗减员并的迫使决战中马拉地只能以饥饿之师迎战吃饱喝足的阿富汗人。
反之,对于任何对北印度的用兵要领了如指掌的名将,比如沙贾汗纳迪尔沙、苏拉杰·马尔、拉古纳特·拉奥、艾哈迈德沙·杜兰尼,以至到萨达希夫的伯父巴吉拉奥一世,他们都深知在万里无垠的北印度大平原上,机动性是压倒一切的战略优势。对于以骑兵为骨干的马拉地军队而言本应最是如此:比如1737年巴吉拉奥就抛弃步兵及辎重,借道贾特人领地,率十余万骑兵于两昼夜急行军数百里,在敌军未及做出有效反应前杀至德里城下,籍此获得全胜便是一例。
至于在如何处理盟友或潜在盟友方面,与萨达希夫拉奥截然相反,艾哈迈德沙在此次战争中则充分利用北印度穆斯林与印度教徒矛盾,将战争包装成反印度教的圣战。这使他吸纳了众多的北印度穆斯林加入军队,大大充实了他的军力。尤其是吸引了彼时北印度第一强国奥德土邦(今印度北方邦中、东部)的加入,奥德土邦邦主兼莫卧儿维齐尔舒亚·乌道拉率众加入使得阿富汗军获得战兵十余万及辅兵数十万,而受此影响各大北印度穆斯林王公争相投奔艾哈迈德沙,令阿富汗军能够享受充裕的兵力与物资支援。
综上,萨达希夫拉奥不识北印度人文地理,既专横跋扈视北印度的印度教势力如草芥,拒绝接受他们的支援甚至反过来还几乎把他们往敌人的阵营里逼;反过来又优柔寡断抓不准战机,不能适时的弃眷属辎重而以骑兵军团快速奔驱,以求歼敌取胜。安有不败之理?
后续
马拉地方面,本来当萨达希夫坐困帕尼帕特的消息传到浦那的时候,首相巴拉吉拉奥亲率大军北上应援,但当惨败的噩耗传来后,首相巴拉吉拉奥彻底崩溃。他的两个最重要的人物:爱将萨达希夫拉奥与长子维什瓦斯拉奥都战死于此役。万念俱灰,自认为自己无颜及无力再治理国家的巴拉吉拉奥忧伤成疾,不日去世。继大量高级官员死于战场之后连首相本人也立刻去世,这无疑在马拉地政坛引起了地震。只能是让首相的次子玛达夫拉奥继承首相之位。因为玛达夫拉奥年幼,因此由拉古纳特·拉奥以为辅政。
阿富汗虽然获得胜利,但是因为同样付出了惨重代价,并且连续几年的战争耗空了他的国库,使得他的军队长期缺饷。他在出征前曾许诺他的部队在北印度尤其是德里自由劫掠,但帕尼帕特之战的惨重代价使得艾哈迈德沙无力进占德里,因为他担心此举会激起马拉地真正不惜一切的动用全力战争能力来对抗他,导致战争进一步升级,因此他取消了进军德里的计划。这导致他的军队在1761年月22日发生了哗变。尽管如此,他还是送还了维什瓦斯拉奥等部分马拉地高级将官的遗体以求和,而无心再战的巴拉吉拉奥倒也顺水推舟接受了和约。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英明的,如果当时艾哈迈德沙不拉下颜面来自己主动求和,那么到时面对马拉地首相亲自率领的数十万愤怒之师,自己当然是绝无胜算。
总之,这场战役进而是这整场战争是结束了,不过对于无论是阿富汗、马拉地、以至于所有印度的势力甚至是一些非印度势力而言,这场战争造成的余波将回荡数年甚至数十年。
战役影响
此战造成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交战双方马拉地联盟及阿富汗帝国而言最为如此。本来双方都是为求在对方身上获得一场及时的完胜而打这一战,结果马拉地诚然蒙受惨败,而阿富汗虽胜,亦是惨胜,双方各自预期目的的梦想都因此战破灭。可以说这一战是两败俱伤,没有赢家。
由于获胜的代价过于惨烈,所以实际上阿富汗也没有从这次战争中获胜什么实质性的收益,反而还造成了不小的损害:本来他希望是赢得此战,杀服了印度人之后率全军东进与中国清朝进行决战的。可结果这一战阿富汗人的吃相太难看,让他出尽了洋相,这让所有印度人尤其是阿富汗治下的旁遮普人都看清了阿富汗人色厉内荏的本性。由此,旁遮普人的反抗不但丝毫不见减退反而愈演愈烈。尤其是最让阿富汗人头痛的锡克人更如此。尽管艾哈迈德沙在1762年在马莱尔科特拉打了一场大胜仗,杀死包括妇孺在内2万余锡克人,不过已经完全阻止不住锡克人在旁遮普坐大坐强的局势。换言之,在这一战之后,阿富汗反而要投入更多的战力在旁遮普这个无底洞里,越来越难从印度事务中抽身了。
而对于风雨飘摇中的莫卧儿而言无疑是得了一个大便宜。尽管这一战中他们也不算是没有出力,不过因为阿富汗人也无力进占德里,使得他们阴差阳错的顺势收回了之前被马拉地和阿富汗轮番占领的德里,并使之前被马拉地占据的河中(此指恒河与亚穆纳河之间领域,非指中亚之河中)再度归复自己的统治范围。
而至于对马拉地而言,虽然帕尼帕特之战的损失对其的军事力量的打击远不至于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不过因为失去了大量富有战斗力与战斗经验的老兵,并且损失的战兵几乎都是马拉地本族士兵,所以使得马拉地原来的军事压力更为紧张。本来试图以一场完胜压服印度群雄,可结果打成这样一场大惨败,这使马拉地在印度的威信与势力扫地。许多马拉地的统治区甚至是其统治下的印度教地区纷纷独立。纵然经过这一系列打击之后马拉地帝国仍然是无可争议的印度第一强国,但已经再也做不到曾经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地步了。虽说后来在玛达夫拉奥的统治下马拉地重新焕发生机,并一度复度进占德里,再度成为名义上的印度共主,不过随着玛达夫拉奥去世,后面的首相们就一代不如一代,此后,马拉地的政治进入了一个套娃模式:本来在马拉地的政府中就是君主虚位而首相掌权,而到后来连首相都成为权臣的傀儡,而政局混沌黑暗的马拉地帝国也就在下坡路上一路狂奔,并最终在1818年为英国所吞并。这是后话。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3 09:12
目录
概述
其他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