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当随时代”是清初
石涛的名言。 全文是“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画如初唐盛唐雄浑壮丽;下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洒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
阮籍、
王粲矣,倪黄辈如
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
大意是:时人作画与时代跟风,就象过去的诗文一样,汉魏六朝的诗句文章色彩华丽、高贵,气势雄浑大气,而无斧
凿痕,变幻莫测,有可遇不可求之象,古人的画仿佛似之;晚唐时期,大国恢弘之势已去,特别是
安禄山起兵之后,国势愈衰,诗文一脉,亦走向下坡之路。此时之画,受大势所趋,而气势渐靡弱;到元朝则如阮籍、
王粲,心有余而力不足,徒维持一脉而已。
倪瓒、
黄公望等人亦不过是重复着古人的一点牙慧,画面再不见古人气势之恢弘,一览万里的壮观景象,而只在自家的小圈子里打转转。“侍儿扶起娇无力”已在千年画人的笔下再无一点新意,别人已烧过千百滚的水,你就是再滚它一次、十次又能如何呢?
这是
石涛的一段普通的画跋,在写下这段话时,他一定不会想到,在二十世纪的历史语境中,「笔墨当随时代」竟然会成为路人皆知的一个宣扬艺术创新的口号。对此评论家
王进玉认为,石涛的这段话放在农耕
文明时代,站在
传统文化审美角度和层面看,没任何问题,但如今时代变了,而且是整个
生产方式、生活状态、审美语境等的巨大变化,这是前人始料未及、意想不到的,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务必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而不是以农耕时代的思维、审美和技法等来面对现代文明、科技时代下的相关题材创作,那样只会不合时宜,
被时代无情淘汰,所以现在讲笔墨当随时代这个观点,就不能再武断、轻易地予以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