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书院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竹山书院位于黄山市歙县雄村乡雄村桃花坝上,系清代雄村曹氏族人讲学之所,并具有教化之责。清代名人沈德潜袁枚金榜邓石如等曾来此讲学。清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建成,现存大部分建筑为原构,是留存保存较好的一座徽州书院。书院占地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18平方米。竹山书院作为书院代表,培养了诸多人才,也因此被誉为江南第一古书院。
历史背景
竹山书院始建于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已存大部分建筑均为原结构。书院系清代雄村曹氏族人讲学之所,且具有教化之功能。”
清初徽商曹氏经营盐业,到了曹堇饴这代时,曹家已经富甲天下。然而曹堇饴有着浓重的儒家情怀,在其病榻弥留人间之际,命两个儿子曹景廷、曹景宸在竹溪建文阁,于是创立了竹山书院。
明清时期徽商兴盛,徽州的教育十分发达,一府六县共建书院55所,雄村曹氏系新安望族,清初业盐,为两淮八总商之一。同时明清两代曹氏有进士、举人53名,其中有户部尚书曹文埴、军机大臣曹振镛等。竹山书院建成时期正值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后期,也正是徽州造园活动的鼎盛时期。
建筑格局
整个建筑分为讲堂和园林两部分。讲堂为合院建筑,有堂、斋、廊等建筑。堂北有,中设天井,斋后为厨房。园林位于讲堂之北,主要建筑有清旷轩、文昌阁、百花头上楼、眺帆轩等。清旷轩为园中主要建筑,园林前部稍突于讲堂,并于东南隅增设一园门。园东面作开敞式处理,面山临江,仅筑矮墙分隔内外,青山梵寺,风帆入座,极尽借景之能事。其余三面,环以建筑,形成主景庭院。建筑和景点之间以廊庑联系,延纾数十米,曲折有致。院中平岗叠石,桂树飘香,十分幽雅。
建筑特点
园林采用园中园布局,并以借景手法将渐江、竹山景致纳入园中,而园林本身的山池则稍事点缀,与自然环境融成一体。设计还运用多种手法拓深意境,将书院园林主题发挥。栽杏象征杏坛讲学,植桂以寓“蟾宫折桂”,壁间刻赋,廊内嵌碑,与园林情景交融。由于受明末清初形成的“新安画派”画风影响,竹山书院园林保持了宋、明以来园林的简远、疏朗、天然、雅意特色。园内建筑采用徽州民居传统形式和处理手法,饰以高古的砖、木、石三雕。书院的房舍为老式徽派建筑,不论是从选址、设计、造型,还是从结构、布局和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保持着融古雅、简洁和富丽于一体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文物遗存
文物价值
竹山书院为徽州保存最完整的书院,是清代徽州私家园林中仅存的一处,作为古代徽州的私学建筑,其书院中的园林部分,是徽州古典园林的重要范例,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对研究中国清代教育史和园林史具有重要价值。
文物保护
2006年5月,竹山书院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月,歙县投资200余万元修复竹山书院,竹山书院修复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原样恢复了启蒙馆、讲堂、书斋等主体建筑。
2010年,歙县对雄村竹山书院进行了抢救性维修。
2016年,歙县实施国保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对竹山书院保护性设施项目建设,完成竹山书院维修。
旅游信息
交通信息
自驾车
(1)上海经沪杭高速经杭州绕城转至杭徽高速至歙县出口下,经215国道至歙县县城第二收费站处左转7公里至景区。
(2)杭州经杭徽高速至歙县出口下,经215国道至歙县县城第二收费站处左转7公里至景区。
公交
歙县汽车站——雄村班车,行12千米。
门票信息5元/人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7 08:49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建筑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