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好
曲牌名
端正好,曲牌名,北曲属正宫,偶入仙吕宫。调名源自宋词,曲调与宋词有异。多用于剧曲,也用于散曲套数的首牌。曲牌正格五句四韵,二十五字,句式为三三七七五。代表作品有王实甫端正好·碧云天》等。
体裁沿革
端正好,曲牌名,属于北曲曲牌,属正宫,也属仙吕宫。调名从宋词同名词牌发展而来,曲调但与宋词有异。多用于楔子剧曲,也用于散曲套数,常用在正宫套的首牌,偶尔也在仙吕宫中出现。
端正好调名源自宋词,宋代杜安世写有《端正好》词:“栏菊愁烟沾秋露。天微冷、双燕辞去。月明空照别离苦。透素光、穿朱户。夜来西风雕寒树。凭阑望、迢遥长路。花笺写就此情绪。特寄传、知何处。”该词牌上下两阕词格完全一样,无“换头”、变体等变化。在宋元《诸宫调》中就用了该“词牌”名,不过已经变为了“曲牌”格式,并有了“宫调”的归属。其调属于“正宫”。如《天宝遗事》诸宫调《马践杨妃》(元代王伯威作):“(传将令)马休行。(排队伍)军休闹。定唐朝、只在今朝。(将一个)太真(妃)马上端详了,(端的是)倾国倾城貌。”从全曲词的开头和结尾句,就看出和宋词词格有了变化(宋词为两阕,这里只用它的一阕,这也是“曲腔”曲牌中引用宋词牌名时的惯例)。宋词第一句为四三式的七字句,而到了《诸宫调》中就变成了两个“三字句”(延续到元曲、昆曲都是如此格式)。最后一句,在宋词中是两个词逗的六字句,而到了《诸宫调》中,则变成了五字句(前三字为衬字)。这一格式一直延至后来。由此看来,端正好曲牌的词格,从《诸宫调》起就已经成型为定格:共五句四韵,二十五字。各句字数为:三、三、七(三四式)、七(四三式)、五。词格最为标准的、也是最著名的就是王实甫写的《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端正好》一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端正好作为曲牌,元明时代就开始流行。明代戏曲理论家朱权在他编的北曲曲谱《太和正音谱》中,选取北曲曲牌三百余个,其中仙吕宫四十二章与正宫中列有端正好曲牌的平仄谱。其曲牌音乐,最早见诸关汉卿作的《窦娥冤》第三折中。还有清代三种音乐文献中的端正好:一为乾隆十一年(1746)刊行的《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收入有十二首端正好只曲及以端正好为首曲的套曲十四首,共计二十六首;二为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的戏曲谱集《太古传宗》中《西厢记·长亭送别》的正宫端正好;三为刊行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纳书楹曲谱》中《西厢记·哭宴》的端正好。这些端正好的词体及曲牌音乐既有某些相似之处,亦存在一定差异。
格律说明
【正宫】端正好
此为套数首牌,与宋词略异。不能增句。有“幺篇”换头,极少用。也用于剧曲。和其他北曲曲牌一样,多用衬字、衬句乃至重句。如《马践杨妃》诸宫调中,除第三句外,其他四句在句前、句中都加了衬字,开头的两个三字句,各在句前加了一个“三字衬”。
【仙吕】端正好
此用于剧曲。只作楔子用。可增句。增句在第四句下,每句三字,必为双数,偶句叶平韵。“幺篇”同始调。若连用“幺篇”,只能在“幺篇”增句。
格律对照
【正宫】端正好
格律对照例曲:费唐臣《端正好·道德五千言》(《贬黄州》第二折)
去上上平平,上去平平去,平平去去去平平,上平上上平平去,去去平平去。
道德五千言,礼乐三千卷,(本待)经纶就舜日尧天,只因两角蜗蛮战,(贬得我)日近长安远。
【仙吕】端正好
格律对照例曲:无名氏《端正好·既相别》(《拂尘子》楔子)
去平平,平平去,平平去上上平平。平去去平平去,平平上上平平,平平去,去平平,上去平平去。
既相别,难留恋,为昆仲捻指十年。(临行也)将二弟叮咛劝,(你若是)居台省掌兵权,平天下,立山川,(方称了)一世男儿愿。
(说明:曲牌格律与对照例曲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曲使用斜体字排印。曲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上,表示填上声字;去,表示填去声字。加粗的为韵脚所在,括号内的为衬字。)
典范作品
元·关汉卿《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
元·王实甫《端正好·碧云天》
元·吴昌龄《端正好·美妓》
元·薛昂夫《端正好·高隐》
元·薛昂夫《端正好·闺怨》
元·邓学可《端正好·乐道》
元·孙季昌《端正好·集杂剧名咏情》
元·费唐臣《端正好·道德五千言》
元·无名氏《端正好·既相别》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14 14:34
目录
概述
体裁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