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
心律的
心电图必须符合下列两个条件:(1)
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倒置。(2)
P-R间期0.12~0.20秒。人体
右心房上有一个特殊的
小结节,由特殊的细胞构成,叫做
窦房结。它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电流,电流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从而引起
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人体正常的
心跳就是从这里发出的,这就是“
心脏起搏点”。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所以,心脏正常的跳动就应该是窦性心律。窦房结是心脏搏动的最高“司令部”,那么,正常的心脏必须有正常的窦房结,正常的窦房结具有强大的
自律性。凡是由窦房结发出激动所形成的心律总称为窦性心律。窦房结的频率每分钟60~100次,但有25%的青年人心率为50~60次/分,6岁以前的儿童可超出100次/分,初生婴儿则可达100~150次/分。
凡是由于
窦房结自律性改变而引起的
心律失常称为
窦性心律失常。影响窦房结自律性改变的有神经因素和体液因素及窦房结自身的因素,但主要的因素是神经因素和体液因素两种,只有少数情况下窦房结自律性的改变是由于窦房结本身的
器质性损害引起。在神经因素中,主要是
迷走神经的影响,其次是受
交感神经的影响。因此,在情绪激动、
体力活动、餐后及
发热时均可引起
心动过速。同样,一些体液因素也能影响窦房结的
自律性而引起窦性心律失常。
呼吸性窦性
心律不齐是窦性心律不齐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于儿童、青年及老年人,中年人较少见。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发生机理是由于在
呼吸过程中,体内
迷走神经与
交感神经的张力发生变化,使窦房结
自律性也因之发生周期性、
规律性改变。吸气时交感神经张力增高,
心率增快,呼气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
变慢。心率快慢变化的周期恰等于一个
呼吸周期,停止呼吸时心律转为规整。其
心电图特点如下:
(1)
P波为窦房结发出的“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其形态恒定。
非呼吸性
窦性心律不齐较少见,具体原因还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与生气、情绪不稳定、或使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
吗啡等)有关。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激动的发生点在
窦房结内移动,因此,心电图上的P波形态、大小与方向逐渐发生变化,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异位激动,尤其是发自心房的异位激动,有时可使窦房结的激动提早发生,继之窦房结受抑制,因而发生
一过性异位激动所诱发的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
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
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
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
β受体阻滞剂、
利血平、
胍乙啶、
甲基多巴等药物。在
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炎、
心肌病和
病窦综合征。
窦性心律多见于正常人,呈短阵发作,当窦率加速时即转为窦性心律。临床意义同
逸搏心律。有人认为多见于永存左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缺如等体
静脉畸形患者中。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
阿托品、
麻黄素或
异丙肾上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