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灵雨》是
许地山唯一的一本散文集,也是“现代小品文的最初成册的书”,而这个集子的名字竞争恰巧就概括了许地山的写作风格——质朴、清丽,又充满哲学和宗教的气息。“空”与“灵”的韵味境界,是《空山灵雨》在艺术上的独特造诣。不少作品都带着若隐若现、迷离惝恍的朦胧,洒脱超逸的语言蕴含着颇费咀嚼的玄理思辨,巧妙的比喻、隐喻,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构思和某种小说化倾向,别有一番艺术魅力。
这一时期,他把文学看作“济世救人”的工作,致力于人生观的探讨。其友
沈从文曾称《空山灵雨》为“妻子文学”,因为集中四分之一的文章出现妻子或隐藏妻子的形象。虽以闺房情趣,妻子的形象不过是许地山借此阐明佛理,以使读者得到智慧罢了。
《空山灵雨》中的散文取材可分为三类:一是写物,如《山响》、《蝉》、《海》等,作者借这些自然的实体,边描写边议论,或从其神志,或从其处境来寄寓他对人生的理解。二是写现实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如《三迁》、《愚妇人》、《小俄罗斯的兵》等。他或写一种世相,或记一缕情丝,或泄一种爱憎,作者常以记事始,而以自我的哲理升华终。三是写夫妻生活小景,这类题材在集中所占比例最大,有十余篇,如《别话》、《蛇》、《香》等,这些篇章或写夫妻情深,或写
夫唱妇随,或写相互理解或体贴,充满人间浓郁的真情深意。
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字地山,笔名
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
龙溪。
1927年起任燕京大学教授、《
燕京学报》编委,并在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兼课。1935年去
香港大学任教授。
抗日战争开始后,任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后因劳累过度而病逝。
他的早期小说取材独特,情节奇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
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他叶在执著地探索人生的意义,却又表现出玄想成分和宗教色彩。
生本不乐,能够使人觉得稍微安适的,只有躺在床上那几小时,但要在那短促的时间中希冀极乐,也是不可能的事。自入世以来,屡遭
变难,四方流离,未尝
宽怀就枕。在睡不着时,将心中似忆似想的事,随感随记;在睡着时,偶得趾离过爱,引领我到回忆之乡,过那游离的日子,更不得不随醒随记。
积时累日,成此小册。以其杂沓纷纭,毫无线索,故名《空山灵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