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藕初
近代民族资本家、昆剧传习所创办者之一
穆藕初(1876-1943),近代民族资本家、昆剧传习所创办者之一。原名湘玥,字藕初,上海川沙杨思镇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入上海棉花行当学徒,后任职员,进夜校学习英语,补习历史、算术,次年考入江海关,清光绪三十年,与马相伯等组织沪学会,提倡新学。宣统元年(1908年)赴美国留学,获农学硕士学位。1914年归国。次年与其兄穆湘瑶创办德大纱厂,任总经理。1919年在河南郑州创办豫丰纱厂,并在引翔港开办穆氏植棉试验场,从美国引进哥伦比亚、赫尔奔等长纤维棉花品种。以后又与聂云台、郁屏翰等人发起组织中华植棉改良社,在浦东杨思镇附近,辟棉种试验场,先后在沪、苏、浙、鄂、湘、豫等省(市)开办了16个改良试验场。1920年,当选上海华商布交易所理事长,同年出任北京政府农商部名誉实业顾问。1922年,任太平洋商务会议首席代表,赴檀香山出席会议。1930年任国民政府工商部常务代表。次年任中央实验所筹备主任。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与史量才、黄炎培等在沪设立地方维持会,捐款支援十九路军抗日。八一三抗战开始,任上海救济委员会给养组主任。1938年,任国民政府农产促进委员会主任。1941年,任经济部农本局经理。1943年9月16日因病在重庆去世。
人物生平
求学异域
穆藕初于1876年6月出生于上海浦东一个棉业世家。1889年,他到一家花行当学徒。16岁时,父亲病故,他和哥哥挑起家庭生计的重担。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惨痛后果使他深受刺激。他觉得,要救国,就必须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和本领,以便做些实事。1897 年,他进入一家夜校苦读英文,两年后,即能阅读英文报刊。
1900年,他考进上海海关。1904年,他和马相伯等组织“沪学会”,常邀请爱国人士来演讲,来宣传救国救民的道理。次年,在上海各界反对美国政府虐待华工的斗争中,他毅然辞去收入颇丰,但与外国人关系密切的海关职务。1909年夏,穆藕初自费赴美留学,先后在威斯康星大学、伊利诺斯大学、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 学习,获农学硕士学位。1914年夏,穆藕初返乡报效祖国。
创办纱厂
1914年10月,穆藕初开始在杨树浦兴建德大纱厂。在长达8个月的时间内,他亲自安排工程进度,监督施工,夜以继日,毫不懈怠。1915年6月,纱厂竣工投产,建厂资本20万两白银,有纱锭1万枚,月产粗纱30大包。在建厂的冗繁忙碌之中,他还挤出时间翻译了美国人泰勒所著《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并把这种管理方法应用于德大纱厂。1916年北京赛会上,德大纱厂的产品名列榜首。是年夏,他又与人合办厚生纱厂。建厂期间,他仍一如既往,筹资、买地、备物、选购机械设备等,都亲自去办。这个纱厂的规模较大,额定资本白银120万两,纱锭 1.6万枚,职工1200多人。因之,两年的建厂时间,穆藕初仍然一直处于紧张忙碌之中。1918年6月,厚生纱厂建成。在这个时期内,为抵制帝主义的经济倾轧,他与同业诸厂组织了华商纱厂联合会。穆藕初被推为该联合会的董事。此外,他还著了《植棉浅说》一书,举办植棉试验场,又在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省进行植棉改良试验和新技术推广。1919年,穆藕初在郑州开办豫丰纱厂,资本白银200万两,有纱锭5.6万枚,布机234台。至此,穆湘明已拥有3个纱厂,有纱锭11万枚,在民族纱织业中已有相当地位。
实业救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抵制帝国主义在中国垄断原料、操纵市场,穆藕初邀集实业界人士组织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这个交易所很快成为全国花纱布市场中心,日交易棉花30万担,棉纱15万包,有力地抵制了外商对中国花纱布市场的操纵。穆藕初从亲身经历中深深体会到,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的压迫,是发展民族工商业的主要障碍。他办的几个纱厂,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国民党中国银行的插入,几年间由盛而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穆藕初主张坚决抗击日本侵略;“一·二八”淞沪抗战时,他和黄炎培、史量才等爱国人士组织上海地方维持会,支授十九路军。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时,他出任上海救济委员会给养组主任,从事救助难民的工作。穆藕初由于办实业卓有实绩,1920年被北洋政府特聘为名誉实业顾问。1938年,他在重庆任国民政府农业促进委员会委员、经济部农本局总经理。穆藕初为人正直,克勤克俭,抗战爆发以后,他一直穿着破旧衣服,说要到抗战胜利后再置新衣。1943年9月16日,穆藕初因患肠癌在重庆病逝。
人物轶事
发明七七棉纺机
战前中国纺织工业的重心在沿海城市,战后损失严重,纱布供应曾极度匮乏。为解决纱荒问题,中央农业促进委员会主任穆藕初与新民机器厂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胡厥文共同研究土纺机的改良,同时还能达到利用农村资源的目的。在对湖北、四川地区不同形制土纺机进行对比研究之后,通过试验不断改进,最终做出“七七棉纺机”。以竹木为主材的“七七棉纺机”用料便利,构造简洁,坚固耐用,生产成本低而使其售价低廉且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工效比旧机提高3倍。在农村推广的过程中,满足了农户的需求,为推动农村副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筹办昆剧传习所
穆藕初与上海的徐凌云及苏州的张紫东、俞粟庐等名曲家交往甚密,并受他们的影响,亦逐渐迷上了昆曲。穆氏工冠生,初从曲师严连生习曲,继请俞振飞兼任其常年的拍曲老师,后又延请名曲师金寿生常驻其寓所,以备晨夕兴至,与家人一起度曲。如逢俞粟庐短期旅沪,亦不失时机地向其习曲;并对粟庐的唱曲艺术敬仰备至。其时,穆氏痛感昆剧已面临“人亡艺绝”的处境,遂于1921年春与俞粟庐、徐凌云共同发起、创办了旨在保存祖国这一艺术瑰宝的昆剧保存社。1922年初,正当苏州昆剧传习所经费发生困难之际,他又慨然应诺接办,并亲自组织江浙名人在沪会串三场。演出三场收入净余八干多元,悉数资助昆剧传习所,作为他接办后解决的第一笔经费。之后,他私人承担该所每月约六百元的全部开支,历时数年之久,为传习所办学解除了后顾之忧,培养了一批杰出的昆剧人才,对昆剧艺术的继绝存亡、薪传不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个人作品
穆藕初是中国近代从事农事试验,进行棉种引进改良的先驱,也是一位工商企业家。论文有《植棉改良浅说》、《美棉消毒之方法》、《中国商务与太平洋》、《纱厂组织法》等,译著有《科学管理法原理》(泰罗)、《中国花纱布业指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1 13:1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