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穆清风至
汉代无名氏诗作
《穆穆清风至》是汉代无名氏创作的一首闺情诗。此诗写的是一个女子在风和草长的春天,痴情地怀念着远行在外的心上人。前四句写女主人公由己身衣裾摆动而想到对方穿着,见得思念深切;后四句写女主人公因登桥而想到古代尾生抱桥柱以守信,而对男子的忠贞专一、言而有信提出要求。全诗即景起兴,即事发想,自然浅切,情态宛然。
作品原文
穆穆清风至⑴,吹我罗衣裾⑵。
青袍似春草⑶,长条随风舒⑷。
朝登津梁上⑸,褰裳望所思⑹。
安得抱柱信⑺,皎日以为期⑻?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穆穆:和顺貌。
⑵裾(jū):衣襟。
⑶青袍似春草:谓心上人的青袍如同春草。
⑷长条随风舒:长长的茎叶随风舒展。此句一作“草长条风舒”。条风,即调风,立春时的东北风。
⑸津梁:即桥梁。上:一作“山”。
⑹褰(qiān)裳(cháng):撩起衣裳以方便行走。
⑺抱柱信:谓信守承诺,多用于男女之间。《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⑻皎日:古人常指白日发誓。此处代指誓言。
白话译文
柔和的清风吹来,吹动着我身上的丝罗衣裳。
他那青袍青啊,青得如同春草,草儿长啊,随着风儿伸长。
早晨我来到渡口,提起衣摆上桥啊,把我思念的人儿眺望。
怎么才能像尾生那样坚守信约、如期而归呢?
创作背景
此诗载于《玉台新咏》,而《昭明文选》未收。其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思念自己心上人的女子。春日来临,和风吹动她的罗裙,使她想起那长身玉立的心上人,他的青袍随风舒展。她每天清晨站在桥梁上,痴痴地眺望,企图窥见心上人前来与她相会的身影。然后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指皎日为誓,如抱柱的尾生一样信守承诺的。女子在期待与怀疑之间日复一日地徘徊。此诗是主人公心情的记录或是诗人为主人公代言之作。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闺情诗,写的是一个女子在风和草长的春天,痴情地怀念着远行在外的心上人。春色触发人们的怀远之情,这在闺情诗中有无数的表现,例如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其情绪的发动与此相似,虽然后两句出以怨责口吻,实在还是表示她的春心是由春风撩拨的。所以把女子的怀人之情称为“春思”“春心”,真是合适不过了。这首古诗一开始就写出了人们的共感,叫人觉着清新可喜。如果将它放在闺情诗的序列里,它又是较早这样表现的。这里写这个女子的联想又是十分具体、细腻。春风吹动了她的罗衣裾,使她想起了对方的青袍,这是由此及彼的联想;青袍的颜色是青的,眼前的春草也是青的,眼前的春草在春风中舒展着,心上人的青袍也一定是在春风中飘拂着,这是由抽象到具体的联想。通过这些联想,对方的形貌就宛然在目,她得到了一种幻想的满足了。当然,这些联想的逻辑顺序在诗句间并未清楚展示,由“罗衣裾”到“青袍”、由“长条”再到“青袍”,其间的联结,是由读者补缀起来的。这就是诗的可味之处。这里以“春草”象喻“青袍”,也是很新鲜的,五代牛希济有一首小词《生查子·春山烟欲收》,其结尾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大概是由此脱化而来的。
前面四句都是写这个女子的感情活动,可以叫“想”,后面四句写她的行动,也就是“望”。“朝登津梁上,褰裳望所思。”也许当初她所怀念的人就是由“津梁”出发的。从她一早就登上此地,提起衣裳久久瞩望,可见她对远人她是多么思念,其心情又是多么焦灼。当然她是望不到“所思”的。《诗经·卫风·氓》写女主人公望“所思”的方位:“乘彼诡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这里没有写她的“泣涕涟涟”,而是写她的继续期待和追求,显得含蓄而温厚。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古代有一个男子叫尾生,和一个女子相约在桥下相会,到时女子未来,河水暴涨,尾生不肯离开,抱着桥柱淹死了。这是宁死不负信约的典型。“皎日以为期”是句成语,古人往往指日为誓,以示信守。这两句有的解释为“这是深怨‘所思’不可靠的意思”。与其说是怨,不如说是热烈的期待,她是以尾生这样的钟情来期待她的爱人的。另外,“抱柱信”故事的引入也很自然,此地即为津梁,与故事的情境是一致的。
此诗可能为文人加工的民间作品。它即景起兴,即事发想,自然浅切,情态宛然,大概原本是“男女相从而歌”那种环境中的产物。
名家点评
明代胡应麟诗薮》:“(首二句)千古言景叙事之祖。”……“结构天然,绝无痕迹,非大冶熔铸,何能至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4 00:02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