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普通矮缩病
植物病害
水稻普通矮缩病是由水稻普通矮缩病毒引起、发生在水稻的病害。该病主要症状是病株矮缩僵硬,色泽浓绿,病株新叶沿叶脉呈现断续褪绿的黄白色短条,分蘖增多,一般不能抽穗结实。
病原特征
水稻普通矮缩病病原为水稻普通矮缩病毒(Ricc dwarf virus, RDV),病毒粒体为球状正二十面体,直径约70纳米(长轴约75纳米,短轴约66纳米)。病毒质体表面总共180个结构单位,RNA双链,含量为11%。用微量注射法测定,在病叶榨出液里病毒的稀释终点在10-3-10-4间,在带毒虫卵里病毒的稀释终点在10-4-10-5间。钝化温度为40-45℃,10分钟,在0-4℃下可保持侵染性48小时,但到72小时就丧失侵染性;病叶或带毒虫于-30℃至-35℃下冰冻贮存一年,仍可保持其侵染性。
此病毒的寄主有16种,即水稻、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燕麦、湖南稷子、稗、甜茅、裸麦、大麦、野生稻、黍、雀稗、梯牧草、早熟禾、黑麦和小麦。
危害症状
水稻在秧田和本田期均能发生。稻株一旦感病后,所有的分蘖一般均能发病。病株矮缩,分蘖增多,叶色浓绿、叶片短小僵直粗硬,在叶鞘或叶片上出现与叶脉平行排列的数条乳白色虚线状点条,偶尔也有散生不成条状。在始发病叶以下的主叶上一般不现条点病斑。病株根系发育不良,多老朽根。
症状与发病迟早有关,在孕穗后期发病,只剑叶及叶鞘上表现清晰的条点病斑,抽穗后发病,仅在剑叶叶鞘上表现病斑。苗期到分蘖期发病一般不能抽穗,后期发病呈包颈穗,穗小秕谷多。
病株中除胚、胚乳和不呈现症状的老叶片外,其余各部分(甚至包括根、根冠和穗)均含有病毒,特别是在病叶的白色条点褪色区内的各种细胞中常可见到网形、卵圆形或不规则的内含体,尺度为3-5微米×2.5-8.5微米。
分布范围
水稻普通矮缩病分布于中国南方稻区,主要发生在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省市。
侵染循环
水稻普通矮缩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获毒的越冬黑尾叶蝉三、四龄若虫。大斑黑尾叶蝉和电光叶蝉也可传播。病毒可经卵传至下代,卵传与否决定于母体是否带毒,而与雄虫带毒情况无关。黑尾叶蝉经卵传毒率为32-100%,电光叶蝉为0-60%。由带毒虫卵所孵化的若虫除少数在孵化当天立即可以传毒外,大多数要经过1-38天后才可传毒。
在中国,病区的水稻不能越冬,不成为初侵染源;但小麦等可以越冬的中间寄主是否是初侵染源之一,尚不明了,看来重要性不大。带病若虫越冬后,翌春羽化为成虫,迁入早、中稻秧田或本田传病。其后代可因卵带毒而获毒传病,无毒若虫则可通过吸食病株汁液而获毒传病。在早、中稻上繁殖第二、三代获毒成虫,随着早、中稻的成熟和收割,大量迁向晚稻而成为晚稻发病的重要侵染源。黑尾叶蝉在晚稻田大量发生危害并传染该病,使该病不断扩展蔓延。到晚稻收割后又以获毒若虫在绿肥(如紫云英等)田中的看麦娘上以及在田边、沟边和春收作物田中取食越冬,其中以绿肥田中的虫口最多。
流行规律
由于水稻普通矮缩病毒的初侵染源和传播介体都是黑尾叶蝉,所以任何影响黑尾叶蝉越冬和生长繁殖的刚素也都影响此病的发生流行程度,其中以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最为重要。此外,由于黑尾叶蝉的数量在春天少,以后逐渐增多,所以早稻发病往往较轻,晚稻发病则往往较重;而晚稻发病的轻重又与稻株易感期(苗期至分蘖期)与黑尾叶蝉的迁飞高峰期是否吻合关系最为密切。
气候条件又可分为影响带毒黑尾叶蝉越冬的冬季气候条件和影响其繁殖和迁飞的春季剑早秋气候条件。越冬若虫的带毒率首先决定于当年晚稻的发病程度,只有当晚稻发病多时若虫带毒率才高,但是这些带毒若虫能否安全越冬还决定于冬季气候条件,如果冬季严寒霜冻,则若虫成活率低、翌年普通矮缩病的发生较少;如果冬季气候较为温暖干燥,若虫存活率高,翌年此病也不一定就会流行,还要遇上春季至早秋温湿度适宜,特别是雨水较少、湿度不大,有利于黑尾叶蝉的生长繁殖时,带毒虫口密度大增,从而引起晚稻严重发病。
中国南方稻区由单季改为双季或南两熟改为三熟,有的还是早、中晚稻混栽,这样就为黑尾叶蝉不断繁殖和虫口密度迅速增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而使此病不断蔓延以至流行在品种方面,由于高秆型改为矮秆型,若肥水管理不当,则水稻长势茂盛,叶色浓绿,植株柔嫩,容易诱集黑尾叶蝉的危害和传病,因而此病也往往发生严重在种植杂优水稻的田块,由于播种期较早,施肥水平也高,叶色浓绿,所以黑尾叶蝉迁入量较多,而杂优稻的种植密度较稀,丛株数少,在秧田及插秧本田初期的单株虫几密度较一般品种的大,感染此病的机会增多,由此抗病性弱的杂优水稻如南优2号和南优3号等受害就更为严重。
防治方法
治虫防病
水稻普通矮缩病的治虫防病应该重点做好黑尾叶蝉的两个迂飞高峰期的防治,特别注意做好黑尾叶蝉集中趋食而又处于易感期的早、晚稻田的防治。
农业防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0-10-15 20:26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危害症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