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家柽(1874年—1914年9月23日),
安徽省
休宁县人,旧
民主主义革命的
先驱,
中国同盟会的创建者之一;1899年考入
东京帝国大学农科;1903年参加
拒俄义勇队;1905年与
宋教仁等创办了刊物《
二十世纪之支那》,任编辑长;同年参与筹建
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
外务科科长;1906年被延聘为
京师大学堂农科
教授;1909年出任清
陆军部陆军中小学教科书编辑;1911年创办《国风日报》;
武昌起义后参与谋划攻取
北京,未果;1912年1月参与谋炸
袁世凯,事败避往
南京,后任安徽军政府高等顾问;1913年在
北京策动“
二次革命”;1914年拟
行刺袁世凯,事泄被捕
遇难。
1901年协助
秦力山、
沈翔云等在
东京创办《
国民报》,宣传反清革命思想;次年,赞助
章太炎等在
东京发起“
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1903年参加发起“拒俄义勇队”(后改名为“
军国民教育会”),被推为归国
运动员。
1905年,协助
宋教仁创办
革命刊物,任
编辑长,专司事务工作;7月30日,在
孙中山亲自主持下宣誓加入
同盟会,并与
孙中山、
黄兴等七人被推为
同盟会章程起草人;8月20日,被选为
同盟会外务科负责人;
清政府颁布《取缔
清朝留日学生规则》后,他曾出面组织“学界调停会”,以调解留日学生中“联合会”与“维持留学界同志会”之间的矛盾。
1906年2月归国,任
北京大学农科教授;回到
北京后,曾利用担任
肃亲王善耆家庭教师的机会,一面秘密宣传革命,一面多方掩护和营救革命党人;1907年再赴
日本,曾设法为《
民报》筹集经费。
程家柽(1874—1914),字韵荪,又字豫荪、下斋,
安徽省休宁汊口人;程家柽生于书香世家,清末中
秀才;他19岁考入
武昌两湖书院,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被选送至
日本官费留学。在
日本经郑可平介绍,与
孙中山相识。他赞同孙中山的革命主张,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了
孙中山领导的
兴中会。次年,他和
戢翼翚、秦力山等人,先后成立
励志社、
恳亲会、青年会等组织,创办《
译书汇编》、《国民报》等刊物,在我国留学生中进行
革命宣传和联络。
光绪二十八年,在
章太炎的倡导下,程于四月二十六日发起召开支那亡国242 周年纪念会,以纪念明朝灭亡为名,提出“勿忘郑成功”的号召,公开反对
清廷统治。并在“拒俄”、“拒法”反帝爱国运动中,登坛演说,愤慨陈词,听众无不动容;
光绪二十九年一度回国,先后到
南京、合肥、
武汉等地进行
革命串联,策动武装起义;清廷发觉后,始以
高官厚禄收买,继以“逆竖倡乱”的罪名,饬令两湖书院开除其学籍,取消他的官费留学资格,并悬赏通缉;在清廷高压之下,他再次东渡日本,继续协理
孙中山工作。
光绪三十一年,
程家柽与
宋教仁、
田桐等在东京创办《
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任
编辑长,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同年八月二十日,他参与约集各省
革命志士70 余人,在
东京聚会,正式成立
中国同盟会。他与
黄兴、马君武等6 人被公推起草会章。同时,《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更名为《
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随后,他又被推选为
同盟会外务科长。
光绪三十二年回国后,他接受聘请先后担任
北京大学农科教授、邮传部主事等职,以此作掩护与清廷周旋。营救过胡瑛、张难先等革命党人。在此期间,他为《
民报》筹集基金到处奔波。这时,
清廷妄图以重金收买他,遭到拒绝。后又买通
日本浪人袭击他,他险遭
暗害。
宣统元年(1909 年),
袁世凯失势;
程家柽应陆军部之聘,回国任陆军教材编辑,再次以合法身份从事革命活动。
民国2年,
袁世凯复辟帝制,暗杀
宋教仁于上海车站。他擎起反袁旗帜,在其主办的《
国风日报》上发表《袁世凯黄粱梦》一文,檄讨袁的阴谋和卖国行径;孙中山
二次革命失败后,与
黄兴等流亡日本。他不顾个人安危,潜回
北京与熊世贞等组织血团共谋反袁活动,不幸事泄
被捕下狱,他虽身遭酷刑,仍
坚贞不屈,在法庭上历数袁的种种罪行,弄得法官
理屈词穷,匆忙宣判
死刑。
程家柽被聘为
京师大学堂农科教授后,认为这是深入龙潭虎穴、实现自己
抱负的良好时机。他以
革命大局为重,不顾个人安危,以大学堂为阵地,开展
革命活动:一方面,他以各种巧妙的方法,诚如
宋教仁所说的“时于言外及之”的方法,讲述
孙中山的
三民主义,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另一方面,他利用在日本
留学时曾经为某些访日的清廷高级官吏做
翻译、同其比较熟识的便利条件,设法接近握有实权的人物;他以出众的
博学多才和高超的
应变能力,周旋于清廷上层,获得一些
权贵的
信任和
重视:由于
清朝管学大臣
孙家鼐与他是
同乡,且孙家鼐是他父亲的授业老师,因而很想推荐
重用他;但是,他志在革命,岂肯接受
清廷委任的官职,所以,他在北京数年为布衣,终日
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