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
突厥首领
阿布思率领部众归附
唐朝,隶属于
朔方军,唐玄宗赐名李献忠。
李林甫在京城遥领朔方节度使的职务,任用李献忠为副将。后来诏命将李献忠的部落改为隶属于
幽州(时称
范阳郡),李献忠一向与
平卢(治今辽宁
朝阳)、
范阳(治今河北
涿州)、
河东(治今山西
永济)三镇节度使
安禄山有矛盾,害怕对自己不利,因此没有听从诏命,反叛逃归
漠北,并且屡次在边境骚扰为患。唐玄宗
李隆基非常气愤,便命令程千里率军讨伐李献忠。
天宝十二载(753年)十一月(《
资治通鉴》作九月),程千里的军队到达西域,发军事文书晓谕
葛逻禄部落,让他们出兵配合讨伐李献忠。李献忠因势单力穷,于是投降
葛逻禄,
葛逻禄首领捆绑李献忠和他的妻子儿女及其部下数千人,押送到程千里的军营。程千里派人飞快地向朝廷上表献捷,
唐玄宗极赞其强悍豪壮。
天宝十三载(754年)三月二十六日,唐玄宗的
勤政楼举行大宴,程千里在楼下献上俘虏李献忠,在朱雀街将李献忠斩首。三月二十八日,程千里因此功劳升任
右金吾卫大将军同正,留在京城担任羽林军副将。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九日,
安禄山于范阳起兵南下,
安史之乱爆发。朝廷诏令程千里到
河东地区招募数万士兵,抵抗叛军,充任河东节度副使、
云中(治今山西
大同)太守。同月二十三日,朝廷任命程千里为潞州长史,命其讨伐叛军。
天宝十五载(756年)正月,程千里改任
上党(治今山西
长治)
长史、
特进,代理
御史中丞,带领军队守卫上党。叛军屡次前来攻城,皆被程千里击败,因功加官至
开府仪同三司、
礼部尚书,兼任
御史大夫。
至德二载(757年)九月二日,当时叛军将领
蔡希德率军围攻上党城,多次派出轻装骑兵在城下挑战。程千里自恃骁勇果敢,打开城墙的吊门,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出城接战,计划活捉蔡希德。程千里所率领的骑兵都非常勇猛,激烈搏斗之中,蔡希德几乎被擒,不料叛军援兵突然赶到,程千里只好收兵退回,哪知入城时城门吊桥毁坏,程千里坠入城壕之中,反被
蔡希德所擒。程千里仰天长叹,对随从的骑兵说:“我不幸遭叛军俘虏,这不是我的过失,这是天意!回到城里后,替我告诉各位将士,让他们好好坚守。军队可以没有统帅,但城池不能丢失!”城中将士们听后,全都痛哭流涕,昼夜严兵把守城楼,叛军始终未能攻克
上党城。叛军于是把程千里押送到洛阳,安禄山之子
安庆绪赦免程千里,任命他担任
特进,并囚禁在
客省。同年十月十六日夜晚,
安庆绪兵败逃跑,安庆绪的丞相
严庄将俘获的唐朝将领程千里、
哥舒翰等三十多人全部杀害。
至德二载(757年)十二月,唐肃宗亲临
丹凤楼进行大赦,下诏追赠殉难的
李憕、
卢奕等人官职,对其家人进行优待抚恤,寻访并厚封其子孙官爵,而程千里终因生前遭叛军俘获,所以未对其褒奖赠官。
《旧唐书·卷第一百八十七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七》《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三·列传第一百一十八》《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至二百二十有记载。
程千里初在
西域从军时,因屡立军功,而升至安西副都护。后来,程千里奉命讨伐背叛
唐朝的
突厥首领李献忠,在
葛逻禄部落的协助之下,迫使李献忠投降,并将其押送京师斩首。
安史之乱时,程千里奉命到
河东募兵数万以抵抗叛军;后率军守卫上党城,屡次击败叛军的进犯。
天宝初年,
夫蒙灵察任安西四镇节度使,程千里与
高仙芝同为安西副都护。高仙芝出身高句丽,程千里很内心很轻视他,与押牙
毕思琛,行官王滔等人多次在夫蒙灵察面前毁谤
高仙芝。天宝六载(747年)十二月,高仙芝因征讨
小勃律之功继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召来程千里责备道:“您外表是个男儿,但心胸却像个妇人一样,这是为什么?”程千里羞惭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