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塞,
秦代所建的要塞。秦国四周有山川险阻,自古称为“四塞之地”。塞,山川险要的地方。
唐朝
高适《
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诗:宫阙皆户前,山河尽檐向。秋风昨夜至,秦塞多清旷。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在
中国古代史特别是秦汉史中,关塞文化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如今,关塞已成为一种重要的
文化符号,总能令人想起“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浑。而关塞文化中著名的“
秦之四塞”,就是秦人崛起和统一的根。先秦之时,秦国为“四塞险固”之地。所谓四塞,包括
函谷关、
武关、
大散关、
萧关。
古都西安,位于
渭河南岸,这片土地因东有
函谷关、西有
大散关、南有
武关、北有
萧关,而称“关中之地”,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兵家重地。自西周起,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而四关即被称为“
关中四关”,又称“秦之四塞”。触摸到了四塞的根,就触摸到了长安
历史的灵魂;怀古四塞,等同于感悟秦汉雄风。四塞俱是进可攻,退可守,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其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占据四塞之险,最终平定天下,统一六国。近距离感悟四塞,触摸历史遗迹,感受秦汉雄风,是每个陕西人的深切愿望。
“
秦孝公据
肴函之固”,
函谷关无疑是四关中最知名的隘口,我国历史上设置最早的雄关
要塞之一。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当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留下了《道德经》五千言,让
函谷关大名鼎鼎。而大秦王朝出函谷灭六国更是闻名遐迩。它地处长安古道,曾是
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誉。
如今,当年的战场已经被众多楼宇等取代,人们在楼宇、庙台和碑林间隐约可以寻觅到当时函谷关残存的
雄风,座座石碑间流落着千年历史的沧桑,让访客依稀可以感悟到时空的扭转带来的繁华与失落。
远在春秋时即已设置“少习关”,战国时改为“
武关”,是秦、楚、韩三国的边界,也是秦东南重要边塞。汉高祖刘邦与项羽争天下,自
武关入关中进咸阳,才引出后来的鸿门宴。
武关地界为“
秦头楚尾”之势,北依少习山险,东西南三面皆临武关河之涧,山环水绕,自古就有“重关天塞控神州”之誉。历史上,凡出长安、东抵三吴、南及湖广者,必走此关。原来的城池已经不见痕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土了大量的瓦当、铜鼎、铜剑等文物,均证明战国及汉代就在此置关设衙。
大散关是关中西南惟一
要塞,在崇山峻岭中的大散关,其气势至今不倒。《史记》中载“北不得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无以固关中”。
大散关自古以来是巴蜀、汉中出入关中之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位于今宝鸡市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清姜河岸,其遗址范围南起
秦岭梁、北至二里关,关址处立有“秦岭”石碑一块。在散关岭上的古散关关门遗址东面,立有“古
大散关遗址”石碑一块。落叶的季节,这里有些萧瑟。清晨这里经常云雾缭绕,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在此驻足观望,就像是无意间误入了古代关卡的刀客,仍然会感受到杀机四伏,这就是
大散关留给今人的无限震慑。
如今的
萧关有些悲凉地屹立在一望无际的西北高原上,它曾是关中的北大门,入关经环江、
马莲河、泾河直抵关中。自战国、秦汉以来,
萧关古道一直是关中与北方的军事、经济、文化交往的主要通道。
萧关不是一个独立的关塞,它与秦长城的战略地位密切相关。秦长城以及在
环县境内沿长城修筑的城镇堡寨,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但是,秦时的宫阙今天早已化作万顷黄土,
萧关古道
不可避免地变得破败,历史的豪迈脚步在这里只短暂停留了片刻,就奔赴而去了,只能依稀辨认出当年的一点点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