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蝇
花蝇科地种蝇属动物
种蝇是花蝇科地种蝇属动物,幼虫蛀食萌动的种子或幼苗的地下组织,引致腐烂死亡。种蝇又名灰地种蝇、菜蛆、根蛆、地蛆,以幼虫在土中为害播下的蔬菜(瓜类、豆类、十字花科蔬菜、菠菜、葱蒜等)种子,取食胚乳或子叶,引起种芽畸形、腐烂而不能出苗;钻食蔬菜根部,引起根茎腐烂或全株枯死。种蝇为世界性害虫,在我国以粤北发生较多。
简介
种蝇,别名 地蛆
分布在中国各地。
寄主 油菜蔬菜果树、观赏草花、灌木、苗木、果树等及仙客来、马蹄莲等温室花木还有多种农作物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6mm,雄稍小。雄体色暗黄或暗褐色,两复眼几乎相连,触角黑色,部背面具黑纵纹3条,前翅基背鬃长度不及盾间沟后的背中鬃之半,后足胚节内下方具1列稠密末端弯曲的短毛;腹部背面中央具黑纵纹1条,各腹节间有1黑色横纹。雌灰色至黄色,两复眼间距为头宽1/3;前翅基背鬃同雄蝇,后足胫节无雄蝇的特征,中足胫节外上方具刚毛1根;腹背中央纵纹不明显。卵长约1mm,长椭圆形,稍弯,乳白色,表面具网纹。幼虫蛆形,体长7—8mm,乳白而稍带浅黄色;尾节具肉质突起7对,1—2对等高,5—6对等长。蛹长4—5mm,红褐或黄褐色,椭圆形,腹末7对突起可辩。
生活习性
年生2—5代,北方以在土中越冬,南方长江流域冬季可见各虫态。种蝇在25℃以上,完成l代19天,春季均温17℃需时42天,秋季均温12—13℃则需51.6天,产卵前期初夏30一40天,晚秋40—60天,35℃以上70%卵不能孵化,幼虫、蛹死亡,故夏季种蝇少见。种蝇喜白天活动,幼虫多在表土下或幼茎内活动。
防治方法
(1)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成虫产卵。
(2)成虫产卵高峰及地蛆孵化盛期及时防治。预测成虫通常采用诱测成虫法。诱剂配方:1份、醋1份、2.5份,加少量辛硫磷拌匀。诱蝇器用大碗,先放少量锯末,然后倒入诱剂加盖,每天在成蝇活动时开盖,及时检查诱杀数量,并注意添补诱杀剂,当诱器内数量突增或雌雄比近1:1时,即为成虫盛期,应立即防治。
(3)在成虫发生期,地面喷粉用5%杀虫畏粉或21%灭杀毙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40%辛·甲·高氯乳油2000倍液(北京顺义县农药厂)、20%蛆虫净乳油2000倍液,隔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当地蛆已钻入幼苗根部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25%爱卡士乳油1200倍液、2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0倍液灌根。
(4)药剂处理土壤或种子 用50%辛硫磷乳油每667m2 200一250g,加水10倍,喷于25—30kg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后浅锄或以同样用量的毒土撒于种沟或地面,随即耕翻,或混入厩肥中施用,或结合灌水施入。还可用2%甲基异柳磷粉每667m2 2—3kg拌细土25—30kg制成毒土或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5%辛硫磷颗粒剂、5%地亚农颗粒剂,每667m2 2.5—3kg处理土壤,都能收到良好效果,并兼治金针虫和蝼蛄。
药剂处理种子:当前用于拌种用的药剂主要有50%辛硫磷、20%异柳磷,其用量一般为药剂1:水30—40:种子400一500;也可用25%辛硫磷胶囊剂等有机磷药剂或用杀虫种衣剂拌种,亦能兼治金针虫和蝼蛄等地下害虫
(5)毒谷 每667m2用25%一50%辛硫磷胶囊剂150一200g拌谷子等饵料5kg左右或50%辛硫磷乳油50一100g拌饵料3—4kg,撒于种沟中,兼治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参考资料
种蝇 .中国农业科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28 16:37
目录
概述
简介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