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副伤寒 Avian paratyphoid,二类传染病。是各种家畜、家禽和人的共患病。
基本信息
禽副伤寒为各种家畜、家禽和人的共患病,对人引起
食物中毒,广义称为副伤寒。
病原学
在世界范围内,从12种禽中报道的副伤寒病原菌有90个型。副伤寒群中的细菌都是革兰氏阴性、不产生芽胞及荚膜的细菌,在血清学上具有相关性。大小一般为0.4~0.6微米×1~3微米,但偶尔也形成短丝状。常靠周鞭毛运动,但在自然条件下,也可遇到无鞭毛或有鞭毛而不能运动的变种。副伤寒
沙门氏菌为
兼性厌氧菌,在牛肉汁和牛肉浸液琼脂以及
肉汤培养基中容易首次
分离培养成功(除粪便外的其他样本)。副伤寒沙门氏菌生长需要简单并能在种类繁多的培养基中生长。该菌对热及多种消毒剂敏感。在自然条件下很易生存和繁殖,成为该病易于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垫料、饲料中副伤寒沙门氏菌可生存数月、数年。
流行病学
大多数种类的温血和冷血动物都可发生副伤寒感染。在家禽中,副伤寒感染最常见于鸡和火鸡。常在孵化后两周之内感染发病,6~10天达最高峰。呈地方流行性,病死率从很低到10%~20%不等,严重者高达80%以上。1月龄以上的家禽有较强的抵抗力,一般不引起死亡。成年禽往往不表现临诊症状。火鸡的副伤寒感染,可偶尔经卵巢直接传递,卵感染率低。鸡经卵巢直接传递并不常见,在产蛋过程中蛋壳被粪便污染或在产出后被污染,对该病的传播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感染鸡的粪便是最常见的病菌来源。
临床症状
幼禽:经带菌卵感染或出壳雏禽在孵化器感染病菌,常呈败血症经过,往往不显任何症状迅速死亡。年龄较大的幼禽则常取亚急性经过。各种幼禽副伤寒的症状大致相似,主要表现如下:嗜眠呆立,垂头闭眼,两翼下垂,羽毛松乱,显著厌食,饮水增加,水泄样下痢,肛门粘有粪便,怕冷而靠近热源处或相互拥挤。呼吸症状不常见到。雏鸭感染该病常见颤抖、喘息及眼睑浮肿等症状。常猝然倒地而死,故有“猝倒病”之称。
成年禽:在自然情况下,一般为慢性带菌者,常不出现症状。病菌存在于内脏器官和肠道中。急性病例罕见,有时可出现水泄样下痢、精神沉郁、倦怠、两翅下垂、羽毛松乱等症状。
病理变化
最急性死亡的病雏,完全不见病变。
雏鸭感染莫斯科沙门氏菌(S.moscow),肝脏呈青铜色,并有灰色坏死灶。气囊呈现轻微混浊,具有黄色
纤维蛋白样斑点。北京鸭感染
鼠伤寒沙门氏菌和
肠炎沙门氏菌时,见肝脏显著肿大,有时有坏死灶。盲肠内形成干酪样物,直肠肿大并有出血斑点。还有心包炎、心外膜炎及心肌炎。
成年禽
急性感染的病变,见肝、脾、肾充血肿胀,出血性或
坏死性肠炎。心包炎及腹膜炎。在产卵鸡中,可见到输卵管的坏死和增生,卵巢的坏死及化脓,这种病变常扩展为全面腹膜炎。
慢性感染的成年鸡特别是肠道带菌者,常无明显的病变。
诊断
按照症状、病理变化,并根据该鸡群过去发病历史,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决定于病原的分离和鉴定。幼禽急性病例,必须直接自肝、脾、心血、肺、十二指肠和盲肠或其他器官分离病菌。
对于慢性患禽的生产诊断,目前还没有可靠的方法。血清学方法,由于引起禽副伤寒的沙门氏菌种类多,且与其他肠道菌可发生交互凝集,而未能象鸡白痢或鸡伤寒那样获得广泛使用。
防制
药物治疗可以降低禽副伤寒的病死率,并可控制该病的发展和扩散。治疗方法与鸡白痢同。但治愈后家禽可成为长期带菌者,因此治愈的幼禽不能留作种用。用呋喃类药治疗该病,可以抑制凝集素产生。用
喹诺酮类药物、磺胺药或
呋喃唑酮治疗均可减少带菌者。
尚无有效菌苗可资利用,故预防该病重在严格实施一般性的卫生消毒和隔离检疫措施。可参考鸡白痢的防制措施。
为了防止该病从畜禽传染给人,病畜禽应严格执行
无害化处理。加强屠宰检验,特别是急宰病畜禽的检验和处理。向群众宣传,肉类一定要充分煮熟,家庭和食堂保存的食物注意防止鼠类窃食,以免其排泄物污染。饲养员、兽医、屠宰人员以及其他经常与畜禽及其产品接触的人员,应注意卫生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