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亭燕,
词牌名,又名“离亭宴”。以
张先《
离亭宴·公择别吴兴·般涉调》为正体,双调七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另有双调七十二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变体。代表作品有
张昪《
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等。
词牌沿革
此词牌始于宋人张先,因其词有“随处是离亭别宴”句,取以为调名。此调大概是“
荆州亭”的变体。《
张子野词》注:“般涉调。”此调虽始自张先,而宋人皆照张昪“一带江山如画”填作,张先《离亭宴》词七十七字,宋人多随张昪词作七十二字体。
张昪词为宋词名篇,词意有苍凉萧远之致。
黄庭坚《次韵答廖明略见寄》词:“十载尊前谈笑。天禄故人年少。可是陆沉英俊地,看即琐窗批诏。此处忽相逢,潦倒秃翁同调。西顾郎官湖渺。事看庚楼人小。短艇绝江空怅望。寄得诗来高妙。梦去倚君傍,胡蝶归来清晓。”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首,他去世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
晁补之作《次韵吊豫章黄鲁直》词:“丹府黄香堪笑。章台坠鞭年少。细雨春风花落处,醉里中人传诏。却上五湖船,悲歌楚狂同调。青草荆江波渺。香炉紫霄簪小。人在江山长依旧,幼妇空传辞妙。洒泪作招魂,枫林子规啼晓。”此调六字句共八句,占全调三分之二,而且用韵处均为六字句,形成稳重严整的特色,兼用仄声韵,故有抑郁之声情。此调宜用于怀古、感世、悼亡等严肃题材。
格律说明
正体,双调七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以张先《离亭宴·公择别吴兴·般涉调》为代表。坊本此词后段第五、六句“更上玉楼西,归雁与征帆俱远”,与前段句读参差,今照《蕉雪堂词谱》校定。 此词前后段第二句俱七字,第五句俱六字,无别首宋词可校,故可平可仄悉注张昪词下。
变体,双调七十二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以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为代表。此校张先词,前段起句添一字,前后段第二句、第四、五句各减一字异。晁补之“忆向吴兴”词,黄庭坚“十载尊前”词正与此同。惟晁词别首前后段第二句“章台坠鞭年少”、“香炉紫霄簪小”,两结句“悲歌楚狂同调”、“枫林子规啼晓”,俱作“平平仄平平仄”,与此小异。 又按晁词前段起句“忆向吴兴假守”,“假”字仄声。又“丹府黄香堪笑”,“丹”字平声。第三句“仪凤桥边兰舟过”,“仪”字、“桥”字、“舟”字俱平声。第四句“映水雕甍华牗”,“雕”字平声。后段起句“携手松亭难又”,“松”字平声。第三句“人去江山长依旧”,“江”字、“依”字俱平声。又黄词后段第二句“试看庾楼人小”,“试”字仄声。第三句“短艇绝江空怅望”,“短”字仄声。
格律对照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离亭宴·公择别吴兴·般涉调》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捧黄封诏卷,随处是、离亭别宴。红翠成轮歌未遍,早已恨、野桥风便。此去济南非久,惟有凤池鸾殿。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三月花飞几片,又减却、芳菲过半。千里恩深云海浅,民爱比、春流不断。更上玉楼西望,雁与征帆俱远。
变体
格律对照例词:《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中仄,仄仄中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中中仄平平仄。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翠色冷光相射。蓼岸荻花洲,隐映竹篱茅舍。
平仄中平平仄,中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中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句平中中平平仄。
天际客帆高挂,门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危阑,红日无言西下。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典范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