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性学领域,禁欲是指在性活动方面对自身欲望的节制或约束,这是因为涉及医学、心理、法律、社会、经济、哲学、道德或宗教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使个体出现避免性活动的某些或所有方面。
禁欲观念
禁欲可能是自愿的(个人出于道德、宗教、哲学或其他原因选择不参与性活动),也可能是社会环境导致的非自愿结果(当一个人无法找到同意的性伴侣),也可能是法律强制的(例如在婚外性行为是非法的国家,在监狱等)。婚前禁欲在一些社会是被社会规范所要求的,常使用“
贞洁”或“
处女”之类的道德语言,并将禁欲定义为一种态度或承诺。此外,禁欲与
无性恋是不同的,无性恋是指人们感觉不到性吸引力的
性取向。
最严苛和顽固的禁欲观念,是在欧洲的
中世纪。纵观历史,在20世纪之前,一直有一些人认为禁欲对健康有很多好处。尤其是对男性而言,许多精神和身体疾病主要是由
射精精尽人亡自慰行为。
性欲作为人类一项基本的生命活动状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饱受争议,尽管儒家圣人孟子也承认“食色 , 性也”。对禁欲而言,它是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是有多种原因导致的,因此需要针对具体的状况进行分析,才能判断禁欲的适切性。
禁欲由来
与宗教有关
在古代的东西方,禁欲被认为是能使个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达到一定高度的生活方式,并以此求得心灵的圣洁。在早期,禁欲是作为一种宗教禁忌而产生的,它出于人们对“神”的信仰、崇拜和畏惧,并认为只有通过禁欲才能增加对“神”的神圣性和与神的相通。禁欲,极具宗教主义色彩,且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含义。
在世界上有很多宗教都提倡有所禁欲,它们大多追求远离红尘,放下肉身,戒色戒欲,实际上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因为,无论多么忠诚的宗教信徒,作为一个本就存在性欲的人而言,
首先体验到了肉体上的蠢蠢欲动,之后是要抵御各种诱惑和压抑内心的躁动,而当一旦从宗教信仰中挣脱出来,则内心的欲望则会高出常人,这就为纵欲奠定了基础。禁欲是对人性的一种压制,打压力度越大,其反作用就越大,禁欲的背后又往往是更大的纵欲,甚至是畸形的纵欲。从一些宗教对于性的压制中不难看出,纵欲和禁欲是相互影响,形影相随的。
与文化有关
在大多数文化背景下,婚外性行为被认为是与贞洁观念相违背的。一些原教旨主义较强的社会文化禁止一个人与其配偶以外的任何人发生性行为,正如过去的法律制度和社会规范所做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为保持贞洁,规定未婚人士禁欲。虽然贞节一直被用作性节制,但两者相似而且有不同的行为和限制。
在一些国家,婚外性行为被认为是非法的,这与特定区域的法律、文化以及宗教和政治传统有关。比如,在一些穆斯林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科威特、摩洛哥等国家,任何形式的婚外性行为都是非法的,并作为一种性禁忌来约束人们。
与道德有关
“禁欲主义”是一种道德理论,禁欲主义者要求自己必须摒弃对肉体欲望的渴盼。“禁欲主义”源于宗教教义与苦行仪式,当时的人们为了忍受现实中悲痛和困苦的生活,采取了禁欲来压制自己内心对欲望的渴盼。
在“禁欲主义”的观念中,欲望是一种对人类极为有害,自私低贱的行为,同时也是万恶之源,是不道德的。因此,“禁欲主义”对自己肉体欲望的苛求和对肉体享乐予以摒除。在西方基督教中世纪时期、东方佛教、宋明理学的道德说教中,都将“禁欲主义”推到了极端的方向,使禁欲主义成为了一种常态生活方式。
与健康有关
有些男性认为,禁欲可保精保元气,这样就可延年益寿。因而,在自己性能力依然存在的状况下,就停止了性生活。从现代医学来看,通过禁欲来保存元气和延年益寿,是缺乏科学根据的。男性长期禁欲,将会导致性功能的丧失。因为禁欲破坏了机体平衡,降低了
性激素的分泌,性本能受到压抑而使得聚集的性欲望无法得以释放,因此对心理和身体带来损害。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均表明,性器官的正常使用,可以延缓性功能衰退的速度,可以保持性激素正常的分泌。长期禁欲,性器官就会衰退、萎缩,成为无法再用之物。
常有观点认为,怀孕期不适宜过性生活,伴侣是要禁欲的。但是孕期并非不可以做爱,更无须要禁欲。在孕期,伴侣间的性生活以满足基本性需求、增加彼此亲密感为主,不建议发生以寻求刺激为目的的激情性爱。因此,为了保证安全,男女双方,特别是男性插入的力度和速度要有所控制,时刻注意女性的感受。伴侣之间要注意沟通交流,如果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停止性交,必要时到医院进行检査。
此外,从健康方面来说,禁欲可作为预防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他性传播感染(STI)和青少年怀孕的重要行为策略。禁欲可以用行为术语来定义,如“推迟性行为”或“从未有过阴道性行为”,或如果有过性经历,也就是曾经有过性行为,则避免进一步的性行为。
适度和谐的性生活可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还能增进夫妻感情和身心健康。既不要纵欲,也不要禁欲(包括中断性交),一切顺其自然,才是可取的态度。性生活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夫妻恩爱、家庭幸福所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