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恋(Asexuality,也称为nonsexuality),是指一些不具有性欲望或者宣称自己没有性取向的人,即不会对男性或女性任一性别表现出性欲望,即缺乏性冲动。2004年发表的研究结果提及无性恋占人口的1%。不过无性恋是否是一种性取向都还有争议。
定义
学术界通常将无性恋定义为“不受到性吸引,或是对性行为缺乏兴趣”,而无性恋者可能会将无性恋定义为“缺乏或少有性欲、性吸引、性行为,仅仅享受浪漫的恋爱关系”。此外,也有一些无性恋者可能会因自身的认同而有着不同的定义。世界最大无性恋线上社区“无性恋能见度和教育网络”(The 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AVEN)称:“没有一个像石蕊试纸一样的东西能够直接确定一个人是否为无性恋。无性恋就像其他的性倾向一样,它的核心概念只是一个人们用来寻找自我的词汇。如果有人觉得无性恋这个词很适合用来表达他们自己,我们十分鼓励他们去使用这个词汇”。由此可见,无性恋的定义很广泛,因为每个无性恋者之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
虽然无性恋者通常不受到他人的性吸引,但有些无性恋者依然具有与他人产生浪漫情感并建立亲密关系的愿望。与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将性欲指向和浪漫倾向合并称为性倾向不同,无性恋的术语中性倾向被替换成了浪漫倾向(romantic)。性倾向的心理学基础可以被简要划分为四类:性吸引与性唤起(attraction and arousal)、行为(behaviour)、认知(cognition)和欲望(desire)。无性恋者并非同时缺乏上述四种元素,只是他们认为性与爱是不同的,可以仅爱伴侣而不受其性吸引或不因伴侣产生性唤起。无浪漫倾向的无性恋者认为理想的亲密关系类似友情,不需要肢体的参与,而有浪漫倾向的无性恋者则喜欢不含有性暗示的肢体接触。
下表为对自我认同为无性恋者的个人的大致分类:
无性恋相关研究
心理学与精神病学观点
无性恋通常不被认为是一种疾病或是性功能障碍(性高潮障碍、性感缺乏等)。医学上的性欲机能减退障碍(hypoactive sexual desire disorder,HSDD)有严格的诊断标准,其中之一是患者至少在六个月内感受到极度痛苦或病症影响了人际关系。无性恋者一般不会因为性方面的事情感到显著的痛苦或是社交困难,因此二者有本质上的不同。同样,无性恋也与性功能障碍(或称性功能紊乱、性障碍)不符,因为它不符合性功能障碍“任何在人类性反应周期中,导致人们产生心理痛苦的问题”的定义。无性恋者只是持久地无法感受到性吸引,大多没有性欲、性经验、对于性的负面情绪以及忧郁症状,且无性恋中并没有包含异常比例的述情障碍、忧郁症或人格障碍族群。有些无性恋者的无性状态也许可以用上述症状或疾病来解释,但如果当事人并不认为无法感受到性吸引是个问题,也不觉得缺乏性欲是种损失,无性恋就不是疾病,他人应给予尊重。目前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DSM-5)中尚未出现无性恋词条。
无性恋者的性活动
缺乏性欲不意味无性恋者不会参与任何性活动,无性恋者也可能会
自慰或与伴侣
性交,但并非以满足性欲为目的。比利时家庭与性学研究者艾伦·霍登霍夫(Ellen Houdenhove)2015年的调查显示,无性恋者与伴侣性交的比例从27%至43%不等。无性恋者同意与他人进行性活动的原因很多,例如满足好奇心、显得“正常”、有生育意愿等,而更多的人是为了取悦伴侣。同时,有浪漫倾向的无性恋者也希望获得陪伴、肢体亲密与和谐的伴侣关系。如果他们的伴侣有性需求,那么与其发生性行为将有利于维持彼此的关系。
无性恋者的自慰活动虽然没有有性恋者频繁,但他们也可能会自慰。2013年,加拿大布鲁克大学(Brock University)公共卫生学系教授安东尼·博加特(Anthony Bogaert)的一项研究显示,有42%的无性恋者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有自慰行为,而有性恋者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有自慰行为的比例为70%,可见无性恋者自慰比例较低。吸引无性恋者自慰的可能不是性快感,而是自慰的保健和实用功能,例如避免精液淤积、疏解骨盆处充血、缓解日常压力等。无性恋者可能用有性描写的故事或影像加入性活动,但他们偏好抽离于场景之外而非自己与人物发生关系。换言之,即便观看成人录像,其中的角色对他们依然没有性吸引力。从无性恋者多种多样的情感状况和性活动可以看出,“无性恋”并不是与“有性恋”界限分明的群体,除了维持“不受性吸引”这个核心概念外,无性恋者的生活模式十分多样。
流行度
虽然“无性恋”一词从20世纪初才见诸媒体,但在此之前,美国生物学家及性学家阿尔弗雷德·金赛(Alfred Charles Kinsey)已对人群中类似的无性现象进行过研究。金赛量表将人依据对异性及同性的性反应分为0到6级,并加入X级(中译本为7级)来表示“无论对哪一性别的个体都没有性反应和性活动”。其中属于X级的女性中,未婚者占1%~3%,在婚者占1%~3%,曾婚者占5%~8%;男性数据为未婚者占5%~8%,在婚者占0%,曾婚者占1%~2%。金赛量表更侧重于是否存在性行为,而现代定义则强调无性恋缺少性吸引的特质,因此金赛量表对研究无性恋来说可能不够准确。
针对无性恋群体的不同研究得出的数据各不相同。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在2000~2001年度发布的《英国全国性态度和生活形态调查》(The National Survey of Sexual Attitudes and Lifestyles)显示,在16~44岁的英国人中,无性恋的比例只有0.4%,其中男性与女性的数据分别为0.3%与0.5%,而在10年前的首次调查中,无性恋的比例为0.9%,其中男性与女性的数据分别为0.8%与1.0%。2004年安东尼·博加特(Anthony Bogaert)的另一项研究表明,1%的英国人感受不到性吸引。需要注意的是,有30%本来要加入研究的参与者最终未能参与,其中许多是对性行为不感兴趣的人,无性恋群体比较容易被忽视是参与者流失的原因之一。
无性恋、柏拉图式恋爱和禁欲的区别
人们容易将无性恋与柏拉图式恋爱或禁欲相混淆。上述概念有各自的侧重点,以下是它们之间的区别。
柏拉图恋爱者相比性欲更追求精神的升华和心灵的沟通,他们不止于爱一个单独的事物,而是放眼知识和思想,热爱一切美的事物。柏拉图的论点是,爱情发生于年长男子与少年男子之间,爱情的对象应当是少年男子的灵魂,真正爱情的本质特征并不排斥肉体,追求美的活动可以从美的肉体开始,通过对象的各种表象,直至看到“充满美的广阔天地”,并与真理发生联系。而无性恋者没有类似的追求,其表现仅为感受不到性吸引力。
无性恋与禁欲的概念也有所不同。禁欲是指选择不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或自行决定什么时候和谁发生性关系,是人们出于宗教、习俗或个人选择等原因遵循的一种生活方式。禁欲者可以选择开始或停止禁欲,但无性恋者并不是主动禁止自己发生性关系,而是没有追求
性生活的原动力。
无性恋文化
无性恋社群
受惠于互联网于社交媒体的发展,许多无性恋社群得以建立,其中规模最大的为“无性恋能见度和教育网络”(The 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AVEN)。该网站于2001年由美国的无性恋行动主义者大卫·杰(David Jay)创立,旨在“提高公众对无性恋的接受度、创造对无性恋议题的讨论机会以及促进无性恋社群的成长”。网站科普大量无性恋知识,为遇到困难的无性恋者提供帮助,并不定期开展无性恋的相关研究。
无性恋的标志
2010年8月,经世界各地无性恋社群投票表决,将黑、灰、白、紫四色旗帜设定为无性恋旗,在2011年的各地同志骄傲游行中,无性恋旗帜已经被广泛使用。四种颜色象征意义如下:
黑:无性恋者
灰:半性恋者
白:有性恋者
紫:支持无性恋者的盟友
一些无性恋者或支持者会在右手中指上戴一枚黑色指环(Ace ring),材质不限,只要是黑色的即可。有些无性恋者用纸牌作为身份标识,红桃A代表有浪漫倾向无性恋,黑桃A代表无浪漫倾向无性恋。
无性恋群体面对的困境
相对于其他性少数群体,例如同性恋与双性恋,无性恋者群体更有可能受到歧视。许多异性恋者与同性恋者认为无性恋冷酷且缺乏人性,且男无性恋者比女无性恋者更容易受到这种评价。英国社会学学者马克·卡里根(Mark Carrigan)提出,对无性恋群体的歧视与对常见于针对其他性少数群体的“恐惧症”不同,这种歧视形式更类似于出于不理解无性恋现象而让无性恋群体进一步边缘化和不可见。卡利·塞兰科夫斯基(Karli Cerankowski)指出了无性恋者追求平权时遇到的困境,即无性恋的存在本身就对“有性亲密关系高于无性亲密关系”以及“健康的人需要有性欲并能受到来自他人的性吸引力”的普遍观点产生了挑战。而在认为“人人皆可受到性吸引”的大环境下,现身的无性恋者也容易成为部分有性恋者的“征服”对象,后者会试图使无性恋者转变为“有性恋者”。
与无性恋相关的常见疑问
无性恋是病吗?
答:无性恋通常不被认为是一种疾病或是性功能障碍,因为一个无性恋者不一定有医学上的障碍或是社交障碍。同时,无性恋者一般不会因为性方面的事情感到显著的痛苦、社交困难,或是缺少性刺激,这与性功能障碍者有所不同。如果当事人并不觉得自身的状况给自己带来困扰,或者不参与性行为是种损失,无性恋就不是疾病。
无性恋者有与伴侣进行性行为的义务吗?
答:无性恋者没有与有性恋伴侣进行性行为的义务。相互许可是与伴侣健康、愉快且自愿发生性行为的关键,即便是在
亲密关系中,发生性行为也需要双方的许可,任何一方都可以对接下来的性行为表示拒绝。如果无性恋者无意与伴侣性交,对方不可采取强制行动。亲密关系中的强迫性行为依然是
性暴力的一种,亲密伴侣间的暴力也是对人权的侵犯,但并非受害者的过错。如果双方因为性活动产生分歧,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协商处理相关事宜。
无性恋者只能单身吗?
答:无性恋者不一定必须单身。有浪漫倾向的无性恋者一样会受到浪漫感情的吸引,一样渴望亲密关系,性交行为并不是表达爱的必要方式。但对无浪漫倾向的无性恋者来说,友谊关系是更好的选择。
影视媒体中的无性恋形象
“无性恋”作为概念的出现时间较晚,影视中以无性恋表现自己身份的角色也不多,但柯南·道尔(Arthur Ignatius Conan Doyle)塑造的福尔摩斯可能被归类为无性恋。这位侦探自称“感情作用会影响清醒的理智”,即只被才智驱动而对肉欲没有兴趣。
后期的部分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公开自己无性恋身份的角色,例如动画片《马男波杰克》中主角之一的托德·查韦斯(Todd Chavez)在第五季第三集中公开自己的无性恋者身份,这个角色形象也被广泛接纳为无性恋社群的代表之一。
另有角色因创作者的言论与无性恋身份产生连结,例如《海绵宝宝》的制作人史蒂芬·海伦伯格(Stephen Hillenburg)在澄清海绵宝宝与派大星之间的关系时提到,相比同性恋或异性恋,他更愿意把他们的定义为“无性(Asexual)”,同时,他也以海绵的无性
生殖为例来进一步解释角色间并不一定需要亲密关系。
2011年的一部纪录片《(无)性恋》在热衷追逐性的社会氛围下,面对社会科学调查的空缺和巨大的偏见和误解,采访了数位无性恋者,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艰难的自我探索历程。影片中呈现的无性恋者的人生历程和生活各不相同,但他们愿意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希望社会能更多地看见和接纳无性恋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