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一行投奔梁山时,正是
宋江骑虎难下之时,梁山由
吴用率领阮氏三兄弟、吕方、
郭盛等援兵援助宋江。不要小瞧这次增援,宋江同吴用真正的水乳交融,合作无间就是从这次的三打
祝家庄开始的。孙立投效心切就同吴用会合,献上此卧底之计。于是就直接冒充登州驻军调防梁山附近的郓州市,途进独龙岗,顺道拜访师兄
栾廷玉。栾廷玉虽然智谋过人,武功高强,但是想不到自己师出同门的兄弟会把自己卖了。他并不知道孙立一伙在
登州犯下了大案已成逃犯,还以为孙立还是政府军少校营长,所以以诚相待。祝氏兄弟看孙立一行拖家带口的,又是栾廷玉的好友,也就毫不怀疑了。孙立并假意帮祝家庄打梁山,梁山自然十分配合,故意让孙立活捉了
石秀,这样孙立就彻底赢得祝家庄的信任了。
一切安排妥当,于是宋江按照
杜兴告知的祝家庄的弱点,出动4路兵马从4个方向夹攻打祝家庄的前后门,调开了祝氏兄弟。而孙立一伙则趁机里应外合,放出被被俘的梁山兄弟秦明,邓飞,时迁,黄信,王英,石秀,杨林等七人,从内往外杀出。这个让宋江费尽心思无法攻破的祝家庄就这样亡在了栾廷玉的好兄弟孙立手上了,祝家满门也给梁山杀得干干净净,祝朝奉死在
石秀手上,
祝虎死于吕方郭盛,
祝龙和
祝彪被
李逵砍死。
第四十六回店小二介绍祝家庄:“庄主太公祝朝奉,有三个儿子,称为祝氏三杰。”古人有避名讳的习俗,尤其是店小二,不应直呼庄主名字。宋朝文阶官有朝奉郎,自金以后无此官名。“祝朝奉”应是官称,何心先生在《水浒研究》第十九章中认为,第五十回“祝朝奉坐在庄门上,左边栾廷玉,右边孙提辖”之描写不合情理,“朝奉只是富翁的尊称,并非现任上级官吏,怎能端坐正中,发号施令,而孙立反如偏裨牙将一般,在旁侍立”。实际上,此处应是留下了宋人说书的痕迹,祝太公有朝奉郎的官位,可以居中。当然,在往后的明人小说中,又将“朝奉”作为老板等的尊称。《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十八卷《程朝奉单遇无头妇》有一段解释:“成化年间,直隶徽州府有一个商人,姓程。他那边土俗,但是有资财的,就呼为朝奉。盖宋时有朝奉大夫,就是像称呼富人为员外一般,总是尊他。”此段解释显然有不确之处。宋朝文武阶官往往是官高者名大夫,官低者名郎。如朝奉大夫是从六品,朝奉郎是正七品。人们在称呼其官称时亦须有别。据《鄂国金佗续编》卷5,岳飞为亲卫大夫,则称“亲卫岳大夫”,朝奉大夫的称呼亦当依此,故称祝朝奉者,应为朝奉郎。
据宋官制,所设的朝奉大夫、朝奉郎,原来分别为正五品下阶文散官和正六品上阶文散官。元丰三年(1080),改为新寄禄官,朝奉大夫相当于旧寄禄官后行郎中,朝奉郎相当于旧寄禄官中行员外郎、左右司谏。按,朝奉大夫、朝奉郎都是闲官,只是给了个空衔,却没有俸禄,更无实际职权,但可以配戴相应的官帽官服,大概在开办红白喜事时,允许能享受五六品的同官阶政治待遇,出出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