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思潮
哲学术语
社会思潮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它具有“潮水”般的流动性与有涨有落的阶段性。其形成有时是自发的,有时则是因思想家的推动或倡导。其性质和具体表现多种多样。要研究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思潮,既要考察该时期的社会心理的动向,也要研究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思想学派及其思想家。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气候的“晴雨表”。具有整体性普遍性的社会思潮,是时代必然性的产物,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无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艺思潮,还是法国古典时代掀起的悲剧运动狂风,以及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涌起的社会改革思潮,都与当时人们社会生活条件相联系着,具有浓厚的时代精神。一个民族在一定的时代里,接受什么样的社会思潮,常常反映了该民族的思想和理论水平。社会思潮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解释
社会思潮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一定阶段、一定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一种思想倾向。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的社会思潮,是当代起主导作用的社会思潮,全民在这样的社会思潮影响下,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人事管理者可借助这一社会思潮的力量,适度加大舆论宣传,强化改革宣传的力度,有助于人事改革的社会思潮的形成。
特征
1.现代性
3.群体性
5.变动性
思潮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向着成熟的学术理论发展,向着普遍的社会心理发展,渗透,和沉淀,影响力不断扩大。
6大特点
(1)历史性。表现为社会思潮总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并带有该时代的印记,对该时代人们的精神层面、生活层面起着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影响。
(2)区域性。表现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背景、生产力水平的差异而生成的各异的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有国外引进的,也有本土产生的。
(3)群体性。表现为社会思潮在一定阶级或阶层的人群中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与支持,显现出绝大多数人的共鸣与趋同。
(4)功利性。表现为社会思潮作为一定社会利益集团的一种愿望表达,它总是带有明显的目的亦即功利色彩,与其利益和要求联系在一起。
(5)变异性。表现为社会思潮的时效,并非一成不变。当现有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方向一致时,其思潮就能保持、维护、控制在稳定的状态;反之,就会刺激社会信息反馈机制的调整,迫使意识形态升级换代,以新的面目出现。
(6)症候性。表现为社会思潮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情感的表征,是政治、经济矛盾运动的直接反映。大量社会潜意识的产生和郁积会蔓延成某种症候,并以象征化的符号来宣泄。
社会思潮也可以定义为:经过思想家倡导而在大众中持续流行,与时代和社会重大问题相关的较系统较集中的那些思想观点的运动。
主要区别
1.社会思潮与社会意识: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特殊运动形式
2.社会思潮与学术派别:
相同点:都有主题代表观点基本的学术立场和兴衰
不同点:影响不同,社会思潮影响更广泛
寿命不同,学派会衰落,思潮的影响却不败
学术派别的思想理论是社会思潮的核心,是社会思潮的理论代表。
学术派别的领袖也有可能成为社会思潮的代表。
3.社会思潮与“社会热点”
相同点:都是舆论和大众的思想的反映。
不同点:持续时间不同,“热点”热得快冷得也快,社会思潮潮起潮落,持续不断。
两者是互动的,社会思潮可以与“热点”结合,广泛传播
社会思潮的发生:
历史前提:
1.社会意识的客观化 2.精神文化的专门化 3.传播媒介的大众化
现实基础:
客观:大改革大动乱的时代,为解决社会出现的重大问题。
主观:精神领袖思想家的出现;人民大众的参与
社会思潮的传播途径和方式:
经过三级层面传播(分三级扩散)
第一级专业学术界,这是思潮的源头,也是核心
第二级一般知识界
第三级社会公众
核心层的思想能否被第二层接受和热情拥护,是思想能否形成的关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09 12:49
目录
概述
解释
特征
6大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