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控溅射原理:
电子在
电场的作用下加速飞向基片的过程中与氩
原子发生碰撞,电离出大量的氩离子和电子,电子飞向基片。氩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轰击靶材,溅射出大量的靶材原子,呈中性的靶原子(或分子)沉积在基片上成膜。
二次电子在加速飞向基片的过程中受到磁场洛伦兹力的影响,被束缚在靠近靶面的
等离子体区域内,该区域内等离子体密度很高,二次电子在磁场的作用下围绕靶面作
圆周运动,该电子的运动路径很长。
在运动过程中不断的与氩
原子发生碰撞
电离出大量的氩离子轰击靶材,经过多次碰撞后电子的能量逐渐降低,摆脱磁力线的束缚,远离靶材,最终沉积在基片上。 磁控溅射就是以磁场束缚和延长电子的运动路径,改变电子的运动方向,提高工作气体的电离率和有效利用电子的能量。电子的归宿不仅仅是基片,
真空室内壁及靶源
阳极也是电子归宿。但一般基片与真空室及阳极在同一电势。磁场与
电场的交互作用( E X B drift)使单个电子轨迹呈三维螺旋状,而不是仅仅在靶面
圆周运动。至于靶面圆周型的溅射轮廓,那是靶源磁场磁力线呈圆周形状分布。磁力线分布方向不同会对成膜有很大关系。 在E X B shift机理下工作的除磁控溅射外,还有多弧镀靶源,离子源,等离子源等都在此原理下工作。所不同的是
电场方向,电压电流大小等因素。
磁控溅射的特点是成膜速率高,基片温度低,膜的
粘附性好,可实现大面积镀膜。该技术可以分为直流磁控溅射法和射频
磁控溅射法。
磁控溅射(magnetron-sputtering)是7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高速低温溅射技术”。磁控溅射是在
阴极靶的表面上方形成一个正交电磁场。当溅射产生的二次电子在阴极位降区内被加速为高能电子后,并不直接飞向
阳极,而是在正交电磁场作用下作来回振荡的近似
摆线的运动。高能电子不断与气体分子发生碰撞并向后者转移能量,使之电离而本身变成低能电子。这些低能电子最终沿磁力线漂移到阴极附近的辅助阳极而被吸收,避免高能电子对
极板的强烈轰击,消除了
二极溅射中极板被轰击加热和被电子辐照引起的损伤,体现出磁控溅射中极板“低温”的特点。由于外加磁场的存在,电子的复杂运动增加了电离率,实现了高速溅射。磁控溅射的技术特点是要在阴极靶面附件产生与
电场方向垂直的磁场,一般采用
永久磁铁实现。
如果靶材是
磁性材料,磁力线被靶材屏蔽,磁力线难以穿透靶材在靶材表面上方形成磁场,磁控的作用将大大降低。因此,溅射磁性材料时,一方面要求磁控靶的磁场要强一些,另一方面靶材也要制备的薄一些,以便磁力线能穿过靶材,在靶面上方产生磁控作用。
磁控溅射设备一般根据所采用的电源的不同又可分为直流溅射和射频溅射两种。直流磁控溅射的特点是在阳极基片和
阴极靶之间加一个直流电压,阳离子在
电场的作用下轰击靶材,它的溅射速率一般都比较大。但是直流溅射一般只能用于
金属靶材,因为如果是绝缘体靶材,则由于阳粒子在靶表面积累,造成所谓的“靶中毒”,溅射率越来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