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座车是客车车厢的一种,中间有过道,两边是
座位,每排可坐二至三人.两排座中间靠近车窗有固定茶几。.通常卫生间,茶炉室各一个,附加列车员办公间一间. 硬座车是
铁路客车中最普通的车厢,也是档次最低的.随着我国
铁路技术的发展,硬座车也由原来的老式绿皮车发展成了空调车,而且自备配电室和自来水净化设备。硬座车车底主要有:
25G型客车、
25K型客车、
25T型客车三种。由于硬座车价格相对低廉,载客量相比其他车厢大,提供站票等优点,成为大多数老百姓乘坐火车的首选。
结构
1 平面布置
该车两端设通过台,一位端设有乘务员
南京浦镇车辆厂产品开发处210032 南京收稿日期: 1996—03—14Y Z25G型空调硬座车室、配电室、茶炉室; 二位端设有两个厕所和1个大洗脸间。客室中部为开敞式大客室,内设3人和2人座椅共118席。在二位端的布置上,采用两侧布置的两个厕所和两个洗脸间时,由于受定员的限制, 每个洗脸间都较小,只能容纳1人,到了洗漱高峰时,两侧等候的人员容易造成过道堵塞。本次设计将两个厕所并排设在一位侧,在其对面设一个带有3人洗脸柜的大洗脸室,可同时供3人使用,且由于等候人员在一侧,也不易造成走道的堵塞。 洗脸柜旁设有清洁工具柜,便于乘务人员清扫时使用。
2 车体钢结构
采用无中梁薄壁筒形整体承载结构。 外墙板为平板。厚度不超过6mm 的钢板和压型件采用耐候钢。 枕梁以内的地板采用厚为1.6m m的波纹钢板,枕梁以外地板及空调平顶板采用厚为2mm 的不锈钢板,以增强防腐能力。 在枕内枕梁下盖板与侧梁下翼缘连接处设有圆弧型补板,枕内侧梁设有补强立板。侧墙板厚为2. 5m m,顶板厚为2mm。侧立柱和车顶弯梁均采用? 形梁,车顶侧梁和车体两端组装了耐磨、低噪声风挡、15 号高强度车钩和G1型大容量缓冲器。
我厂现有车的空调平顶结构,都是将空调车顶组成后,再把空调机座组焊在平顶上。焊缝过多,且由于平顶骨架和机座多为厚钢板压型件,而顶板厚度又很薄,易造成焊接变形和顶板焊穿而使平顶漏雨。本次设计,将空调机座伸至平顶以下并与骨架组成整体承载结构,平顶板在机座两侧分块并与机座立板焊接,减少了焊缝,解决了焊接变形和漏雨问
3 车体内部结构
车体内部采用少木结构。 地板为厚 20mm 胶板,上铺3m m阻燃地板布。为了减少振动,地板梁与钢结构接触面铺有隔声减振垫。侧墙、间壁板采用双面贴塑胶合板,客室侧顶板采用阻燃玻璃钢, 中顶板为厚1.5mm 喷塑冲孔铝板,同时兼作空调出风口。全车压条均为嵌条式铝合金压条,无明螺钉。 内部
非金属材料都采用
阻燃材料或进行阻燃处理,以提高防火安全性。隔热材采用带铝箔的
玻璃棉板,并采用塑料薄膜包装。设计中尽量减少热桥,对钢结构与内装之间的连接件均进行了隔热处理, 以确保防寒性能。
4 空调 采暖装置
该车两端顶部各安装一台29. 07kw 的
单元式空调机组。 每台机组分别从车辆一端向另一端独立送风,制冷、通风、采暖均能变负荷控制。回风口分别设在一、二位走道平顶上。 一位端茶炉室和二位端厕所平顶上部各设一个废气排出风口,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除空调机组内的2×6kw 电预热器外,还设有26组辅助电加热器,确保冬季室内温度符合要求。电热器均为独立分装形式,拆卸、维修方便,并可实现全负荷或半负荷工作。由于25G 型硬座车两端均设有
空调机组,空调平顶与内部走道平顶板之间空间很小,这就给水箱的布置带来了困难。如果采用车下水箱,由于供水管路复杂且防寒要求严格,使得给水系统性能不够稳定; 如果在二位端车顶处设一个整体大水箱,由于水箱容量要达到1 200L 以上,所占体积很大, 就必须使空调机向车体中心移动约2m。这样,空调机有一部分(包括回风口)就位于客室顶部, 这不仅限制了客室的高度,还使得二位端第一、二排座位顶部出风口无法布置,影响空调出风的均匀性,且由于回风口的布置非常复杂,不利于机组的检查和维修,回风效果也不理想 。
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现采用两个不锈钢椭圆形水箱,其总容量为1 250L,在不超过限界的前提下, 将空调机组升至高出车顶205mm ,同时,将二位空调机组向车体中心移动765mm ,使得空调回风口两边到二位端头和客室间壁之间各能容纳1个水箱,而空调机组仍保持在客室以外。这样布置,既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也使空调出、回风口结构合理,便于检修 。洗脸室、厕所和茶炉室地板为仿大理石玻璃钢地板。采用不锈钢便器和洗脸盆,玻璃钢洗脸柜,既美观又耐腐蚀。
5 车内设备
该车两端风挡处装有双向摆门。 摆门可以自动复位或常开,方便旅客通行。内端门采用手动拉门,侧门为钢制折页门,内部门均为胶合板门。 全车车窗采用单元式铝合金
中空玻璃组合式车窗。客室内设有3人和2人单、双面座椅。座椅内部采用钢制骨架,外装聚氨酯高回弹泡沫座椅和靠背安装简便,互换性强。支架与地板连接处包有玻璃钢脚罩,既美观又便于清扫。采用组合式铝合金横格栅式行李架。 分为支架、前后边梁和格栅条几大部分。支架采用压铸铝整体成形,承载能力强,外观精美。前后铝合金边梁内设钢带,以增加强度和刚度。高强度PV C格栅条通过前后边梁与支架相连,连接方式以插接为主。在车下组成后, 再与侧墙立柱上的连接铁固定。 行李架装饰板与窗帘盒形成一体。整个结构造形新颖,豪华实用 。
6 电气装置
该车由发电车集中供电,电压为380V / 220V、50Hz,分两路主干线贯穿全车。主干线置于车下线管内,安全可靠,便于检修。车上其他走线安放在车顶两侧的线槽内。 全车主干线和各支线均采用氯璜漆线。全车照明均采用荧光灯,客室采用贯通式灯带。 照明分为终夜灯、半夜灯、应急灯三种。 空调控制柜、电源转换柜等置于配电室内,便于操作。为节省车上空间,应急电源蓄电池箱吊装在车下。
7 转向架和制动
25G 型硬座车采用改进的 209T 型转向架 ,各部位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除闸瓦、油压减振器、车轮踏面外 ,运行 200万 km无需更换。制动装置采用内径 356 密封式制动mm缸、 104配分配阀和 ST1 -600型双向闸瓦间阀。客室地板上设有缓解阀和缓拉阀拉把盖。
改造
1改造依据
根据福龙公司的要求, 配属该公司的旧型硬座25G车在厂修时需要解决顶板、灯带安装后整体空间不足、采光效果不佳和空调送风装置直接将风吹向旅客的缺陷, 彻底提高车辆档次。改造过程中参照如下规定执行:①《25B、25G型客车厂修规程》;②《福龙公司25G型客车厂修兼改造技术协议》;③运装客车[ 2002] 219号《铁道客车配线布线规则》;④运装客车[ 2003] 75号《关于对客车电气防火安全专项整治有关要求的通知》;⑤TB/T2911-1998《车辆铆接通用技术条件》;⑥TB/T1804《客车空调机组技术条件》。
2 改造方案的确定
(1)空调送风装置。旧型硬座25G型车空调装置及送风系统是在车顶采用两个KLD29型机组送风, 主风道与中顶板形成封闭的空间, 通过中顶板上的穿孔直接将风吹向旅客。 配电室、乘务员室等小间采用支风道形式, 通过设置于中顶板上的出风口, 直接将风吹向旅客。改造时采用从灯带上隐式送风结构, 主风道两侧装有支风道, 支风道口对应灯带风口, 风进入灯带转向后吹向顶板, 经过折射后均匀散布在客室内, 达到送风均匀的目的。主风道、支风道均采用玻璃钢材质, 经久耐用, 便于检修维护。
(2)灯带。原车灯带为老式产品, 灯罩易老化破损、更换量大, 且采光效果不佳, 会对旅客眼睛造成伤害。改造时采用当前最为先进的半隐光照明形式, 灯体既作为隐式送风用, 又作为固定日光灯管用, 每侧灯带由两排各15根和14根日光灯管穿插组成,没有暗光区,避免眼睛疲劳,并设有应急灯, 在紧急情况下备用。分终夜灯、半夜灯供调节客室亮度用, 灯带采用铝型材结构, 抗变形、抗老化、耐磨损, 具有美观、拆装方便等优点, 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产品的质量。
(3)顶板。原车顶板分为中顶板、侧顶板, 中顶板上开送风口, 中顶板与侧顶板之间设灯带。安装后中顶低、侧顶高, 整体空间不开阔。改造后的中顶板高度较原车提高, 侧顶板较原车降低, 从而使整体空间更加开阔。改造后的顶板用弯梁和灯带固定, 交接处设安装槽, 立体感较强。改造后的中顶、侧顶采用亚光白色的玻璃钢材质,美观轻便,易于清洁, 安装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层次鲜明, 颜色搭配得当, 给人简洁明快、清新舒适的感觉。
3结束语
改造后的的硬座25G型车空调送风装置、灯带、顶板布局合理,实用性强, 彻底改善了原车的缺陷, 有效提高了车辆的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