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
汉语词语
砥柱,汉语词语,读音为dǐ zhù,意思是山名,位于河南省三门峡东,屹立于黄河急流之中。今因整治河道,比喻能坚守原则、支撑危局的人或力量。
解释
山名,位于河南省三门峡东,屹立于黄河急流之中。今因整治河道,比喻能坚守原则、支撑危局的人或力量。
出处
《文选·宋玉》:“交加累积,重叠增益,状若砥柱 ,在巫山下。” 李善注:“ 砥柱 ,山名。”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砥柱 ,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 , 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
明·何景明 《渡河》诗:“洪源下积石, 砥柱 屹嵯峨。”
清·金农 《东冈望砥柱山》诗:“ 砥柱高峰俨帝囷,每于檐隙挹鲜新。”
宋·陈亮 《序》:“《春秋》,事几之衡石、世变之砥柱也。”
明·徐渭 《季先生入祠祭文》:“当其仕也,为砥柱於风波之中,有举世所难言者而独言之,举世所难行者而独行之。”
明·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有是父,有是子,咸知家学之渊源;难为弟,难为兄,足壮朝端之砥柱。”
清·杨棨 《感事》诗:“方倚只身为砥砫,枉遭众口毁长城。”
清·方文 《都昌怀古·陶桓公侃》诗:“清谈能误国,砥柱在陶 公 。”
邹韬奋 《中国对反侵略阵线应有的态度》:“ 中国二十二个月来的英勇抗战的光荣历史,已使她成为国际上反侵略的一个砥柱。”
词汇解析
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的由来
砥柱石位于黄河中游的河南三门峡境内。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黄河自然流淌,在三门峡形成了神门、人门和鬼门的三道河门,那时候,河水惊涛拍岸,到了汛期,黄汤一样的泥水怒吼着由上游倾泄而下,在三道河门里横冲直撞,一旦在此行船,便会造成船翻人亡的后果。然而,就在三门的下侧,一座山形巨石横立河中,将汹涌的河水拦于自己的脚下,那河水也怪,遇到了它,便突然温顺起来,河床变宽,留下一片平静的河滩,人们在此歇船避汛。于是,人们非常感激这座石山,以它敢挡波涛的勇气的力量,称它为“中流砥柱”。
砥柱之旅
初春时节,有友人远道而来,想看一看黄河三门峡大坝,于是我便陪同一起前往参观。当友人领略了雄伟壮观的河坝和被大坝驯服的河水后,指着眼前的一座青色礁石说:“那块石头有名字吗?”看护坝堤的一位老人笑笑说:“那可是块很有名气的石头,它叫砥柱石,就是中流砥柱,上至唐王李世民,下到文人墨客,都有赞美它的诗作留给后人。”友人显得很惊奇:“这就是中流砥柱呀,我知道,当然知道的。这是咱们中华民族的象征,谁不知道?只是不知道它就站在这儿。
我们就往石柱跟前奔去,不料,这块石头站在远处看似不大,到了跟前却不小,真像一座山屹立于黄河之中。刚才还是俯视,现在却得仰望它了。老人介绍说,当年修建黄河大坝时,因为砥柱石正好处在三门峡谷中,是施工对象。但周恩来总理专门提出要保护好这座丰碑,于是,大坝的图纸稍向上游改动了一下,保住了中流砥柱。朋友赞许地说:“它是一种形象,更是一种精神,是值得后人保护的。”
黄河大坝正在发电,滚滚黄水从电厂的水轮机中排出,到了砥柱石下,已经变得有气无力而漫无目标地在它的脚下流淌着,以至于我们只能走到离砥柱30多米的侧坝上观看。这时候,砥柱石早已被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像一头劳累了一天的青牛,静静地卧在河滩中。望着它,我们仿佛又看到了那个惊涛拍岸的场面:河水席卷着从上游怒吼而来,在它的身上无休止地冲撞着、拍打着,碰起的波浪如一柱黄烟升上天空,足有成十丈高,而砥柱石巍然不动,用自己的身体抗衡着狂奔而来的浪涛,气得那些穷凶极恶的浊浪无可奈何,只好俯首称臣……
懵愣间,老人又说话了:“你们不知道,当年的黄河水虽然凶猛无比,可总也没有淹住过石柱。民间有一个说法儿,就是水再高,也高不过中流砥柱。”朋友问道:“看着它并不怎么高大呀,为什么淹不住它?”老人耸了一下肩膀:“这个嘛,我也不知道。”
我说,也许这就是中流砥柱的伟大之处,就像我们的中华民族,平时谦虚礼仪,其外表形象看似不怎么高大,但当遇到强敌来犯时,就会表现出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所以它的内在形象远远大于外在形象,它的力量是无穷的,任何外来势力也打不垮的!朋友和护坝老人都赞成我的说法。
我们坐在护坝的台阶上,静静地仰望着眼前的石山,透视着它几千年来的苦难经历。我们看到,虽然砥柱石是那样稳健地屹立着,但它的身上布满了伤痕,有的地方裂开了很宽的口子,有的地方被河水携来的石块砸得斑斑驳驳,凹凸不平。但它仍然是那样的无语,默默地承载着抗水之苦,大有誓与浊浪共存亡的意志。于是,我们深深地为这种精神所感动,联想到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难道不是与眼前这块无语的石头一样么?它那多难的历史,正在昭示后人,只有更加奋进,自强不息,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永远地屹立着。
临走时,朋友说:“来吧,让我和砥柱合个影,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于是我举起相机,“咔嚓”一声,把这块巨石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参考资料
砥柱.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0 13:19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