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硖尾是中国香港九龙北部的景点。
简介
石硖尾是
香港九龙北部的一个地区,位置为毕架山以南,界限街以北,深水埗以东,九龙塘以西,主要是一个住宅区。石硖尾邨始建于1954年,是香港首个公共屋邨。1953年12月25日,石硖尾木屋区发生一场灾难性大火,5万多人一夜之间无家可归,情况危急,港英政府为了安置灾民,决定在石硖尾灾区兴建7层高的H型大厦,至1954年底,8幢H型大厦终于建成,成为第一代公共屋邨。
历史背景
1940年代末期,中国大陆爆发
国共内战,引起很多人到香港避难。他们当中不少人都在石硖尾一带自行兴建木屋,以作栖身之所。1953年12月25日,发生了石硖尾大火事件,五万多人无家可归。所以,香港政府决定在该区兴建
廉租屋邨,是香港首个公共房屋发展计划。
主要建筑
石硖尾邨是香港的一个公共屋邨,位于九龙石硖尾,于1954年开始入伙,于1972年开始重建,新建楼宇于分别于1979年至1982年间及2006年入伙,现由
香港房屋委员会负责屋邨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内地难民移港定居,由于当时港英政府没有一个房屋政策来为低下阶层而设的,所以很多难民在1949年至1953年间在山边兴建木屋来居住,但这些木屋设备简陋,卫生环境恶劣,加上木屋的密度高,所以经常发生火警,最终于1953年的圣诞夜,石硖尾木屋区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大火,令五万多人无家可归,于是政府在原址兴建二十九座徙置大厦,用以安置灾民,当中首八座(A-H座,现在的十至十三、三十五至四十一座)由联合国捐款建造。这些大厦大多数均分为两翼,并在两翼中间以厕楼相连。只有较后兴建的第廿七至廿九座(后来的第8、9及14座)采用单幢式设计,当中第29座为全邨唯一的第二型徙厦。
自此以后,徙置大厦的兴建奠定香港公共房屋发展基础。除了在石硖尾兴建徙置大厦外,还在大窝口、大坑东和李郑屋一带兴建徙置大厦,时至今天,除本邨外,徙置大厦均已重建完成,当时这些徙置大厦由徙置事务处管理。
其后港英政府于1961年推行“政府廉租屋”计划,政府于大坑西街与南昌街交界兴建七座廉租屋大厦,于1964年落成,当中第三座是首座采用单塔式设计的廉租大厦。
直至1973年5月28日,
香港房屋委员会成立,所有徙置大厦和廉租屋大厦由香港房屋委员会统一管理,而该邨也被分为“上邨”(廉租屋邨)及“下邨”(徙置屋邨)。当时下邨部份也于1972年开始进行重建,重建工程包括拆卸十一幢徙厦重建新楼宇,及改建18幢徙厦,并重新编配楼宇座号,新楼宇于1979年至1984年入伙,而“上邨”及“下邨”也于大约1984年再度合并为石硖尾邨。
及至1980年代起,政府推行“整体重建计划”,有计划地全面重建徙置大厦及廉租屋大厦。第1-13、35、36、38座已于2000年至2001年拆卸,当中第35、36及38座是因为邻近斜坡于1999年8月25日发生山泥倾泻而需尽早清拆[1],所有受影响租户也于事件发生后一星期内获发新单位。第37、39、40及41座已于2004年封闭,第17、18座曾改为石硖尾人文馆,而美荷楼被列为一级历史建筑,并拟改为公屋博物馆,而原第1-7座(即廉租屋大厦)的位置已重建成美如楼及美映楼,已于2006年入伙。
现时仍存在的第1、2型前徙厦,全数已于2006年10月17日起封闭待拆卸,以进行第五及六期重建。有二十户因未能在封闭前迁出,房署给予该等租户额外两星期的迁出宽限期。
石硖尾邨在香港公屋的历史上,拥有全香港首个徙置屋邨,最后一个拥有第一、二型徙厦的屋邨的纪录,当中第14座是全香港最后一幢仅余的二型徙厦,且是少数采用单幢式设计的二型徙厦。
石硖尾邨是最早期公屋,没有电梯,亦没有独立浴室及洗手间,每家每户需在狭窄的走廊用纸板围炉煮食,晚上很多居民宁愿睡在屋外走廊的尼龙床,“朝行晚拆”成为当时特色。
据了解,香港一个家庭的年收入如果在一定数目之下,大约是12万港元,即可申请公屋住房,这是一种廉价租金的房屋。
主要道路
大埔道
大坑东道
公共交通
巴士: 九巴 专线小巴
石硖尾公园
特色:设施包括8个网球场、一个儿童游乐场、喷水池、人工瀑布及圆型广场。
设备:八个网球场、儿童游乐场、圆形广场、两个篮球场、休憩花园、荫棚、缓跑径、健身站及避雨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