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锁塔
福建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福建省石狮市深沪湾畔宝盖山巅(又名“大孤山”,明·黄克晦诗曰:“乱嶂江边出,大孤山最孤”)。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僧介殊建,是福建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锁烟霞是古泉州十景之一。
发展历史
原名万寿塔,第二层的门额上刻“万寿宝塔”四个字。万寿塔是仿楼阁式的空心石塔,高21.65米, 底宽20米,八角形,五层五檐,用花岗岩石砌筑而成,起航标作用。清康熙元年(1662年)仲春,又修建塔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秋,雷震,击毁姑嫂塔芦尖。十九都、二十都倡修,至四十三年(1778年)落成。
又名关锁塔。它背靠泉州湾,面临台湾海峡,有镇南疆而控东溟之势。《泉州府志》载:“泉城关锁水口之镇塔也,高出云表,登之可望商舶来往。”
历史传说
南宋时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与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生意往来。宋·吴自牧《梦溪录》说:“若欲船泛外国买卖,则自泉州便可出洋。”为适应海外交通的需要,在位处泉州港口的宝盖山上建造石塔,作为航标灯塔,其意义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八闽志》记载:“在永宁里有石塔甚宏丽,商舶自海迁者,指为抵岸之期。”这里说的石塔,就是指姑嫂塔。
俗称姑嫂塔。明·何乔远《闽书》:“姑嫂垒石山巅,登高望断归舟。”“昔有姑嫂嫁为商人妇,商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夫石,然塔中刻二女像……”第五层外壁有一个方形龛,龛里石刻二女像,传说这二女是姑嫂。
传说古时,闽南天旱,颗粒无收,一位名叫海生的穷人被迫离别新婚妻子和妹妹,远走南洋,约定三年后回来还债。姑嫂俩天天登上宝盖山远眺大海归舟,盼望骨肉团聚。转眼三年已到,海生如期乘船回来,姑嫂俩在山上看到海生的船已近海岸,谁知忽然刮起狂风下起暴雨,惊涛骇浪把海生乘坐的大帆船打翻了。海生葬身大海,姑嫂俩喜尽悲来,纵身跳人浪涛……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就建起了这座姑嫂塔。
关锁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据史料记载,正是从那时候起,晋江、石狮一带的先民大量移居菲律宾。《泉州府志》中载,从宋崇宁元年(1102年)到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这650年中,泉州发生大旱11次,造成了“民多饿死”、“民多游移”、“种不入土、民相食”等悲惨情景。乡民大量远涉重洋,背井离乡到菲岛谋生。明·何乔远《镜山全集》说:(华桥)“皆背离其室家,或十余年末返者,返则儿子长育至不相识。盖有新婚之别,娶以数日离者。”
咏塔古诗
明·黄克晦《姑嫂塔咏》:“绝顶芙蓉塔,空怜结构劳。影孤悬碧汉,风格壮寒淘。元气苍苍阔,冥心杳杳高。时闻环佩响,二女出游遨。”
明·苏濬(紫溪)《咏姑嫂塔》:
“古刹倚嶒霄,第风独听潮。千杯迎海市,万里借扶摇。琼树当空出,飞帆带月遥。二妃环佩冷,秋色正萧萧。”
明·朱梧《登姑嫂塔》:
“千寻碧玉削芙蓉,碍日含风四五重。海入扶桑惊浪涌,山回葱岭翠微浓。擎天八柱空驱石,绝世三维见此峰。薄暮茫茫秋雨急,愁云何处隐飞龙?”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8 21:30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历史传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