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保卫战是指1943年5月21日至6月3日,发生在
湖北宜昌的一场中国军队对日本军队以弱胜强一次著名战役,是
鄂西会战的关键之战。
战斗背景
远在1941年3月上旬,日军即曾一度窥视石牌。当时,日军一路由宜昌对岸进犯石牌正面平善坝一带,另一路则以三个联队的兵力,攻击要塞的侧翼——大桥边和曹家畈。守军早已成竹在胸,拟诱敌至曹家畈以西,一举而围歼日军。然而日军没有深入,攻势顿挫之后,即偃旗息鼓而退。得了这一次经验教训之后,日军再不敢轻骑深入,而想使用大兵团迁回作战。
石牌保卫战中日军使用相当庞大的兵力,进犯鄂西,主要目标是在击破中国陪都第一道大门——石牌要塞,并以消灭沿江野战军,延伸长江运输线。
石牌保卫战战线自江北南延,绕过滨湖地带,以迄清江以南的鄂西山地,绵亘千里。作战规模之大,与企图之狠,允称空前。
战斗过程
战斗开始
石牌保卫战开始于1943年5月21日。其时
长阳、
渔洋关等地已被攻陷,日军主力渡清江,由南而北,全力进攻。控制在宜昌的日军第卅九师团主力,这时也渡长江,由北向西南,进攻磨市殷家渡一带阵地。
中国江防部队按照原定部署,进入全面战斗,25日至26日逐步诱敌抵石牌外围的主阵地。这一带丛山峻岭,到处皆是,故日军步兵,仅有少数山炮配合作战,但是日军特别加强陆空配合,每天保持有九架以上的飞机,低飞作战,以轰炸代炮击。
决战阶段
5月27日至29日,为中日主力在石牌外围决战的阶段。日军在炮火及空军掩护之下,分成无数小股,向中国守军阵地猛烈攻击,并以密集队形冲锋,作锥形深入。中国守军遵照
胡琏师长的指示,坚强抗拒。当敌机轰炸,或炮击时,以山岩为天然掩蔽所,伏地不动,甚至侧背发现敌情时,仍置之不理,必俟日军爬进至有效射程内,才将迫击炮、机关枪、步枪、手榴弹,一齐使用,布成炽烈火网,有效歼灭日军。
在曹家棕附近的大小高家岭上,曾有三小时听不见枪声,这不是双方停战了、而是敌我缠做一团、进行肉搏战;在四方湾附近,日军曾一度释放催泪性毒气弹,借以争夺高地。
八斗坊附近的激战最为激烈,据在当地参加作战的王连长谈,日军在这一带遗弃或者烧化的尸体,达两千具,而中国将士的牺牲也相当巨大。激战最烈时,日军先头部队曾一度进抵距三斗坪仅有六十里的伏牛山。胡师长乃命令守军将国旗从最高的山峰上升起,严令守军,再不能后退一步,誓与要塞共存亡。他向全师官兵用电话指示:“打仗要打硬的,这一回一定要给日军认识中国兵的作战精神!”
战斗胜利
散布在石牌要塞外围山岳上的中国军队,遥望飘扬在高山顶上的国旗,每个人都自觉的意识到,这是要塞存亡的一战,再不能后退一步了!大家奋勇接战,以阻遏日军的攻势。三十日起,日军正面攻势顿挫,而中方侧翼野战军亦于此时适切的展开反攻,围歼日军于资邱、
渔洋关、
长阳、
聂家河之线。日军见正面硬攻不下,迂回又被阻遏,而侧翼的
围歼,威胁逐渐严重,乃遗下许多“无言凯旋”的官兵,仓皇败退。
中国空军及盟国空军,在激战进行过程中,曾屡次出动,猛炸日军的运输线,使日军的后勤工作,大受妨碍。当日军败退渡江时,又予以猛烈的打击,达成战役上配合的任务。从5月31日起,日军在宜昌土门堙机场上已无飞机应战,日军在战场上的制空权逐渐减弱,中国空军在战斗中发挥极大作用。
战斗结果
1943年5月21日至6月3日,中国江防部队执行保卫石牌要塞的战斗任务,时间不到半月。尽管日军用了全副力量来屡次攻击,但结果还是再而衰,三而竭,得到一个“败退”而归。
战斗意义
石牌要塞保卫战是鄂西大捷的关键:石牌是中国军队全线扇形阵地的旋转轴,正如当年鲁南会战中的台儿庄。坚守旋转轴的部队顶得住,抓紧正面的敌人,中方外围野战军便可大踏步的进退自如,进行侧击;否则,不仅敌人可能由侧背夺取三斗坪,使中方封锁江面的要塞炮无从展其所长,而且也会丧失了侧翼野战军展开反攻,聚歼敌人于鄂西险峻山岳地带的战机。
历史评价
“石牌要塞还是屹立着”———这几个字在鄂西会战时,正像闪电似得传遍了世界,所有爱自由的人们的心,都为中国英勇将士能坚拒敌人于陪都大门之前面赞誉交加。后方的同胞也为这件事而兴奋着,有些人曾以石牌来比拟苏联的斯大林格勒。当记者抵达石牌前线,到处采集作战史迹之后,深感使石牌要塞屹然不动的主要因素,既不是深沟高垒,又不是最新武器,乃是我江防部队英勇作战的战斗精神!也只有这一点,差堪比拟斯大林格勒的英勇守军!(1943年7月9日《新华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