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孔对
光反射通路,又称光反射通路,是从视网膜起始,经
视神经、视交叉和视束,再经上丘臂到达
顶盖前区,此区发出的纤维止于两侧的动眼神经副核。瞳孔,光照一侧瞳孔,引起双侧瞳孔缩小的反应,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动眼神经副核的轴突(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经动眼神经到睫状神经节更换神经元,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引起双侧瞳孔缩小。光反射通路任何一处损坏均可导致光反射减弱或消失。
视网膜→
视神经→
视交叉→双侧视束→上丘臂→中脑顶盖前区→双侧动眼神经副l核→动眼
神经→睫状神经节→
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收缩→双侧
瞳孔缩小
瞳孔指虹膜中间的开孔,是光线进入眼内的门户;它在亮光处缩小,在暗光处散大。虹膜由多单位
平滑肌构成;在瞳孔周围的是环形肌层,受动眼神经中的副
交感神经纤维支配,收缩时使瞳孔缩小,故又称瞳孔括约肌;虹膜的外周部分是辐散状肌纤维,受由颈部上行的交感神经纤维支配,收缩时使瞳孔散大,故又称瞳孔散大肌。
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内的
光量。一般人瞳孔的直径可变动于1.5-8.0mm之间。假定人由光亮处进入暗室时瞳孔直径可增加5倍,那么瞳孔的受光面积应增大25倍;可见瞳孔的变化,有保持在不同光照情况下进入眼内的光量较为恒定的作用。但暗室中较强阳光照射的
光照强度实际减弱约100万倍,因而
单靠瞳孔大小的改变,远不足以使进入眼内的光量保持恒定。事实上,人眼在不同的亮度情况下是靠视网膜中不同的
感光细胞来接受
光刺激的,在暗光处起作用的
视杆细胞对光的敏感程度要比在亮光处起作用的
视锥细胞大得多,因此在暗处看物,只需进入眼内光量适当增加即可。由此可见,通过改变瞳孔大小以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瞳孔对光反应的特点是效应的双侧性,即如果光照的是一侧眼睛时,除被照眼出现瞳孔缩小外,同时未受光照拐殊途同归瞳孔也缩小,后者我为互感性
对光反射。临床上有时可见到瞳孔对光反应消失、
瞳孔左右不等、互感性瞳孔反应消失等异常情况,常常是由于与这些反射有关的反射绵弧某一部分受损的结果,因而可以藉瞳孔反应的异常帮助进行神经病变的
定位诊断。
正常瞳孔的大小与年龄、生理状态、屈光、外界环境等因素有关。 1岁以内的婴儿瞳孔最大,其次为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以后随着
生长发育,瞳孔会逐渐变小。
近视眼瞳孔大于
远视眼;
交感神经兴奋时,如表现为惊恐不安、疼痛时,瞳孔会扩大;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如表现为深呼吸、
脑力劳动、睡眠等,瞳孔会变小。 正常瞳孔在
自然光线下直径平均为2.5— 4毫米,两侧等大,
等圆,边缘
整齐,亮光下可缩小,光线暗的环境下可略增大。如双眼直视前方时,用手电筒光照射瞳孔,瞳孔立即变小,移开光源或闭合双眼,瞳孔即可复原。
用一手竖直放于两眼之间,以挡住手电筒的光线照到对侧。此时用手
电筒照射一侧瞳孔,可观察到另一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立即复原。以同样的方法检查对侧瞳孔,表现同上即为正常。此为间接对光反射。
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均为检测瞳孔的功能活动。若用手电筒照射瞳孔时,其变化很小,而移去光源后瞳孔增大不明显,此种情况称为瞳孔
对光反应迟钝。当瞳孔对光毫无
反应时,称为对光反应消失。此两种情况常见于昏迷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