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盖前区
顶盖前核
又称顶盖前核(pretectal nuclei ),位于中脑和间脑交接,上丘嘴侧。该区由若干神经元构成,直接接受经视束、上丘臂,来自视网膜的视觉纤维,并接受视觉皮质和上丘的投射。其传出纤维进行多区域投射,其中一部分纤维终止于双侧动眼神经副核,从而使双眼同时完成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
概述
顶盖前区紧靠上丘的头端,位于中脑和丘脑连接的区域内,内含视束核、豆状下核、顶盖前区核、橄榄核和顶盖前区主核,是瞳孔对光反射通路中的重要中枢。
上丘脑位于第三脑室顶部的周围。包括松果体、缰核及缰核的联系纤维。松果体形如松果,约5mm×7mm大小。位于中脑上丘或顶盖前区的背上方。其首端通过松果体柄与背侧的缰联合和腹侧的后联合相连。松果体在人类可能具有抗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此外,松果体激素还可能影响产生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垂体细胞。缰核位于松果体首端、丘脑背内侧的缰三角内。有内侧缰核和外侧缰核。在丘脑背内侧缘行走的丘脑髓纹为缰核的传入通路,其多数纤维始自边缘系统的隔区、下丘脑和苍白球。缰核发出缰核脚间束,终止于中脑顶盖的脚间核,经过网状结构的转接,脚间核可影响下丘脑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节前神经元。终止于对侧缰核的丘脑髓纹纤维组成缰联合。
位置
位于中脑和间脑的交界部,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背外侧,包括自上丘上端至后连合及中脑水管周围灰质背外侧部的若干小核团。
纤维联系
该区直接接受视束、上丘臂传入的来自双眼同侧半视网膜的视觉纤维,并接受视觉皮质和上丘的投射纤维。其传出纤维部分经中脑水管腹侧交叉或经后联合交叉,止于对侧动眼神经副核;部分纤维不经过交叉直接止于同侧动眼神经副核。
功能
顶盖前区是瞳孔对光反射中枢。由于其纤维联系特点,当光照一侧眼睛时,不仅引起同侧眼球瞳孔的缩小,同时引起对侧眼睛瞳孔的缩小,既完成直接对光反射,也完成间接对光反射。
脑干肿瘤切除术
手术指征:
1、血管网状细胞瘤和海绵状血管瘤是良性肿瘤,只要可能均应手术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2、局灶型脑干胶质瘤最佳的处理就是手术,在广泛切除后影像随访,尽管肿瘤并未全切除,但术后大多症状改善,3~10年随访期中仅约20%~30%因进展需要作进一步治疗。
3、弥漫型胶质瘤不宜手术,最佳治疗方法是放疗,平均生存时间少于1年,5%的患者存活超过5年。
4、顶盖胶质瘤通常有一个良性的自然史,这些肿瘤最佳的处理就是仅作CSF转流去治疗梗阻性脑积水。80%患者在超过10年的观察期中没有进展。有进展时可行活检和辅助治疗。
术前准备:
1、详细的影像学检查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起源和血供情况。
2、病人全身系统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
麻醉: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应用解剖:
脑干肿瘤常见的病理类型有胶质瘤(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为主)、室管膜瘤和血管网状细胞瘤。海绵状血管瘤虽属血管畸形范畴,但其生物学行为和处理方式与普通肿瘤相似,故常将其归于肿瘤类。胶质瘤常被分为弥漫型和局灶型。而局灶型又分为局灶内生型、背外侧外凸型、延颈髓型和顶盖型。某些肿瘤在脑干上有好发部位,室管膜瘤通常发生于第四脑室;血管网状细胞瘤则好发于延髓,偶见桥脑;海绵状血管瘤以桥脑多见,中脑次之,延髓罕见;胶质瘤可发生于脑干任何部位。
脑干是位于脊髓和间脑之间的较小部分,位于大脑的下面,脑干的延髓部分下连脊髓。呈不规则的柱形。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组成。
1、延髓:
居于脑的最下部,与脊髓相连;其主要功能为控制呼吸、心跳、消化等。
2、脑桥:
位于中脑与延髓之间。脑桥的白质神经纤维,通到小脑皮质,可将神经冲动自小脑一半球传至另一半球,使之发挥协调身体两侧肌肉活动的功能。
3、中脑:
位于脑桥之上,恰好是整个脑的中点。中脑是视觉与听觉的反射中枢,凡是瞳孔、眼球、肌肉等活动,均受中脑的控制。
网状系统居于脑干的中央,是由许多错综复杂的神经元集合而成的网状结构。网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觉醒、注意、睡眠等不同层次的意识状态。
脑干上面连有第3~12对脑神经。脑干内的白质由上、下行的传导束,以及脑干各部所发出的神经纤维所构成。是大脑、小脑与脊髓相互联系的重要通路。脑干内的灰质分散成大小不等的灰质块,叫“神经核”。神经核接受外围的传入冲动和传出冲动支配器官的活动,以及与上行下行传导束的传导有关。此外,在延髓和脑桥里有调节心血管运动、呼吸、吞咽、呕吐等重要生理活动的反射中枢。若这些中枢受损伤,将引起心搏、血压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手术步骤:
1、体位和入路选择:
中脑顶盖区肿瘤,选俯卧位,头钉固定,作左侧或右侧枕部经小脑幕入路;中脑肿瘤偏侧,选仰卧头侧位,翼点入路,或侧卧位-颞下入路;桥脑肿瘤向腹侧生长,侧卧位,颞下或颞下-乙状窦前入路,也可选择枕下外侧入路;桥脑或延髓肿瘤偏外侧,选择侧卧位,枕下外侧入路;桥脑和延髓背侧肿瘤均行俯卧位,枕下正中入路。有作者介绍选择手术入路的“二点法”,即病变中心为一点,最接近脑干表面处为第二点,两点的延长线即为手术入路。
2、皮瓣和开颅方法:
依选择的入路而定。
3、显露肿瘤:
肿瘤位于脑干表面者,可根据颜色、质地、血供等表现辨别肿瘤。肿瘤不位于脑干表面者,可根据术前MRI定位肿瘤。
4、肿瘤的切除:
以肿瘤位置决定入路,以最近脑干表面处切开。血管网状细胞瘤应避免分块切除,对一些巨大型,难以整块切除的,在消除主要供血后可试行充分电凝后分块切除。海绵状血管瘤应先清除瘤内陈血,再沿瘤周胶质增生层分离。胶质瘤的切除应视情,一般先瘤内吸除,再向外吸除至“正常”。质地偏硬的肿瘤则需运用多种手术技巧。
顶盖前区纤维联系及其功能
纤维联系:
该区直接接受视束、上丘臂传入的来自双眼同侧半视网膜的视觉纤维,并接受视觉皮质和上丘的投射纤维。其传出纤维部分经中脑水管腹侧交叉或经后联合交叉,止于对侧动眼神经副核;部分纤维不经过交叉直接止于同侧动眼神经副核。
功能:
顶盖前区是瞳孔对光反射中枢。由于其纤维联系特点,当光照一侧眼睛时,不仅引起同侧眼球瞳孔的缩小,同时引起对侧眼睛瞳孔的缩小,既完成直接对光反射,也完成间接对光反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4 21:47
目录
概述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