睥睨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pì nì。意思是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窥视,侦伺;监视;城墙上锯齿形的短墙,
女墙;古代皇帝的一种仪仗。
1、[look askance at;look at sb. disdainfully
out of the corner of one's eye] 斜着眼看,侧目而视,有厌恶或高傲之意。
《魏书·萧衍传》:“
萧衍轻险有素,士操蔑闻,睥睨君亲,自少而专,好乱乐祸,恶直丑正。”
《宣和书谱·卷一九·草书七·神仙钟离权》:“神仙钟离先生,名权,……状其貌者,作伟岸丈夫,或峨冠绀衣,或虬髯蓬鬓,不
冠巾而顶双髻,文身跣足,颀然而立,睥睨物表,真是眼高四海而游方之外者。”
梁启超《民约论巨子卢梭之学说》:“自是刻苦砥砺,日夜孜孜,惟恐不足,崭然有睥睨千古之概。”
2. 窥视;侦伺。
《宣和书谱·卷七·行书一·秋月帖》:“(
桓温)总戎马之权,居形势之地,有睥睨窥觎之意,斯实斧钺之所宜加,人神之所同弃也。”
《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敌又睥睨金陵、
镇江,守把舟船,而大雨连降,平地水发,道涂泥泞,马步俱不能进。”
3. 监视。
宋·
苏辙《代毛筠州祭王观文韶文》诗之二:“从军西方,睥睨邻境;手探
虎穴,足践荒梗。”
南朝·梁·
王筠《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罘罳分晓色,睥睨生秋雾。”
清·
杨伦杨伦 镜铨引《
古今注》“女墙,城上小墙也,亦名‘睥睨’,言於城上睥睨人也。”
清·魏之琇《台城路》词:“睥睨迎秋,辘轤破晓,人在
小窗敲句。”
5. 古代皇帝的一种仪仗。
4、因有
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