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城”(Commuter towns or Domitory towns),也称为“
卧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由于缺乏成熟如衣食住行、商业休闲、教育娱乐等区域功能的城市配套,人口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者乘车往市中心赶着上班。在
中国,最典型的“睡城”包括
北京的
房山、
天通苑、
回龙观、
廊坊的
北三县(
三河(含
燕郊镇)、大厂、
香河)等地区。
尽管北京的卫星城规划早已有之,但却一向发展缓慢。比较成功的卫星城也就北京东边的通州、河北三河的
燕郊以及北边的天通苑和回龙观。不过,这几个卫星城的成功是建立在房地产的开发和炒作之上,并非一种健康意义的卫星城,因而成为“睡城”,而“睡城”大都在五环甚至六环左右。
这些新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居住在这里面的人,大部分早上涌到老城里来,晚上又涌回新城,形成一个钟摆式的
城市交通。这在地铁的人流还有
道路交通上体现的最为明显。无论是钟摆式还是候鸟式,都表达了人流的趋势。
位置上,回龙观和望京分居
北京五环路外的西、东两侧;规划面积上,两者几近相同;入住人口上,跟“洋味”大哥不同,回龙观聚集的主要是以大学毕业为主的“北漂们”。
作为京城首批开发建设的
经济适用房项目,始建于1999年的
天通苑小区,规划只有520万平方米,比望京、回龙观小不说,位置上也夹在两者中间。但天通苑既没有左右逢源,风格上也更讲究淳朴实在,既不“刺头儿”,也没啥珠光宝气。
前几年,
天通苑是个让所有的士司机谈之色变的地名,只要你傍晚打车说去那儿,多半会被拒载。原因很简单,天通苑堵车非常厉害。但随着
北京地铁五号线的开通,天通苑地区的交通有所缓解。
住在“睡城”的上班族,一般都是赶海者,每天都要走长征路,
黑眼圈、满脸倦容,这是现代上班族的经典“造型”。
中国社科院城市规划与环境研究院规划室主任李红玉表示,根据世界
城市发展的经验来看,上班耗时长是一种普遍存在的“
城市病”。世界性的大都市中,上班耗时取决于城市的主体功能性。如果一个城市不能疏解的功能十分强大,那疏解通勤压力的可能性就非常小。比如纽约,其国际性金融中心的功能性无法完全疏解,因此,这些城市的上班耗时都完全有可能超过“52分钟”。
李红玉认为,“一些服务业和很多政府办公功能区,应分散布局,形成一些城市功能组团,各组团有一定的间隔,每个组团既有就业,也有居住,这样,整个城市的通勤效率会提高很多。”
12个
省会城市拟建55个新城新区,其中一个城市就要建13个,“空城”、“睡城”、“死城”等现象频现……记者从19日在上海(楼盘)召开的
中国新城新区发展论坛获悉,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日前调查显示,90%的
地级市正在规划新城新区,部分城市新城总面积已达
建成区的7.8倍。
类似北京的圈层式城市
发展模式,在西方
发达国家的
后工业化时期,也多有出现。如纽约、
伦敦、
巴黎等城市,在
20世纪的前半期,都曾出现过单中心、高度密集的状况,后来这些城市重新规划发展模式,在城市周围建
卫星城,各自担负一些
城市功能。
1965年,根据《城市规划和地区整治战略规划》,巴黎提出要建5座新城,不脱离巴黎,又与市区互为补充,构成统一的
城市体系。新城极力寻求就业、住宅和人口之间的平衡,不搞
卧城和单一的
工业城市,文化、商业和娱乐等设施被安排在新城中心区,使得新城居民能在工作、生活和文化娱乐方面,享有与巴黎老城同等的水平。
世界上一些成熟的
卫星城特别强调卫星城要具备居住、工作、休憩、交通四大功能,同时还要求应从人的需求出发点来建设卫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