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光带
透光带
透光带是指对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光线可充分透过的水层。海水中射入的光量随深度而减少,这与浮游植物和海藻的生长密切相关。透光带深度因海区、季节而异,但大体在80米以浅,在浅海的沿岸区域,海底也包括在透光带之中。硅藻浮游植物和海藻等,大部分在该层生产。
光线条件和分带性
在生态上和深海区采用喜光生物的分布模式。通常可以划分出透光的明亮带和不透光的黑暗带。用其他的概念可划分出三个带。
透光带
在透光带有支持光合作用的足够的透射光线。它的下界就是可见光减少到接触水面时的1%的水深。这个界线近似相当于藻类的最大补偿深度,也相当于叶绿素生态群的下限。透光带包括潮上带潮间带和部分的潮下带。用岩石内个别的蓝藻细菌和藻类组合的差异性,可以将透光带细分为浅的和深的透光带。
微光带
弱光带是一个微光带,它的主要特征是暗淡的光线,并且有较少光合作用。弱光带和无光带的界线定义在专性光合自养多细胞生物出现的位置。这个界限相当于红藻生态群的下限,在此位置只有水面光线的0.01%~0.001%;这个界线也相当于壳状珊瑚藻出现的位置。这个带有时候也会被认为是透光带的底部。微光在阴影的地方是比较常见的,比如海底岩洞和生物礁。
无光带
在无光带,没有提供给光合作用的足够光线。岩内的微钻孔生物局限在化能生物分类单元。无光带包括部分陆棚深处和深海底。
透光带和无光带的识别
微相标志
某些类型的碳酸盐岩颗粒的组成受到光线环境的影响。多数的包粒和孔层类骨骼核形石(蓝藻石)产生在光线好的透光带。
集合颗粒大量出现在透光带上部。
藻和蓝藻细菌
钙质藻类的出现。绿藻在深度上的分布样式要比红藻窄得多,红藻可以利用极微弱的光线强度和特殊的波长的光。因此珊瑚状的红藻可能出现在200m以下更深的海水中。
粗枝藻属被限制在仅几米的水深范围内;钙扇藻属绿藻生存的深度范围在几十厘米到大约80m之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3:05
目录
概述
光线条件和分带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