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壳鹦鹉螺是在
古生代奥陶纪的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后因更强大的生物出现使其灭绝。它的近亲,小型的卷壳
鹦鹉螺因体型小,卷型的壳以及顽强的生命生存了下来。
直壳鹦鹉螺进入繁盛时期时,它们身体巨大,最长达6-10米,拥有梭子状外壳,喷水前进,游动迅速,发现猎物后会快速追击,再用触手将其抓获。当时大部分动物只要被直壳鹦鹉螺盯上,必死无疑。直壳鹦鹉螺是奥陶纪晚期的
顶级掠食者,也是继
奇虾之后的第二个世界霸主。
腕足动物在这一时期里演化迅速,大部分的类群均已出现,无铰类、几丁质壳的腕足类逐渐衰退,钙质壳的有铰类则盛极一时。腕足类乍看起来很像
双壳类,但和它并没有多大关系,它们壳的大小和曲线都不相同。腕足类的铰合部喙,以肉柄固着。腕足类而今比较稀少,但在5亿年~4.5亿年前,它们远比双壳类常见。
直壳鹦鹉螺在鼎盛时期,遇到的最强竞争对手是
板足鲎,两者在寒武纪中期展开过进化赛。直到寒武纪末期,直壳鹦鹉螺都处于上风,在经历奥陶纪末灭绝事件后,直壳鹦鹉螺元气大伤,最终输给了
板足鲎,但在海洋里依然保持着极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