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足鲎 是一类已绝灭的节肢动物,生活在大约四亿二千万年前,与桨足鲎外貌相似,体分头胸部和腹部,头部由六个体节组成,腹面有六对附肢,最后一对呈板状,用来游泳。
简介
板足鲎是生存于古生代的一类重要的
节肢动物,是现代
蛛形纲的近亲,因其形似
蝎子,故俗称为
海蝎子。板足鲎最早出现于
奥陶纪,在
志留纪达到了多样性的巅峰,之后走向衰落,于
二叠纪末全部灭绝。板足鲎以其独特的外形而备受人们关注,是志留纪(距今约4.3亿年)的“明星动物”。同时,板足鲎生态多样性高,在海洋、淡水、陆地等多种生态环境中均占有一席之地,是了解古生代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媒介。
混翅鲎是板足鲎目下的一个科级分类单元,这一类群的第三对附肢高度特化,具长刺,形态夸张。混翅鲎独特而极易辨识的附肢与现生鞭蛛的须肢相似,被认为可用于固定猎物,是混翅鲎较强捕食能力的体现。
形态特征
板足鲎头胸甲较小,腹部分节,前7节组成前腹部,具附肢,后5节组成后腹部,无附肢,具尾剑,因最后一对步足呈板状故名板足鲎,用以游泳。腹部有6对书鳃。
板足鲎的首对前腿被称为螯肢,这器官和蜘蛛的犬牙类似,其他四对附属肢体是为步足,肢体是圆柱及多剌的 ,沿着身体往后一直顺延,肢体的尺寸不断增大,它们的第六对肢体是一对非常大且平滑扁平的桨状物 ,这对肢体位于胸部且具伸缩功能以作游动。它们没有触角 , 口器边缘有个细小呈U 形的内口板e,内口板受一层较大的口后板覆盖,是腹部的一部分。
存活年代
板足鲎在奥陶纪初期(4.88亿年前)出现,到二叠纪末(约2.51亿年前)绝灭。
生活习性
有些是动作灵敏的食肉动物,也许能快速游泳追捕猎物;而其他的板足鲎类很可能是底栖而以腐肉为食的。栖居在半咸水环境,通常出现在特化而往往种类不多的动物组合中。
分布地区
志留纪板足鲎的化石记录多集中于劳俄古陆及其周边地区,而在广大的冈瓦纳大陆及周边很少发现它们的踪迹。冈瓦纳大陆是泛指曾分布在南半球的一个超级大陆,在4亿多年前,该大陆包括了中国的华南板块。但随着多种板足鲎化石在华南板块的发现,冈瓦纳大陆及其周边可能也存在着繁盛的板足鲎类群。
板足鲎化石
近日在美国爱荷华州发现了世上最大最古老的海蝎物种保存的化石。这个追溯到4.6亿年前的板足鲎物种身长1.5米,拥有独特的“划桨形状”的腿部帮助它游泳和挖掘。它的怪异形状类似于希腊军舰桨手战舰。板足鲎是已经灭绝的类似怪物的掠食者,它们在远古海洋里游动,是现代蛛形纲动物的远亲。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该化石样本被保存得异常完好。该物种的外骨骼结构被压缩在岩石里,但可以将它剥离并放在显微镜下研究。这呈现了不可思议的大量细节,例如腿部较小的细毛。
混翅鲎化石
中国首次发现混翅鲎化石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王晗在研究员王博的指导下,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德国柏林自然博物馆、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研人员开展合作,发现来自华南地区志留纪早期的混翅鲎一新属新种:
秀山恐鲎。2021年9月28日,科研团队获悉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
秀山恐鲎是在重庆秀山县发现的4.3亿年前志留纪时期的板足鲎一新属种。恐鲎是属名,秀山是种名,因其外形比较恐怖,所以命名为恐鲎。混翅鲎共两属四种,均依据来自志留纪劳俄古陆(现欧洲、北美地区)的少数化石标本建立,近80年来没有发现新的属种。
王晗告诉《中国科学报》:“此次发现填补了混翅鲎类在中国,乃至整个冈瓦纳大陆的空白,也代表了已知最古老的混翅鲎化石记录,扩展了我们对此类动物形态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的认知。”
安吉古鲎化石
2023年5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王晗在研究员张海春和王博指导下,与研究员张元动课题组等合作,报道了来自浙江奥陶纪末安吉生物群的一个板足鲎新属新种——安吉古鲎。
安吉古鲎以抛物线型头部、花瓶状口后板及三段式简单结构生殖附属器等为主要鉴定特征,完整身体的长度约15厘米。专家表示,它的发现不仅代表了中国已知最古老的板足鲎,也为世界罕见的早期板足鲎化石研究提供了关键性形态及生态学信息,扩展了我们对这类动物形态多样性和时空分布的认识。
安吉古鲎还与大量海绵化石保存在同一层位,表明早期板足鲎比奥陶纪之后的板足鲎类群生活在水位更深的环境中。此外,这一化石记录也将安德鲁普鲎科的最早记录提前了1000万年,使该科成为生存年代最长的和生态多样性最高的板足鲎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