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江书院
诗人李觏建的书院
盱江书院原来位于南城县(古称建昌)城北登高山下,于北宋庆历三年(即公元1043年)由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及诗人李觏所建,是江西古代书院史记载中能有“门徒千人”的仅有三所书院之一,成为当时东南学子向往的著名书院。
书院简介
谈及盱江书院,南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都为历史上盱江书院的辉煌而感到自豪。
沿着凤岗公园北面游步道,登临凤凰山(登高山)顶,举目远望,视野空阔,县城新景尽临眼底……我们的先贤们,真的会选择书院的位置,在这样一个巍然独立、风景秀丽的地方创办一所书院,多么宁静,很有朝气。我们沿着南面游步道,按照《南城县志》上所记载的书院位置寻找盱江书院遗址,虽然没有寻找到书院遗迹,但我们也能确定大致的范围。
据记载,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乡贤李觏在县城北隅始创了盱江书院。以学者讲学为主,不仅接纳本郡学子,而且还接纳各郡府前来求学的“俊秀者”,学者过千余人,这在当时算是规模很大的书院也是江西古代书院史记载中宋时“门徒千人”的三所书院之一(南城的盱江书院、南宋陆九渊的象山书院和南康洪氏雷塘书院)。由此可见,盱江书院在当时整个江西书院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发展历史
乡俊异从而师之,东南闻风至者常数千人。
宝祐二年(1254)郡守杨镇设“兴文堂”以祀觏。
开庆元年(1259)知军曾埜改兴文堂为思贤堂,重建书院于其右。有明伦堂、洙泗堂及诚意、正心、致知、格物四斋。
景定二年(1261)知军钱应孙增创殿宇讲堂,塑先圣先师像于其中。拨籍设罪民田3000亩以供经费。元末毁。
明正德七年(1512)提学副使李梦阳移建城西南,立正经、上达、志伊、学颜4堂,旁列学舍20楹,以庙租138.7石并拨鸣山废庙等处田租224石以充经费。十一年知府韩辙、同知何恩增学舍20楹。
嘉靖三年(1524)迁城北清源庙阴阳医学废址。九年改小学。万历三十七年推官陆键始复之于府学射圃,课诸生于其中。明末毁。清康熙间知府于翔汉改名凤冈书院。
雍正七年(1729)复名盱江。
乾隆九年(1744)知府杨宏志修葺,聚5县生童延师课之,拨租田计385.38石以充费用。十八年,新城进士陈道捐银2000两,职员江元洪捐银300两,黄道镇捐银200两入院。颁银两支配规定。二十年改建于武冈山上。于志伊堂南之泰伯祠内增祀曾巩、罗汝芳等8位先贤。讲堂右有虚斋,其南有聚星塔、德馨堂及步云桥,环吟亭、静观斋、盍簪、连菇、光风霁月堂等建筑。院墙外为雨化门。二十二年复迁回府学右。
嘉庆四年(1799)盐运司曾燠捐纹银3000两助学,新增生童膏火20名,提高生童奖赏银。
道光四年(1824)童生王师孟捐租田30.3石,监生杨孟元捐租田4石,每年折交钱4000。
咸丰六年(1856)毁于兵。
同治八年(1869)知府达春布同5县绅士捐资修复。
2010年10月,南城县政府斥资397万元在其城市核心景观区———登高公园建设盱江书院仿古建筑,项目建成后,这一古代“江右文化”标志性建筑之一的千年古书院即将重现于建昌故郡。
成果
李觏在盱江书院主事六年,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就是他的高足;曾任吏部、礼部、兵部尚书、尚书左丞的邓润甫也是盱江书院李觏的得意门生;北宋著名学者陈次公、西京作坊使李山甫等38人都是他的优秀学生,从此,盱江书院名声鹊起。
皇祐二年(1050年),虽然李觏先生被宋仁宗召为太学直讲而离开了书院,然而他一手创办的盱江书院一直受历代官府所重视,被逐步成为培养本郡童生的场所,是建昌军、府的一所重点书院。
盱江书院经历了五个朝代,一直存留到民国初,在这八百七十余年间,书院多次进行了维修、易址、重建,在府城西南隅的东岳庙、北隅的清原庙、府城北廊的空地,都曾是明代盱江书院的一席之地;在府城内的提学署(现物资局、交通局一带)以及武岗山上也曾留下了清代盱江书院学子门的足迹,盱江书院成了南城封建教育的重要基地。
我们沿着盱江书院所变迁的顺序,进行了新的探寻。随着时间的推移,只有站在武岗山上或多或少地看得出书院的陈迹外,史料所载其他书院位置的古迹均已被拆毁,留给人们的只是一个古老的回忆。南城历史上出过状元1名,进士621位,其中宋代南城儒生考取进士的达452人之多,元代5人,明代60人、清代97人,明、清期间,还有7位武进士,这些历史名人绝大多数都是盱江书院培育的佼佼者。
盱江书院历史是南城封建教育史的一个缩影,也是我们的祖辈为发展南城教育竭诚尽力的见证。
参考资料
南城盱江书院.南城县人民政府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5 23:22
目录
概述
书院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