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击式新闻
20世纪40年代日本共同社的新闻报道方式
“目击式”是日本共同社在20世纪40年代倡导的一种新闻报道方式,它强调记者要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以观察为主要采访手段,采用时空交错的结构形式,通过描写记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再现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运用“目击式”报道手法写成的新闻称之为“目击式新闻”,又称“目击新闻”。
强调现场
目击式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用耳闻目睹的事实,再现于形象描写的纪实性报道。它着重强调“目击”,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即通过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及时报道新闻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共同社的不少记者奔赴各个战场,发回许多富有生动细节和画面效果、体现现场感的新闻作品,其作用有如今天的电视新闻。
特点分析
目击式新闻是见闻式报道,不是追述性报道;是再现式报道,不是反映式报道;是纪实性报道,不是解释性报道。它要求作者必须置身于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是新闻事实发生的目击者、见证人。
目击新闻是一种能够让读者“看得见、摸得着”的新闻形式。目击式新闻报道是来自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的报道,要求遵循新闻事实,兼具鲜活特色,使报道更有力度,也是顺应现代新闻改革的需求。
目击新闻除具有一般新闻所共有的新、真、短、快等特点外,同一般新闻又有许多不同之处。目击新闻的写作是用直观形象反映和报道事实。它吸收了电影、电视的某些特点,尽力使静止的东西动态化,平面的东西立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让人感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竞争优势
在电视日益成为强势媒体的情况下,经常听到一些平面媒体的文字记者感叹日子不好过,对于与电视竞争受众的关注、抢报热点新闻也颇感悲观。尤其对于事件性新闻的现场报道,更觉得是“镜头一扫,不用写稿。”
其实,面对摄像机镜头,文字记者依然有自己的优势。就以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为例,只要认真研究当代受众的爱好和心理特点,掌握适应当代媒体竞争形势和受众需求的报道方式,文字报道一样具有亲临现场般的吸引力和强大的舆论“杀伤力”。
目击式新闻就是这样一种可让文字记者与摄像机镜头同场竞争的有力武器。
20世纪40年代后期,许多西方记者也纷纷借鉴日本共同社记者的报道手法,写出许多在世界新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新闻佳作。今天,它们对历史瞬间的准确记录和对历史场景的真实再现,成为后人了解历史、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
顺应受众
研究表明,当代受众早已不再满足媒体对新闻事件的简单叙述、归纳和总结,而是希望看到现场,了解事件发生发展的真实经过,对于生硬、直白的宣传腔更是反感。所以,媒体无论从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发挥引导舆论的作用等政治目的出发,还是从争取受众、扩大市场份额的经济目的出发,都要转变观念,研究受众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播手段与方式方法。
与以倒金字塔结构为主的传统新闻报道手法相比,目击式新闻在报道的主题、报道的重点、采访手段与形式、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结构形式等方面都有不同特点,使人耳目一新。如前页下表所示。
所以,尽管目击式“年纪”不小,但它首先容易让受众对自己的报道发生阅读兴趣,然后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媒体的影响,所以在我国新闻改革的实践中依然充满活力和竞争优势。
有声有色
目击式新闻强调过程与感受,采访中记者要做读者的替身,要替无数不能亲临现场的受众去看、去听、去感受,所以,最有效的采访手段是无声的采访——观察。在一些新闻事件的现场,因情况紧急或因属于特殊的重要场合,提问与交谈被禁止,观察就成了采访手段。
以《纽约时报》著名科技记者威廉·劳伦斯采访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为例,1945年9月16日,美国试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劳伦斯获准进入现场进行采访,但被要求不许提问,可这并没有难住他。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并调动听觉、触觉、感觉等辅助手段,劳伦斯获得了大量生动的素材,10天后,《纽约时报》登出了令世人瞩目、同行称道的现场目击报道《“末日即将来临!”》。
时隔几十年,我们还能从他精确、细致、生动传神的描写中进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现场,认识人类历史上这一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感受当时特殊的现场气氛。
与无声无息的采访相反,目击式新闻的写作呈现出有声有色的特点。为了真实、准确、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记者必须记录一个个场景,抓取一个个富有表现力的细节,用生动形象化的语言将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原汁原味地传达给大家。所以,在目击式新闻的写作中,描写、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被大量使用,叙述、议论则处于次要地位。
还以《“末日即将来临!”》为例,原子弹爆炸是谁都未曾见过的场面,怎样才能让读者真切体会、准确了解它呢?
记者先用“众多太阳合而为一的光芒”、“这个世界前所未有的一次日出”、“一轮巨大的绿色超级太阳”等几个比喻帮助人们认识、想象从未见过的原子弹爆炸发出的光,又用细腻的笔墨描写爆炸后烟云逐渐变化的不同形状:“开始它只是一个巨大的烟柱,随即又变成世间未有的蘑菇状,转瞬它又变成自由神塑像的形状,不过要大许多倍……”
记者将爆炸发出的声音比喻为“像是上千枚巨型炸弹同时击中一个目标”,描写成功后现场人们的反应、感受时又用了几个比喻:“人们的呼喊声在空中回荡,顷刻间,像沙漠植物似地鹄立于地面上的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人们跳跃起来,就像欢庆春天到来的原始人那样激烈地跳跃着。”
怎样报道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现场人们的心情?用传统的手法会用“人们激动万分、欢喜若狂”等定性的、空泛的词语来叙述,虽然也是真实可信,但只是结论的真实,而缺少了细节的真实。因为身份、年龄、性别等不同的人激动时也会有不同的表现,这样写很容易流于一般。《“末日即将来临!”》的作者则抓取了一个细节:人们开始是“像欢庆春天到来的原始人那样激烈地跳跃着”,不久,“原始人又变成了现代人——他们互相握手、拍背而贺”。
这种由失态——忘记文明人的礼貌,到恢复常态的细节描写,既让读者自己得出了“人们激动万分、欢喜若狂”的结论,又具体地反映了特定时间、特定人群的特殊反应,给人如临其境之感,比定性的叙述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感染力。
这种细节描写正是“镜头一扫”所难以企及、文字记者恰可以大展身手之地,因为镜头里的客观画面即使是特写,也要依赖观者的理解力而发生作用,文字描写却可以兼顾“画面”和“提示”。
写作技巧
时空变换的动态结构 现场与背景兼融的写作技巧
目击式新闻因为要完整报道新闻事件的过程,所以通常采用时空变换的结构,即根据时间的进展,对不同的场景、细节、人物进行描写。
为了避免单纯的现场描写造成内容的单一与主题的平面化,运用目击式报道方式一般也要加入必要的背景与少量的议论或抒情,以深化主题。不过,为了不打断动态的结构,保持读者的阅读兴趣,一般将背景和议论材料分割成几个部分,通过化整为零、化长为短,把静态的资料融入动态的事件中。
目击式在报道事件性新闻上具有的特点,有时也被用来改善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风格。比如近年比较流行的亲历式报道、体验式报道,就是在目击式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衍生出来的,它要求记者亲自参与某一行动,并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用自己的体验弥补近距离采访仍会留下的些许遗憾,使记者与采访对象不但在空间上、进而在感情上保持了“零距离”,使关于人物、行业或问题的报道也充满了人情味和感染力。
2003年初新华社在“关注民工”的系列报道中播发了几篇新华社记者体验民工生活后写出的体验式新闻,生动反映了民工的生存状况,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拉近了读者与民工的距离,为解决城市民工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播发后受到媒体的广泛欢迎,读者及新闻界同仁交口称赞。
这一实践再次证明,只要掌握并运用合适的新闻传播技巧,文字记者在吸引大众、引导舆论、提高媒体影响力等方面一样具有非凡的实力。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5 11:18
目录
概述
强调现场
特点分析
参考资料